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5章 攻占浮图关
吕兵在军中暂时没有身份,不过他也主动申请了上阵。
其实他心里还挺委屈的,他可是现代化部队里的特种兵啊,经常在各种高科技武器的环视下出入最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现在回到了唐代,反而去干这种普通士卒都不屑干的差事。
然而他却被杨轻留下了:“要是吕二哥有个什么闪失,我可就成罪人了。”
归义都仅剩的兵力全部派了出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直等到下午卯时将近,从前方回来的斥候传来捷报:“贼兵弃关而逃,杨都头已经率部杀进了浮图关。”
杨轻这才站起身来,在高台上踱步三圈后,朝吕兵笑道:“多亏了吕二哥围攻三面的妙计,我们终于拿下浮图关了。”
吕兵不敢贪功:“全仗都头神机妙算。”
他说的是实话,他虽然给过相关的建议,但他心里清楚,如何攻打浮图关,杨轻早已成竹在胸。之所以还来问他,不过是尊重一下他罢了。
…………
归义都和青卫营攻克浮图关的捷报传进大营时,高仁厚正在帐内发愁。
起因是田中官带来了朝廷的新旨意,命他尽快剿灭峡路匪寇,然后统兵北上,参与对关中草寇的围剿。
就在这两个月里,关中战局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的努力下,李克用终于率五万沙陀军赶到了河中地带,并击溃草军三十余里,一举收复了长安东面的重镇同州。
关中大震。
原本已被黄巢“传檄而定”的各地藩镇纷纷上表朝廷,再度投回大唐王朝的怀抱,甚至出动请示要出兵关中、讨伐草寇。
成都府内的朝廷一片欢腾。
尤其是皇帝李儇,无日不在怀念他长安城里的大明宫和里面的马球场,当即批准了所有讨伐草寇的请求,并让田令孜迅速组织起一支大军出川,去关中统帅诸路藩镇军。
可不是嘛,各地藩镇都出兵了,朝廷如果不派出一支军队,又怎么体现出朝廷的威严和地位呢?
要说朝廷也早任命了讨伐草寇的天下兵马总元帅,就是诸道行营都统高骈,可如今的高骈已不再是大唐帝国的千里宝驹,他占据着淮南的富庶之地,也沉醉在了那片温柔乡里,不愿再为朝廷的事情奔波,对朝廷的委命连番推脱。
问题还在于高骈可以不听话,但朝廷却不敢对他有任何怨言,不但继续让他担任名不副实的“诸道行营都统”,还得继续加官进爵哄着,封为了渤海郡王。毕竟高骈的手里握着好几十万军队。
所以把难题又抛回给了朝廷。
更让朝廷和田令孜犯难的是,到哪里再去找一支军队代表朝廷出川?
这两年在西川的时间里,田令孜也没有一味贪玩,他逐步明白了眼下这个世道兵强马壮才是硬道理,于是耗费了几近朝廷所有的积蓄打造出了一支三万人的禁军,仍沿用神策军的称号。可这支禁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一言难尽,从讨伐阡能和韩秀升、屈行从的两次行动中已经能看得出来,连地方上的匪寇都打不过,这纯粹是一支送人头的军队。
把这样一支军队派去关中,即便田令孜不心疼,朝廷也丢不起这个脸,于是以崔相国为首的朝廷百官纷纷上言劝谏:神策军职责重大,不可轻易派去关中。
除神策军外,朝廷只剩下高仁厚这一支部队了,所以也只能派高仁厚部了。
“欺人太甚!”
高仁厚有充分的理由说出这句话。他为朝廷奋战了大半辈子,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得来一个东川节度使的承诺,现在节帅的位置还没到手,竟又要让他领兵出川。
李袭之也在帐内,围着暖炉沉思不语。
“先生怎么看?”高仁厚很快冷静下来,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问计李袭之。
李袭之用细棍撩拨着炉内的木炭,让火势越烧越旺:“都帅眼下有两条路可走。”
“哪两条路?”
“第一条路,拒不奉旨,与韩秀升、屈行从二人联系,划分势力,缔交盟约,割据川东一带,与朝廷相抗……”
高仁厚连忙摆手:“先生切莫说这些话,高某世受皇恩,一片赤诚,决计不会行那不忠不孝之事。”
李袭之深知高仁厚的品性,知道他不肯与朝廷为敌,故先把这点说出来。
其实,眼下川内正是空虚,高仁厚若肯趁此时发难,不出旬月便可拿下成都府,坐拥三川之地。而且蜀地的地形与外地隔绝,北有蜀道天险,东有巴峡难越,自古以来就是割地称王的好地方。
只可惜……
李袭之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接着道:“第二条路,便是尽快平息狭路匪寇,然后发兵梓州,把东川拿下来……朝廷那边可以尽量拖延时辰,以待关中时局之变。”
“先生认为,关中时局还会生变化?”
李袭之点头道:“其实剿灭草寇的关键不在李克用身上,而是诸道行营兵马副都统、凤翔节度使郑畋。”
“若非郑相国在凤翔苦苦支撑,怕是朝廷也撑不到现在。”高仁厚附和着感慨了一句。
李袭之接着道:“李克用固然骁勇,沙陀骑兵也所向披靡,但他毕竟只是一方节帅,改变不了整个战局。而郑畋时任天下兵马副都统,也是关中诸路唐军实际上的统帅,加之郑畋曾三度入朝为相,名声颇盛,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各路唐军之所以还没有退散,肯与草军在关中相持,也皆因郑畋的缘故。甚至李克用能夺取同州,也是因为草军的主力被郑畋牵制在西路,无暇东顾。我刚在想,若是郑畋发生了变故,朝廷还能收复长安吗?”
高仁厚闻言大惊,随意摇着头道:“不可能!绝不可能!郑相国世出名门,从祖上开始一直为朝廷效力,他本人更是赤胆忠诚,表率百官,绝不可能做出任何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都帅误会了。我自然知道郑畋对圣上和朝廷的忠心,我的意思是,如果郑畋被人夺去了节帅之位,失去了对凤翔军的控制,那关中的时局又会变得如何?”
其实他心里还挺委屈的,他可是现代化部队里的特种兵啊,经常在各种高科技武器的环视下出入最危险的地方执行任务,现在回到了唐代,反而去干这种普通士卒都不屑干的差事。
然而他却被杨轻留下了:“要是吕二哥有个什么闪失,我可就成罪人了。”
归义都仅剩的兵力全部派了出去,接下来就是漫长的等待。
一直等到下午卯时将近,从前方回来的斥候传来捷报:“贼兵弃关而逃,杨都头已经率部杀进了浮图关。”
杨轻这才站起身来,在高台上踱步三圈后,朝吕兵笑道:“多亏了吕二哥围攻三面的妙计,我们终于拿下浮图关了。”
吕兵不敢贪功:“全仗都头神机妙算。”
他说的是实话,他虽然给过相关的建议,但他心里清楚,如何攻打浮图关,杨轻早已成竹在胸。之所以还来问他,不过是尊重一下他罢了。
…………
归义都和青卫营攻克浮图关的捷报传进大营时,高仁厚正在帐内发愁。
起因是田中官带来了朝廷的新旨意,命他尽快剿灭峡路匪寇,然后统兵北上,参与对关中草寇的围剿。
就在这两个月里,关中战局又有了新的变化,在天下兵马都监杨复光的努力下,李克用终于率五万沙陀军赶到了河中地带,并击溃草军三十余里,一举收复了长安东面的重镇同州。
关中大震。
原本已被黄巢“传檄而定”的各地藩镇纷纷上表朝廷,再度投回大唐王朝的怀抱,甚至出动请示要出兵关中、讨伐草寇。
成都府内的朝廷一片欢腾。
尤其是皇帝李儇,无日不在怀念他长安城里的大明宫和里面的马球场,当即批准了所有讨伐草寇的请求,并让田令孜迅速组织起一支大军出川,去关中统帅诸路藩镇军。
可不是嘛,各地藩镇都出兵了,朝廷如果不派出一支军队,又怎么体现出朝廷的威严和地位呢?
要说朝廷也早任命了讨伐草寇的天下兵马总元帅,就是诸道行营都统高骈,可如今的高骈已不再是大唐帝国的千里宝驹,他占据着淮南的富庶之地,也沉醉在了那片温柔乡里,不愿再为朝廷的事情奔波,对朝廷的委命连番推脱。
问题还在于高骈可以不听话,但朝廷却不敢对他有任何怨言,不但继续让他担任名不副实的“诸道行营都统”,还得继续加官进爵哄着,封为了渤海郡王。毕竟高骈的手里握着好几十万军队。
所以把难题又抛回给了朝廷。
更让朝廷和田令孜犯难的是,到哪里再去找一支军队代表朝廷出川?
这两年在西川的时间里,田令孜也没有一味贪玩,他逐步明白了眼下这个世道兵强马壮才是硬道理,于是耗费了几近朝廷所有的积蓄打造出了一支三万人的禁军,仍沿用神策军的称号。可这支禁军的战斗力实在是一言难尽,从讨伐阡能和韩秀升、屈行从的两次行动中已经能看得出来,连地方上的匪寇都打不过,这纯粹是一支送人头的军队。
把这样一支军队派去关中,即便田令孜不心疼,朝廷也丢不起这个脸,于是以崔相国为首的朝廷百官纷纷上言劝谏:神策军职责重大,不可轻易派去关中。
除神策军外,朝廷只剩下高仁厚这一支部队了,所以也只能派高仁厚部了。
“欺人太甚!”
高仁厚有充分的理由说出这句话。他为朝廷奋战了大半辈子,九死一生,好不容易得来一个东川节度使的承诺,现在节帅的位置还没到手,竟又要让他领兵出川。
李袭之也在帐内,围着暖炉沉思不语。
“先生怎么看?”高仁厚很快冷静下来,知道愤怒并不能解决问题,问计李袭之。
李袭之用细棍撩拨着炉内的木炭,让火势越烧越旺:“都帅眼下有两条路可走。”
“哪两条路?”
“第一条路,拒不奉旨,与韩秀升、屈行从二人联系,划分势力,缔交盟约,割据川东一带,与朝廷相抗……”
高仁厚连忙摆手:“先生切莫说这些话,高某世受皇恩,一片赤诚,决计不会行那不忠不孝之事。”
李袭之深知高仁厚的品性,知道他不肯与朝廷为敌,故先把这点说出来。
其实,眼下川内正是空虚,高仁厚若肯趁此时发难,不出旬月便可拿下成都府,坐拥三川之地。而且蜀地的地形与外地隔绝,北有蜀道天险,东有巴峡难越,自古以来就是割地称王的好地方。
只可惜……
李袭之在心里暗自叹息一声,接着道:“第二条路,便是尽快平息狭路匪寇,然后发兵梓州,把东川拿下来……朝廷那边可以尽量拖延时辰,以待关中时局之变。”
“先生认为,关中时局还会生变化?”
李袭之点头道:“其实剿灭草寇的关键不在李克用身上,而是诸道行营兵马副都统、凤翔节度使郑畋。”
“若非郑相国在凤翔苦苦支撑,怕是朝廷也撑不到现在。”高仁厚附和着感慨了一句。
李袭之接着道:“李克用固然骁勇,沙陀骑兵也所向披靡,但他毕竟只是一方节帅,改变不了整个战局。而郑畋时任天下兵马副都统,也是关中诸路唐军实际上的统帅,加之郑畋曾三度入朝为相,名声颇盛,门生故吏遍及天下,各路唐军之所以还没有退散,肯与草军在关中相持,也皆因郑畋的缘故。甚至李克用能夺取同州,也是因为草军的主力被郑畋牵制在西路,无暇东顾。我刚在想,若是郑畋发生了变故,朝廷还能收复长安吗?”
高仁厚闻言大惊,随意摇着头道:“不可能!绝不可能!郑相国世出名门,从祖上开始一直为朝廷效力,他本人更是赤胆忠诚,表率百官,绝不可能做出任何对朝廷不利的事情。”
“都帅误会了。我自然知道郑畋对圣上和朝廷的忠心,我的意思是,如果郑畋被人夺去了节帅之位,失去了对凤翔军的控制,那关中的时局又会变得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