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六节 三件守城策
易浩然刚走出门,就看到院中呼啦啦跪了一排百姓。
虽说都是没有功名的百姓,其实都是百姓中“有头有脸”之人:大多是城中殷实商户,也有一些“年高有德”的耄耋老人。
为首的,正是米粮公会的会首乔老爷。
乔老爷此人平日里养尊处优,一副面团团富家翁的派头,此刻居然穿着件布衣,如丧考妣的跪在石阶下。一见他出来,立刻拉开嗓子嚎啕起来。
“易老爷,你可要救救这满城的百姓啊……”
他这一号,跟着跪在后面的一干人都跟着嚎啕起来,弄得易浩然的院子犹如在办白事一般。
易浩然赶紧躬身抱拳道:“不敢当!不敢当!诸位父老乡亲还请起来说话,如此易某当不起,当不起!”他心中暗暗疑惑:看样子,来得人多是本地的商户,亦有几位总甲,虽说不算“缙绅”,也是城里有头有脸府县衙门里说得上话的人,这么呼啦啦都跑到他这里来哭号做什么?
他在总督幕府中,原本不过是个“吃闲饭”的,要说地位,连吃饭的时候给熊大人逗乐取笑的清客相公都比不了。也就是因为编练新军,他才成了幕府中的“红人”,俨然有幕府“武班底”的意思。但是,正因为是沾个“武”字,来和结交的,多是各路丘八和地方文官。地方缙绅大户绝少来和他应酬。
现在这一群“民意代表”来找他,不问可知必然是为了守城之事了。
乔老爷却不肯起身,在地上继续号道:“易老爷,你要救一救这梧州城的满城百姓啊……”
“到底所为何事?请乔老爷起来说话,起来说话。只要我易某人帮的上忙的,一定竭力。”易浩然见这富家翁涕泪横流,显然不全是做作,心中一紧:莫非是客军又在城里掳掠?城里虽然乱,但是大体上的秩序还保持着。熊文灿的督标人马和家丁依旧在街面上巡逻。
乔老爷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爬起身来,抹着眼泪道:“易老爷!自打熊督师带着广东官员将佐来到本县,梧州上下都是尽心竭力的报效。犒劳的酒肉、银子;军中所需的粮草,哪一次不是妥妥当当的办好的。就说小人,虽不过个米贩子,也报效了五百两银子,五百石米。还有三千石米征购去了当军食,到现在也只给了三分之一的粮款――小的也不敢说个‘不’字。”
他这一说,跟着的人全叹起了苦经。有的说兵丁来店里拿东西,从不给钱,他们也不敢要;有的哭诉说官府征这个征那个,自家没有的买了也得送去,送来不敢短少;更有人哭诉说有兵丁强索妇女“洗衣”,把自家的婢仆送去还不算完,居然要拉家里的女眷,也是花了银子才算“恩免”了。
这一派此起彼伏的“哭诉”,弄得易浩然不胜其烦――这些烂事他知道的多了,当然了,“乡贤”们来说这些无非是说自己是“对得起”官府官兵的。为接下来的要求做铺垫。
他赶紧高声道:“这些事情,熊大人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军情紧急,一时顾不上军纪。弟兄们劳师远征,又是刀头舔血的生涯,免不得有些叨扰。还请诸位父老多多体谅。”说罢他对着乔老爷低声道:“到底有何要事?”
“今日总督衙门里的常老爷四处差人送贴,说今晚熊督要宴请城中商民。共商守城市大计。”
易浩然点头道:“这我听说了。”
“若是为了守城,小的们自然是要去的。只不过内中有消息传来,说这常老爷献了三条毒计给熊督――这三条毒计固然可伤的髡贼,可是对城中百姓而言,却是伤敌五百,自损三千的绝户之策啊!”
易浩然大吃一惊:烧城计划一直是秘密,知道的人不多。虽说城中的缙绅大多已经躲避出城,要么远远的跑到了南宁、桂林等地,要么躲进了山寨,但是城里举人秀才之类有功名的人还有不少。一场大火肯定会烧死不少。真要闹出来虽然可以栽赃给髡贼推诿给狼兵,但是真要有人借机闹起来也不容易收拾。
他赶紧道:“哪有此事……”
说到这里他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这三条毒计是什么乔老爷可还没说出来!
果然他看到乔老爷那张双哭得老泪纵横的眼睛里精光一闪。
坏了!这老狐狸发现了!
易浩然赶紧道:“常老爷是个厚道人,不会出什么绝户毒计的,这是谣言……”
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都觉得脸上发烧。
乔老爷道:“据说这常老爷向熊制台献策:收缴全城百姓存粮、将全城丁壮编入勇队、驱逐老弱妇孺出城――这三策,小人等都以为不妥啊!”
一听没有烧城的计策,易浩然不由松了口气,心想这三条计策许是真得。
只要不烧城,总算能为梧州留下些元气。驱逐妇孺出城虽然残酷,至少也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髡贼素称“仁厚”,对百姓不会有屠戮之举,说不定还有救济。
不过,来得是“乡亲父老”,他多少得安抚一下。
还没等他开口,乔老爷又道:“存粮被夺,城内的民心必丧;丁壮编入守城虽可,却多是未经战阵之人,上阵也不过徒填沟壑而已;再者驱逐妇孺老弱出城,城内丁壮岂肯冒死守城?”
“乔老爷所言极是,可这毕竟只是流言啊。”易浩然心想反正你也拿不出证据来,只要自己一口咬定是流言,乔老爷也说不出什么来。
“易老爷怎么还说是谣言!”乔老爷道,“如今兵丁们已经上街,正在挨家挨户的搜索粮食――说是搜索粮食,都在趁机劫掠!”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说的话,远远的忽然传来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声,突然又嘎然而止。惊的众人都一哆嗦。
“易老爷!如今髡贼尚未进城,这梧州可就要沦为人间地狱啊。”
易浩然眼中几乎要冒火,他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大喝一声道:“蒋锁!”
蒋锁应声而出。
“你速带这里的弟兄上街弹压!不许乱兵劫掠!”他大声道,“总督令箭就在书房里,你取了去!”
吩咐完,他转头对乔老爷道:“此事我尚不知情。至于外面的兵丁劫掠,亦不知是否是奉了上峰的命。你们稍安勿躁,我这就去总督衙门面见熊督!定要讨个说法。”
“多谢易先生。”一干人又要下跪,易浩然再也无心和他们敷衍,连连摇手,自顾自的叫人备马。
眼见着易浩然领着十几个仆役亲兵打马飞奔而去,一干来“哭诉”的“乡贤”们也赶紧各自回家――家里指不定变成什么样子了。唯独乔老爷和混在人群中的骆阳明并不着急。
“老弟,你说的没错。”乔老爷的脸上流露出了惊恐和狠毒混杂在一起的神情,“这帮当官真不是好玩艺!脸红心黑!”
骆阳明即喜又忧,喜的是乔老爷完全相信了他的话,忧的是留给他的时间着实不多了。他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道:“事到如今,不知……”
“他不仁,我不义。”乔老爷道,“澳洲人来当皇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澳洲人来不来当皇上不要紧,眼下的局面……”
“你且和我回去。我们再商议!”
易浩然飞马急奔总督衙门,街面上的秩序的确乱了许多。沿街许多乱兵们有的肩扛有的挟在腰间,即有成包成袋子的粮食,亦有各种细软。还有的兵丁拉扯着妇人的头发,拽着被打的遍体鳞伤的女子走。
要在平日,易浩然必要要喝斥制止,然而此时他已经顾不上许多。他一口气奔到了衙门,跳下马丢下缰绳便往里冲。
他是幕府的“红人”,仆役亲兵们都没有拦阻他,易浩然一口气闯进了后面的签押房。却没有见到总督,只看到常青云在外面的花厅上饮茶,神情自若。
易浩然顾不得客套,问道:
“熊大人呢?我要即刻面见。”
“熊大人身体违和,正在休息。”常青云道,“兄台有什么事,与我说也是一样的。”
常青云素来与易浩然不和,但是常青云在幕府中的地位又比易浩然高得多。要见熊文灿,还真得过他这一关。
易浩然只得按住急迫的心情,问道:“晚间要宴请城中大户赴宴,共商守城大计,有无此事?”
“确有此事。”
“说席面上要公布三件守城策,叫大户总甲一体遵循照办……”
“亦有此事。”
“这么说,收净全城存粮,尽驱丁壮为兵,驱逐妇孺老弱出城都是真得喽!”
常青云一怔,旋即又点了点头:“这也是真得。”
“如此说来,恩平县常老爷献的计是不用了?”
常青云放下茶盏,道:“易老爷,这三策都是死守城池之计,不正和你的心意么?”
易浩然一怔,这话的确不错。只有死守城池才会用这三策,不然一把火烧了,还费这些劲做什么?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20节
-----------------------------
临高启明实体书珍藏版第一卷正在预售中,有意者就关注微信临高启明公众号,微信微店渠道销售中
目前尚无淘宝渠道销售,敬请注意
----------------------------------
虽说都是没有功名的百姓,其实都是百姓中“有头有脸”之人:大多是城中殷实商户,也有一些“年高有德”的耄耋老人。
为首的,正是米粮公会的会首乔老爷。
乔老爷此人平日里养尊处优,一副面团团富家翁的派头,此刻居然穿着件布衣,如丧考妣的跪在石阶下。一见他出来,立刻拉开嗓子嚎啕起来。
“易老爷,你可要救救这满城的百姓啊……”
他这一号,跟着跪在后面的一干人都跟着嚎啕起来,弄得易浩然的院子犹如在办白事一般。
易浩然赶紧躬身抱拳道:“不敢当!不敢当!诸位父老乡亲还请起来说话,如此易某当不起,当不起!”他心中暗暗疑惑:看样子,来得人多是本地的商户,亦有几位总甲,虽说不算“缙绅”,也是城里有头有脸府县衙门里说得上话的人,这么呼啦啦都跑到他这里来哭号做什么?
他在总督幕府中,原本不过是个“吃闲饭”的,要说地位,连吃饭的时候给熊大人逗乐取笑的清客相公都比不了。也就是因为编练新军,他才成了幕府中的“红人”,俨然有幕府“武班底”的意思。但是,正因为是沾个“武”字,来和结交的,多是各路丘八和地方文官。地方缙绅大户绝少来和他应酬。
现在这一群“民意代表”来找他,不问可知必然是为了守城之事了。
乔老爷却不肯起身,在地上继续号道:“易老爷,你要救一救这梧州城的满城百姓啊……”
“到底所为何事?请乔老爷起来说话,起来说话。只要我易某人帮的上忙的,一定竭力。”易浩然见这富家翁涕泪横流,显然不全是做作,心中一紧:莫非是客军又在城里掳掠?城里虽然乱,但是大体上的秩序还保持着。熊文灿的督标人马和家丁依旧在街面上巡逻。
乔老爷见火候差不多了,这才爬起身来,抹着眼泪道:“易老爷!自打熊督师带着广东官员将佐来到本县,梧州上下都是尽心竭力的报效。犒劳的酒肉、银子;军中所需的粮草,哪一次不是妥妥当当的办好的。就说小人,虽不过个米贩子,也报效了五百两银子,五百石米。还有三千石米征购去了当军食,到现在也只给了三分之一的粮款――小的也不敢说个‘不’字。”
他这一说,跟着的人全叹起了苦经。有的说兵丁来店里拿东西,从不给钱,他们也不敢要;有的哭诉说官府征这个征那个,自家没有的买了也得送去,送来不敢短少;更有人哭诉说有兵丁强索妇女“洗衣”,把自家的婢仆送去还不算完,居然要拉家里的女眷,也是花了银子才算“恩免”了。
这一派此起彼伏的“哭诉”,弄得易浩然不胜其烦――这些烂事他知道的多了,当然了,“乡贤”们来说这些无非是说自己是“对得起”官府官兵的。为接下来的要求做铺垫。
他赶紧高声道:“这些事情,熊大人也是知道的。只不过军情紧急,一时顾不上军纪。弟兄们劳师远征,又是刀头舔血的生涯,免不得有些叨扰。还请诸位父老多多体谅。”说罢他对着乔老爷低声道:“到底有何要事?”
“今日总督衙门里的常老爷四处差人送贴,说今晚熊督要宴请城中商民。共商守城市大计。”
易浩然点头道:“这我听说了。”
“若是为了守城,小的们自然是要去的。只不过内中有消息传来,说这常老爷献了三条毒计给熊督――这三条毒计固然可伤的髡贼,可是对城中百姓而言,却是伤敌五百,自损三千的绝户之策啊!”
易浩然大吃一惊:烧城计划一直是秘密,知道的人不多。虽说城中的缙绅大多已经躲避出城,要么远远的跑到了南宁、桂林等地,要么躲进了山寨,但是城里举人秀才之类有功名的人还有不少。一场大火肯定会烧死不少。真要闹出来虽然可以栽赃给髡贼推诿给狼兵,但是真要有人借机闹起来也不容易收拾。
他赶紧道:“哪有此事……”
说到这里他意识到自己说漏了嘴,这三条毒计是什么乔老爷可还没说出来!
果然他看到乔老爷那张双哭得老泪纵横的眼睛里精光一闪。
坏了!这老狐狸发现了!
易浩然赶紧道:“常老爷是个厚道人,不会出什么绝户毒计的,这是谣言……”
说这话的时候他自己都觉得脸上发烧。
乔老爷道:“据说这常老爷向熊制台献策:收缴全城百姓存粮、将全城丁壮编入勇队、驱逐老弱妇孺出城――这三策,小人等都以为不妥啊!”
一听没有烧城的计策,易浩然不由松了口气,心想这三条计策许是真得。
只要不烧城,总算能为梧州留下些元气。驱逐妇孺出城虽然残酷,至少也是给了他们一条生路――髡贼素称“仁厚”,对百姓不会有屠戮之举,说不定还有救济。
不过,来得是“乡亲父老”,他多少得安抚一下。
还没等他开口,乔老爷又道:“存粮被夺,城内的民心必丧;丁壮编入守城虽可,却多是未经战阵之人,上阵也不过徒填沟壑而已;再者驱逐妇孺老弱出城,城内丁壮岂肯冒死守城?”
“乔老爷所言极是,可这毕竟只是流言啊。”易浩然心想反正你也拿不出证据来,只要自己一口咬定是流言,乔老爷也说不出什么来。
“易老爷怎么还说是谣言!”乔老爷道,“如今兵丁们已经上街,正在挨家挨户的搜索粮食――说是搜索粮食,都在趁机劫掠!”
似乎是为了印证他说的话,远远的忽然传来一声凄厉至极的尖叫声,突然又嘎然而止。惊的众人都一哆嗦。
“易老爷!如今髡贼尚未进城,这梧州可就要沦为人间地狱啊。”
易浩然眼中几乎要冒火,他没想到事情居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他大喝一声道:“蒋锁!”
蒋锁应声而出。
“你速带这里的弟兄上街弹压!不许乱兵劫掠!”他大声道,“总督令箭就在书房里,你取了去!”
吩咐完,他转头对乔老爷道:“此事我尚不知情。至于外面的兵丁劫掠,亦不知是否是奉了上峰的命。你们稍安勿躁,我这就去总督衙门面见熊督!定要讨个说法。”
“多谢易先生。”一干人又要下跪,易浩然再也无心和他们敷衍,连连摇手,自顾自的叫人备马。
眼见着易浩然领着十几个仆役亲兵打马飞奔而去,一干来“哭诉”的“乡贤”们也赶紧各自回家――家里指不定变成什么样子了。唯独乔老爷和混在人群中的骆阳明并不着急。
“老弟,你说的没错。”乔老爷的脸上流露出了惊恐和狠毒混杂在一起的神情,“这帮当官真不是好玩艺!脸红心黑!”
骆阳明即喜又忧,喜的是乔老爷完全相信了他的话,忧的是留给他的时间着实不多了。他做出一副忧心忡忡的表情道:“事到如今,不知……”
“他不仁,我不义。”乔老爷道,“澳洲人来当皇上,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澳洲人来不来当皇上不要紧,眼下的局面……”
“你且和我回去。我们再商议!”
易浩然飞马急奔总督衙门,街面上的秩序的确乱了许多。沿街许多乱兵们有的肩扛有的挟在腰间,即有成包成袋子的粮食,亦有各种细软。还有的兵丁拉扯着妇人的头发,拽着被打的遍体鳞伤的女子走。
要在平日,易浩然必要要喝斥制止,然而此时他已经顾不上许多。他一口气奔到了衙门,跳下马丢下缰绳便往里冲。
他是幕府的“红人”,仆役亲兵们都没有拦阻他,易浩然一口气闯进了后面的签押房。却没有见到总督,只看到常青云在外面的花厅上饮茶,神情自若。
易浩然顾不得客套,问道:
“熊大人呢?我要即刻面见。”
“熊大人身体违和,正在休息。”常青云道,“兄台有什么事,与我说也是一样的。”
常青云素来与易浩然不和,但是常青云在幕府中的地位又比易浩然高得多。要见熊文灿,还真得过他这一关。
易浩然只得按住急迫的心情,问道:“晚间要宴请城中大户赴宴,共商守城大计,有无此事?”
“确有此事。”
“说席面上要公布三件守城策,叫大户总甲一体遵循照办……”
“亦有此事。”
“这么说,收净全城存粮,尽驱丁壮为兵,驱逐妇孺老弱出城都是真得喽!”
常青云一怔,旋即又点了点头:“这也是真得。”
“如此说来,恩平县常老爷献的计是不用了?”
常青云放下茶盏,道:“易老爷,这三策都是死守城池之计,不正和你的心意么?”
易浩然一怔,这话的确不错。只有死守城池才会用这三策,不然一把火烧了,还费这些劲做什么?
============================
下次更新第七卷-广州治理篇320节
-----------------------------
临高启明实体书珍藏版第一卷正在预售中,有意者就关注微信临高启明公众号,微信微店渠道销售中
目前尚无淘宝渠道销售,敬请注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