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0章 军队使命
军方的军费预算无疑是这次年终会议上的重头戏,因为前两年占据了海汉财政支出大头的昌化石碌重工业区到目前已经逐步投产并且有了较为稳定的产出,这使得海汉的财政预算上也稍稍松活了一点。???? 笔??趣阁 ?? w?w?w?.?b?i?q u?g?e.cn若不是如此,军方就算能说破天,也很难从财政预算中抢下注定会被划给工业部门的份额。
而类似高雄港这样新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因为有了招商手段所带来的大量外部资金、物资和劳动力注入,海汉本身的负担倒不是特别大了,也不需要在来年的财政规划中对其安排太多的预算支出。
细数下来,目前倒也没有其他会占用大量预算又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实施的项目与军方的提案竞争,这也大大降低了军方提案获得通过的难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军方在来年就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蒸汽舰队,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船体结构变动,造船工期会比风帆动力的同型号船只更长,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蒸汽机的工业部门供货效率的影响。此外下水舾装,培训操作和维护船用蒸汽机的技工,以及让水兵们适应新船的战术改进,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按照军方的估算,能够在1634年内让新舰队编制内的船全部下水,就算是比较顺利了,而真正形成战斗力或许还要等到这批战舰全部入列服役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说军方打算尽可能快地向北扩展控制区,那么大概就不能指望这支舰队能够及时派上用场了。届时多半还是需要调动其他舰队的船只前往福建海峡,让入役的新船顶替它们去驻守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当然了,这其中的猫腻,军方可不会主动向所有人公布出来,免得落了口实给反对派。
“一整支舰队,这已经是我能够为海军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你应该没什么好挑剔的了吧?”回到军委的办公地,颜楚杰意气风地对王汤姆问道。这大概是自海军成立以来,军委从执委会手中为海军申请到的数目最大的一笔军费预算了。账目上的数字几乎足够打造两支同等规模的风帆舰队,从悲观的角度来说,大概今后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海军都没法一次申请到这么多的军费了。
王汤姆耸耸肩道:“谁能料到事情这么顺利?我原本已经准备好跟执委会妥协,先打造半支或者三分之一支舰队,等有了军费再接着造其余部分。早知如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预算案做得再宽松一点的。”
“数目太大,执委会也不会批的。”颜楚杰摇摇头否决了王汤姆的想法,他作为执委会中的一员,对于执委会的价值取向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执委会来说,拨款给军方组建军队这样的投资,其回收效益并不明显,投资成本的回收周期也会非常长。如果我们申请的数目过大,执委会大概也会分期分批来审核费用,不太可能一次就过审。”
颜楚杰将身体慢慢靠到椅背上,找到一个相对比较舒服的姿势,继续说道:“但今年帮海军争取到了这么多军费,6军这边肯定就只能收紧开支了。等古卫、钱天敦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少不了又要埋怨我。”
自从分开兵种之后,军方的6海之争就一直没有停息过。当然这种争夺资源的竞争更多时候只存在于军队体系内部,并不会对外宣扬出来,也没有年终大会上军方与反对派那样针锋相对。只是在军费预算总额有限的情况下,一边拿得多了,另一边自然就会被压缩。而军委显然更加看重海军在来年的展,这种“偏袒”在6军将领的眼中或许就会被视为军委办事不够公平的表现。
王汤姆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近期没什么大的6上作战任务,6军只要维持现有的编制规模就够了。”
事实上在安南内战结束之后,除了攻打海南岛北部地区的时候动用了大量6军兵力,海汉民团基本就没有再在大6上执行过大型作战任务。绝大部分的作战地点都是在各个岛屿上,所投入的兵力也十分有限。就连今年五月攻打澎湖的时候,6军也只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接手了打扫战场,肃清残敌的简单任务。而年底前钱天敦率部两次登6台湾岛执行侦察任务,也基本没有碰到什么大的麻烦需要出动6军大部队。
在暂时无法派上更多用处的时候,6军难免得将更多的资源“让”给眼下正当红的海军。关于这一点就算6军的将领们心存不满,但也的确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6军当中待遇相对较好的部队,除了驻守三亚的近卫军之外,大概就是位于海汉疆域边缘的南海安不纳岛守岛部队和目前驻扎在澎湖的山地特战部队了。这两支军队一个把守海汉的南大门,一个把守北边的重要航道,是海汉今后南下北上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由于距离大本营太过遥远,这两个地方一旦爆战事,短时间内将无法获得大本营的援助,因此对其驻守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军委对于这两地的部队也几乎是有求必应,不管武器装备还是指战员,配置上基本都是最好的。
当然了,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还是给予了这两地自行征兵训练的权限。在报请大本营批准的前提之下,驻军可从迁入当地的移民中征兵入伍,完成训练后可直接加到当地的部队中服役。这样就无需从大本营补充兵员,而且新兵对于当地的适应能力也会大大好于从别地调过去的兵员。此外驻军还可以对外招收军事培训学员,当然这种培训就是有偿服务了,而且价格不菲,驻军可以以此来补贴日常运行所需的开支。
由于6军新兵的培训周期相对海军来说要短得多,又不像海军那样依赖于交通工具才能挥作用,如果有必要的话,6军的爆兵度也将会是海军的数倍,因此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军委,都不愿在和平时期养着大批派不上用场的军队。虽然6军的编制在这几年中也是一直在不断扩大,但以海汉治下地区的人口来衡量,6军规模基本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除非是海汉下定决心要开始对大6进行攻略,又或是要在距离大本营更加遥远的地区设立新的大型殖民地,对6军的规模有了实际的需求,那样才有可能会加扩编增兵。
在距离三亚12oo公里的澎湖马公港,驻扎在这里民团部队还没有收到今年年终大会关于军队事务的决议内容。士兵们的关注点都在另一件事情上,那就是本地培训的第一批新兵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训练,考核合格的新兵蛋子们现在就即将正式进入编制服役了。
孙真左手轻摆,右手紧紧地攥着枪带,让步枪紧贴在自己的后背肩胛骨上,抬头平视前方,跟随着耳中传入的鼓点,与伙伴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前。类似这样的队列行进,他在过去三个月当中已经完成过无数次,走过的路程少说也有两三百里了,每一个动作都已在他的身上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听到熟悉的鼓点声,他甚至都不用侧头去瞟同伴,就能保持与整个队列一致的行进度了。相比当初刚受训时偶尔还会同手同脚的窘状,他现在的齐步行进科目至少已经算得上是合格水平了。
孙真抵达马公港的时间是九月十一日,在当天听过海汉民团的政策宣传之后就决定入伍当兵。之后的三个月中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所受到的训练让他重新定义了自己所认知的军队。在来到澎湖之前孙真认为天下的军队大概都是跟明军一个样子,乱七八糟、战力低下,只能欺负欺负无力反抗的老百姓,但海汉民团显然不一样。
这支效忠于海汉执委会而非某位大人物的军队有着严苛而完善的军纪,虽然日常训练十分艰苦,但军中的待遇比起他当难民流离失所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而且军中的这种集体生活也是孙真非常喜欢的氛围。虽然时常都会被老兵教官们以各种借口“欺压”,但每当训练结束,围坐在一起听教官讲述他们以前在各地作战的经历,孙真就会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能跟着老兵们一起参与那些战事。
孙真不知道老兵的故事并不是随便说说的,虽然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却是军中的政治部有针对性的宣传手段之一。这跟每天晚上的内务会学习军纪、接受扫盲教育一样,都是在对新兵们的三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造。通过这些手段,新兵们逐渐会在脑中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逐渐产生统一的认识,对海汉这个群体产生认同和归属感,然后慢慢培养出忠诚的心态。
军中的集体生活会让这些效果通过群体效应得到有效的加强和放大,根据过往几年的操作经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已经足够让绝大多数人融入到海汉民团这个集体当中,并且以这支战无不胜的部队而感到骄傲。或许这段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纯属地掌握个人作战技能,但身份的认同感会使得他们今后的训练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更为积极的参与态度,最重要的是在他们踏上战场的时候,会在条件反射、荣誉感、服从性和血气的综合作用之下,更好地执行指挥官下达的作战指令。
由多种手段所达成的这种综合效果,是传统的封建军队难以完全效仿的。尽管海汉会协助明军友部或者某些私人武装训练士兵,但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就算这些模仿者能采用海汉民团的编制,装备海汉武器,执行海汉的训练方式乃至一部分作战战术,双方在实际战斗力上的差距仍然是无法克服的。
孙真就亲身见证了这种过程,他所在的这批新兵几乎是与外界送来澎湖的委培学员同时开始受训,新兵们几乎都是没有从军经验的老百姓,而那些委培学员却有不少是习武出身,甚至本身就是大明现役军人,论个人的战斗力远远出孙真这类菜鸟,对各种军事训练科目的接受度也要快得多。
但这几个月的训练下来,孙真现双方的差距在以飞快的度拉近,特别是集体作战的能力,海汉民团跟对手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在结业考核的作战演习当中,孙真所在的新兵连以二比零的优势战胜了由委培学员组成的联军,不管是扮演攻方还是守方,新兵连的表现都更为出色,就连到场观战的钱天敦也对新兵连提出了赞许。
不过老兵教官们对此倒是表现得很淡然,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连一帮散兵游勇都干不过,那这些新兵全都不够资格加入到特战营服役,顶多能去民团其他部队当个普通一兵罢了。
虽然不是很清楚别的民团部队是什么样的状况,但孙真和其他人都十分期盼能够留在这支传奇的部队中服役。当然这不仅仅只是战无不胜的集体荣誉感,还因为新兵们都听说过这支部队立功机会最多,升迁度最快,运气好的话,两三年时间就能升到连长。如果表现足够出色,说不定也能像高桥南前辈一样,用五年不到的时间就升到营长的职位上。虽然那个位子对于新兵们来说还高不可攀,但每个人都记得他们在入营那天所受到的教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合理的野心在这里是被允许的,只要愿意为此去拼杀,每个人都会得到成为高级指挥官的机会。
而类似高雄港这样新开辟的海外殖民地因为有了招商手段所带来的大量外部资金、物资和劳动力注入,海汉本身的负担倒不是特别大了,也不需要在来年的财政规划中对其安排太多的预算支出。
细数下来,目前倒也没有其他会占用大量预算又迫在眉睫必须尽快实施的项目与军方的提案竞争,这也大大降低了军方提案获得通过的难度。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军方在来年就能得到他们梦寐以求的蒸汽舰队,由于涉及到大量的船体结构变动,造船工期会比风帆动力的同型号船只更长,并且会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生产蒸汽机的工业部门供货效率的影响。此外下水舾装,培训操作和维护船用蒸汽机的技工,以及让水兵们适应新船的战术改进,也都需要比较长的时间。
按照军方的估算,能够在1634年内让新舰队编制内的船全部下水,就算是比较顺利了,而真正形成战斗力或许还要等到这批战舰全部入列服役一段时间之后。如果说军方打算尽可能快地向北扩展控制区,那么大概就不能指望这支舰队能够及时派上用场了。届时多半还是需要调动其他舰队的船只前往福建海峡,让入役的新船顶替它们去驻守相对比较安全的区域。当然了,这其中的猫腻,军方可不会主动向所有人公布出来,免得落了口实给反对派。
“一整支舰队,这已经是我能够为海军争取到的最好条件了,你应该没什么好挑剔的了吧?”回到军委的办公地,颜楚杰意气风地对王汤姆问道。这大概是自海军成立以来,军委从执委会手中为海军申请到的数目最大的一笔军费预算了。账目上的数字几乎足够打造两支同等规模的风帆舰队,从悲观的角度来说,大概今后一两年甚至更长时间内,海军都没法一次申请到这么多的军费了。
王汤姆耸耸肩道:“谁能料到事情这么顺利?我原本已经准备好跟执委会妥协,先打造半支或者三分之一支舰队,等有了军费再接着造其余部分。早知如此,我们完全可以把预算案做得再宽松一点的。”
“数目太大,执委会也不会批的。”颜楚杰摇摇头否决了王汤姆的想法,他作为执委会中的一员,对于执委会的价值取向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对执委会来说,拨款给军方组建军队这样的投资,其回收效益并不明显,投资成本的回收周期也会非常长。如果我们申请的数目过大,执委会大概也会分期分批来审核费用,不太可能一次就过审。”
颜楚杰将身体慢慢靠到椅背上,找到一个相对比较舒服的姿势,继续说道:“但今年帮海军争取到了这么多军费,6军这边肯定就只能收紧开支了。等古卫、钱天敦他们知道了这个消息,少不了又要埋怨我。”
自从分开兵种之后,军方的6海之争就一直没有停息过。当然这种争夺资源的竞争更多时候只存在于军队体系内部,并不会对外宣扬出来,也没有年终大会上军方与反对派那样针锋相对。只是在军费预算总额有限的情况下,一边拿得多了,另一边自然就会被压缩。而军委显然更加看重海军在来年的展,这种“偏袒”在6军将领的眼中或许就会被视为军委办事不够公平的表现。
王汤姆应道:“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毕竟近期没什么大的6上作战任务,6军只要维持现有的编制规模就够了。”
事实上在安南内战结束之后,除了攻打海南岛北部地区的时候动用了大量6军兵力,海汉民团基本就没有再在大6上执行过大型作战任务。绝大部分的作战地点都是在各个岛屿上,所投入的兵力也十分有限。就连今年五月攻打澎湖的时候,6军也只是在战争的最后阶段接手了打扫战场,肃清残敌的简单任务。而年底前钱天敦率部两次登6台湾岛执行侦察任务,也基本没有碰到什么大的麻烦需要出动6军大部队。
在暂时无法派上更多用处的时候,6军难免得将更多的资源“让”给眼下正当红的海军。关于这一点就算6军的将领们心存不满,但也的确找不出什么反驳的理由。
6军当中待遇相对较好的部队,除了驻守三亚的近卫军之外,大概就是位于海汉疆域边缘的南海安不纳岛守岛部队和目前驻扎在澎湖的山地特战部队了。这两支军队一个把守海汉的南大门,一个把守北边的重要航道,是海汉今后南下北上展战略的重要桥头堡。由于距离大本营太过遥远,这两个地方一旦爆战事,短时间内将无法获得大本营的援助,因此对其驻守部队的独立作战能力有着比较高的要求。而军委对于这两地的部队也几乎是有求必应,不管武器装备还是指战员,配置上基本都是最好的。
当然了,扶持力度最大的政策,还是给予了这两地自行征兵训练的权限。在报请大本营批准的前提之下,驻军可从迁入当地的移民中征兵入伍,完成训练后可直接加到当地的部队中服役。这样就无需从大本营补充兵员,而且新兵对于当地的适应能力也会大大好于从别地调过去的兵员。此外驻军还可以对外招收军事培训学员,当然这种培训就是有偿服务了,而且价格不菲,驻军可以以此来补贴日常运行所需的开支。
由于6军新兵的培训周期相对海军来说要短得多,又不像海军那样依赖于交通工具才能挥作用,如果有必要的话,6军的爆兵度也将会是海军的数倍,因此不管是执委会还是军委,都不愿在和平时期养着大批派不上用场的军队。虽然6军的编制在这几年中也是一直在不断扩大,但以海汉治下地区的人口来衡量,6军规模基本还是维持在一个比较低的水平上。
除非是海汉下定决心要开始对大6进行攻略,又或是要在距离大本营更加遥远的地区设立新的大型殖民地,对6军的规模有了实际的需求,那样才有可能会加扩编增兵。
在距离三亚12oo公里的澎湖马公港,驻扎在这里民团部队还没有收到今年年终大会关于军队事务的决议内容。士兵们的关注点都在另一件事情上,那就是本地培训的第一批新兵已经完成了初期的训练,考核合格的新兵蛋子们现在就即将正式进入编制服役了。
孙真左手轻摆,右手紧紧地攥着枪带,让步枪紧贴在自己的后背肩胛骨上,抬头平视前方,跟随着耳中传入的鼓点,与伙伴们踏着整齐的步伐通过主席台前。类似这样的队列行进,他在过去三个月当中已经完成过无数次,走过的路程少说也有两三百里了,每一个动作都已在他的身上形成了条件反射。只要听到熟悉的鼓点声,他甚至都不用侧头去瞟同伴,就能保持与整个队列一致的行进度了。相比当初刚受训时偶尔还会同手同脚的窘状,他现在的齐步行进科目至少已经算得上是合格水平了。
孙真抵达马公港的时间是九月十一日,在当天听过海汉民团的政策宣传之后就决定入伍当兵。之后的三个月中他接触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在这里所受到的训练让他重新定义了自己所认知的军队。在来到澎湖之前孙真认为天下的军队大概都是跟明军一个样子,乱七八糟、战力低下,只能欺负欺负无力反抗的老百姓,但海汉民团显然不一样。
这支效忠于海汉执委会而非某位大人物的军队有着严苛而完善的军纪,虽然日常训练十分艰苦,但军中的待遇比起他当难民流离失所的日子简直就是天堂,而且军中的这种集体生活也是孙真非常喜欢的氛围。虽然时常都会被老兵教官们以各种借口“欺压”,但每当训练结束,围坐在一起听教官讲述他们以前在各地作战的经历,孙真就会觉得热血沸腾,恨不得能跟着老兵们一起参与那些战事。
孙真不知道老兵的故事并不是随便说说的,虽然这些故事都是真实的事情,但这种做法却是军中的政治部有针对性的宣传手段之一。这跟每天晚上的内务会学习军纪、接受扫盲教育一样,都是在对新兵们的三观进行潜移默化的改造。通过这些手段,新兵们逐渐会在脑中对自己的身份和使命逐渐产生统一的认识,对海汉这个群体产生认同和归属感,然后慢慢培养出忠诚的心态。
军中的集体生活会让这些效果通过群体效应得到有效的加强和放大,根据过往几年的操作经验,三个月的新兵训练已经足够让绝大多数人融入到海汉民团这个集体当中,并且以这支战无不胜的部队而感到骄傲。或许这段时间还不足以让他们纯属地掌握个人作战技能,但身份的认同感会使得他们今后的训练和执行任务的过程中能够有更为积极的参与态度,最重要的是在他们踏上战场的时候,会在条件反射、荣誉感、服从性和血气的综合作用之下,更好地执行指挥官下达的作战指令。
由多种手段所达成的这种综合效果,是传统的封建军队难以完全效仿的。尽管海汉会协助明军友部或者某些私人武装训练士兵,但由于体制上的差异,就算这些模仿者能采用海汉民团的编制,装备海汉武器,执行海汉的训练方式乃至一部分作战战术,双方在实际战斗力上的差距仍然是无法克服的。
孙真就亲身见证了这种过程,他所在的这批新兵几乎是与外界送来澎湖的委培学员同时开始受训,新兵们几乎都是没有从军经验的老百姓,而那些委培学员却有不少是习武出身,甚至本身就是大明现役军人,论个人的战斗力远远出孙真这类菜鸟,对各种军事训练科目的接受度也要快得多。
但这几个月的训练下来,孙真现双方的差距在以飞快的度拉近,特别是集体作战的能力,海汉民团跟对手根本就不在同一个档次上。在结业考核的作战演习当中,孙真所在的新兵连以二比零的优势战胜了由委培学员组成的联军,不管是扮演攻方还是守方,新兵连的表现都更为出色,就连到场观战的钱天敦也对新兵连提出了赞许。
不过老兵教官们对此倒是表现得很淡然,用他们的话来说,如果连一帮散兵游勇都干不过,那这些新兵全都不够资格加入到特战营服役,顶多能去民团其他部队当个普通一兵罢了。
虽然不是很清楚别的民团部队是什么样的状况,但孙真和其他人都十分期盼能够留在这支传奇的部队中服役。当然这不仅仅只是战无不胜的集体荣誉感,还因为新兵们都听说过这支部队立功机会最多,升迁度最快,运气好的话,两三年时间就能升到连长。如果表现足够出色,说不定也能像高桥南前辈一样,用五年不到的时间就升到营长的职位上。虽然那个位子对于新兵们来说还高不可攀,但每个人都记得他们在入营那天所受到的教育——不想当将军的士兵不是好士兵。合理的野心在这里是被允许的,只要愿意为此去拼杀,每个人都会得到成为高级指挥官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