第1573 益州杂谈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最终,三蜀境内,除了一成左右的普通百姓受到儒者的蛊惑,去往锦竹关山中依附于腐儒任安以及他的诸多弟子之外,剩下的百姓都不得不屈从于金珏的‘y威’之下了。

    结果,最终的事实证明,儒门讲大道理的本事数一数二,做具体实事的本事,却是一言难尽。

    杜畿那里还能好一些,毕竟,他既做过属吏,也做过郡丞这样的亲民官,可是,任安和他的弟子们却不同了,即便是做了几个月时间键为郡太守,亦或者键为郡境内下辖属县县令的三大弟子,在治政方面也是差强人意。

    人与人,事与事之间,最怕的就是比较二字,一旦有了比较,就能够看出差别。

    当初,那些选择衣服蜀中儒者的百姓,只过了一年,不,应该说,只过了一季粮食成熟的时间,便纷纷后悔了。

    原本,被认为是重度剥削益州百姓的大规模屯田计划,却成为了全天下屯田政策的典范政策,最经典,同时,也是最为惠民的政策。

    以金珏为中心的益州官府所制定的大规模屯田计划,每一年所征收的田赋,与天下其他几个同样在控制疆域内实施屯田政策的军阀相比,并没有太多的优势,甚至是最多的(

    参与益州屯田政策的百姓,凡是没有租用官府新式铁制农具或者耕牛的,每年每亩地只需要向官府缴纳5斗粮食即可;

    凡是租用了官府新式铁制农具的,每年每亩地则需要想官府缴纳6斗粮食;

    凡是租用了官府的耕牛的,每年每亩地同样需要向官府缴纳6斗粮食;

    最后,凡是同时租用了官府提供的新式铁制农具和耕牛的,每年每亩地需要向官府缴纳7斗粮食),

    汉书中有记载,战国初期,魏国法家鼻祖李锂向魏文侯所献的‘尽地力之教’中所言

    假设每个农户家中有一百亩田地,每亩地每年的收成在一石五左右,(这里的石等同于斛,金珏赶走刘璋,成为益州牧之后,便立即改良了两汉时期的度量衡,将石明确变更为‘量’中的等级最高的计量单位,0斛)

    力田者,每年的守城可能就会多收三斗;

    而懒惰者,则反之。

    金珏所制定的屯田计划就等于是将李锂的尽地力之教进一步优化了,他不仅将百姓是否卖力种田这个因素考虑了进去,还将种田所需要的农用工具和牲畜等因素一并考虑了进去,不仅如此,他还将后世总结出来的,人或者牲畜的米田共经过处理,撒在田里可以用之肥田的原理一并无偿传授给了蜀中那些愿意信任他的百姓。

    所导致的结果,真得就是信金珏,得丰收。

    在诸多屯民当中,信金珏的话越多的普通百姓,所获得的丰收越多。

    也不知道是不是金珏这个穿越者有幸运值加成,不只是新都城附近,三巴三蜀境内,但凡是信了金珏所传授的全套新式种田方法的百姓,全都在自己租种官府的田地里,获得了大丰收。

    无一例外。

    居然连一个因为遭受水旱之灾而减产的百姓都没有出现。

    在诸多屯民当中,极少数几个同时租用了官府提供的新式铁制农用工具和耕牛的屯民,即便是在当季的收成每亩地都需要向官府多缴纳两斗粮食的情况下,这几户人家的收成依然取得了冠绝全益州的好成绩。

    这几户人家,每亩地的收成居然都超过了一斛半的收成,其中,甚至出现了一户每亩地的收成到达两斛。

    后来,在金珏的指示下,杨沛超拔这个名叫汪大三十多岁的蜀中汉子,从一个普通的佃户一跃成为了蜀中第一个平民出身的屯田校尉。

    而其他几个家中同样获得大丰收,成绩却不及汪大的屯民,也都被超拔为各郡郡治所在地的农司马。

    屯田校尉或者农司马固然是军职,但更多的却是被上位者给予他们率领治下百姓种好租种官府分配给他们的良田。

    反观锦竹县锦竹关那里,原本,这里就是易守难攻的山地,境内耕地的保有量虽然要远好于金珏最初控制的略阳县,但是,比起三蜀境内其他辖下各县,却是差了不少,再加上任安一系的儒生本就不擅长治政,再加上这片区域内一下子涌入了那么多百姓,使得当地的经济不但没有转好,反而在一年之内就变得雪上加霜,差到了不能再差的境地。

    任安即便掏空了他在自己家中存储的粮食,也绝对无法供给如此多依附于他的百姓。

    因此,这种情况下,那些在去年前往锦竹关依附任安系儒者的百姓,在金珏成为益州牧的第二年的秋收之后,纷纷返回到了各自的家乡,立即向官府提出愿意加入益州屯田政策当中。

    而在此之前,这些百姓当中,家中人口较多,尤其是那些壮丁少,老弱妇孺较多的人家,早就已经在暗中悄悄地报名参与了从去年就已经开始的修筑新官道的超大攻城当中去了。

    至于去年在暗中故意派人在三蜀境内故意散布损害金珏名声谣言的人,以及其背后的主事者,杨沛早就已经在暗中派暗探查探此事,很快就查明了这些个大体相似流言的源头和关系网。

    这个情况,杨沛并没有因为自己同为儒者的身份,而故意隐瞒,因此金珏是知道的,但是,他却并未而立即让杨沛派人去抓捕任安的那个弟子,

    一则,任安活不了几年了,只要任安自己不主动举兵对抗金珏的通知,金珏就不会派人对付他,或者他的弟子,起码是现在。

    金珏可不想无缘无故背上一个逼死蜀中最后一个真儒的罪名。

    二则,这个流言短时间之内,的确是会对金珏的名声造成相当大的损伤,但是,金珏心中一直都坚信,他所采用的一系列新的政策,才是真正为益州境内的百姓谋福利的好政策,是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好政策,因此,金珏等得起。

    。

    。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