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三十七章 棋子
长孙无忌得到自己想要的答案,便从两仪殿离开去看望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长孙无忌走后,李世民倒是头疼了,心想“把这小子放在吏部真不知是好还是坏!”
吴公公同样低头沉默不语,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对话听得清楚,也明白两人讨论的事情都与李宽有关。正如长孙无忌担心的那样,重点培养李宽的前提是什么?
若是以未来储君身份,长孙无忌自然竭尽全力;如若不是,长孙无忌没打算这样做。长孙无忌乃是百官之首,一直都是支持太子李承乾,要让他竭尽全力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让他放弃李承乾,转而支持李宽,等于说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将不保。
李世民当着长孙无忌的面回答也就摆正他的态度,李宽不会成为太子之位人选,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被淘汰出局,这是李世民的真实想法,也是为了安抚长孙无忌。
李世民心烦意乱,站起身从两仪殿出来,吴公公急忙跟上,他明白李世民心里烦忧,亦是低着头跟在后面。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鼓楼上,李世民命骁卫军在鼓楼外面等候,只许吴公公一人跟着。
“吴旭!”吴公公心里一震,此乃其本名,已经许久没人如此称呼自己,乍听之下有些紧张,李世民登楼望着远方,淡淡的说道“你以为辅机是何用意?”
“老奴以为赵国公是想知道皇上您的底线,以及对殿下的看法!”吴公公这次没有找借口避而不答,因为李世民喊的是他本名,这已经不是征求他回答与否,而是让他直言无妨。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冷笑一声“若是我有废掉太子之意,那他是不是要以死相逼,还是说以他现在的地位迫使我改变主意?”
吴公公低头沉默不答,尤其是这些年李世民这个皇上做的太辛苦,凡是都得遵从大臣建议,一代明君的代价便是失去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怕因自己的错误决定而断送大唐江山未来。
“他,当真不懂吗?”李世民阴沉着脸,道“他不过是想探知我的意思,要是真不知又如何对宽儿视而不见,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绝非胆小怕事之人,他有私心我不反对,可他如此做着实寒了我的心。”
吴公公说道“兴许赵国公别无他意,皇上切莫多虑!”
“希望如此!”李世民目视前方,沉默片刻又说道“若是我真有撤掉乾儿的太子之位,你猜他会如何做?”吴公公摇头不知,他与长孙无忌私下接触的不多,对他不是很了解。
“我猜他绝不会因为乾儿之事与我冲突,在他心里乾儿这个外甥也仅仅是外甥,真正最重要的是他的长孙家族。如果我真有意他绝不会阻拦,也不会支持只会保持中立,要是乾儿这个太子位置没了,他会在其他皇子中另选他人为太子,我敢断定绝不会在宽儿、恪儿中选择。”
吴公公大吃一惊,他从未想过李世民会如此想法,从他的话中吴公公倒是觉得李世民在防着长孙无忌。一边是最信任的大臣,一边又要防着,以防他有其它想法,尤其是李世民所说的那样,要是长孙无忌真有此心,吴公公想想都觉得后怕。
“这次他去皇后处,名义上说是多日不见看望妹妹,实则是另有玄机!”吴公公惊疑道,“什么玄机?”
李世民冷笑道“当然是追查宽儿身世!”
“为何?”吴公公大惊,道“殿下乃是皇子,此乃人所共知之事,还要追查殿下身份又是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李世民淡淡的说道,“宽儿的生母是何人,整个皇宫之中只有你、我以及皇后三人知晓,宫外则是三老知晓,其他人并不知道其生母是何人,如今我听到宫中有些传闻说宽儿生母乃是杨妃,我都知道了他如何不知?只是不愿意与我说起罢了!”
吴公公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为何您不阻止?”
“大局为重!”
李世民无奈的叹息一声,从开始到现在长孙无忌一直备受重用,朝中权力甚大,百官之首,这么多年来与他有交情或是他门下出来的官员不知多少,早已根深蒂固的势力,李世民就算想阻止已经无能为力,放眼整个大唐长孙无忌的身份地位无人敢撼动,一方面他是朝中重臣,又是皇后兄长、太子舅舅,还是大唐开国功臣之一,种种功绩已经让长孙无忌站稳脚跟,就算是李世民也不敢随意动他,至少目前来说长孙无忌不能动。
另外,李世民不阻止的原因也是他三令五申严禁对外传播李宽生母的情况,这事长孙皇后心知肚明。纵然长孙无忌是兄长,长孙皇后也绝不会站在他身边,而是义无反顾的站在皇上这边,要不然长孙皇后也不会独得皇上恩宠。
吴公公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可他自己又迅速否定,要是真如他所想的那样,恐怕真的会出大事。李世民瞥了一眼吴公公脸上的震惊,道“没错,正是你想的那样,这才是我让宽儿入吏部的原因!”
“皇上,您如此做不怕寒了殿下的心吗?”
吴公公憋了半天还是说出口,李世民坚定地望向前方,肯定的回答“家国天下当以国为重,就算他恨我又如何?朕之所作所为皆为大唐,何错之有?若是错也是他生错了地方,不该生在帝王家。既然生在帝王家,就要做好为大唐付出一切的准备。”
吴公公哀叹一声“以老奴对殿下的了解,他绝不是那种乖乖就范之人,恐会多生事端。”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世民微微一笑,吴公公心里除了叹息就是无奈,他无法左右李世民的决定,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一切只得看李宽自己的本事。
因为李宽在李世民眼里既是儿子,也是一颗棋子,或许在李世民心中棋子更甚儿子。李世民要的就是吏部出现混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他的目的,要不然他为何要把李宽放在吏部?至于与长孙无忌的话,同样是半真半假,不论怎么说李世民始终是当朝皇上,一切皆以大局为重,此乃帝王之术。
。
吴公公同样低头沉默不语,李世民与长孙无忌之间的对话听得清楚,也明白两人讨论的事情都与李宽有关。正如长孙无忌担心的那样,重点培养李宽的前提是什么?
若是以未来储君身份,长孙无忌自然竭尽全力;如若不是,长孙无忌没打算这样做。长孙无忌乃是百官之首,一直都是支持太子李承乾,要让他竭尽全力的另一层意思就是让他放弃李承乾,转而支持李宽,等于说李承乾的太子之位将不保。
李世民当着长孙无忌的面回答也就摆正他的态度,李宽不会成为太子之位人选,或者说从一开始他就被淘汰出局,这是李世民的真实想法,也是为了安抚长孙无忌。
李世民心烦意乱,站起身从两仪殿出来,吴公公急忙跟上,他明白李世民心里烦忧,亦是低着头跟在后面。半个时辰后,两人来到鼓楼上,李世民命骁卫军在鼓楼外面等候,只许吴公公一人跟着。
“吴旭!”吴公公心里一震,此乃其本名,已经许久没人如此称呼自己,乍听之下有些紧张,李世民登楼望着远方,淡淡的说道“你以为辅机是何用意?”
“老奴以为赵国公是想知道皇上您的底线,以及对殿下的看法!”吴公公这次没有找借口避而不答,因为李世民喊的是他本名,这已经不是征求他回答与否,而是让他直言无妨。
李世民皱了皱眉头,冷笑一声“若是我有废掉太子之意,那他是不是要以死相逼,还是说以他现在的地位迫使我改变主意?”
吴公公低头沉默不答,尤其是这些年李世民这个皇上做的太辛苦,凡是都得遵从大臣建议,一代明君的代价便是失去手中至高无上的权力,生怕因自己的错误决定而断送大唐江山未来。
“他,当真不懂吗?”李世民阴沉着脸,道“他不过是想探知我的意思,要是真不知又如何对宽儿视而不见,以我对他的了解,他绝非胆小怕事之人,他有私心我不反对,可他如此做着实寒了我的心。”
吴公公说道“兴许赵国公别无他意,皇上切莫多虑!”
“希望如此!”李世民目视前方,沉默片刻又说道“若是我真有撤掉乾儿的太子之位,你猜他会如何做?”吴公公摇头不知,他与长孙无忌私下接触的不多,对他不是很了解。
“我猜他绝不会因为乾儿之事与我冲突,在他心里乾儿这个外甥也仅仅是外甥,真正最重要的是他的长孙家族。如果我真有意他绝不会阻拦,也不会支持只会保持中立,要是乾儿这个太子位置没了,他会在其他皇子中另选他人为太子,我敢断定绝不会在宽儿、恪儿中选择。”
吴公公大吃一惊,他从未想过李世民会如此想法,从他的话中吴公公倒是觉得李世民在防着长孙无忌。一边是最信任的大臣,一边又要防着,以防他有其它想法,尤其是李世民所说的那样,要是长孙无忌真有此心,吴公公想想都觉得后怕。
“这次他去皇后处,名义上说是多日不见看望妹妹,实则是另有玄机!”吴公公惊疑道,“什么玄机?”
李世民冷笑道“当然是追查宽儿身世!”
“为何?”吴公公大惊,道“殿下乃是皇子,此乃人所共知之事,还要追查殿下身份又是了什么?”
“当然是为了防患于未然!”李世民淡淡的说道,“宽儿的生母是何人,整个皇宫之中只有你、我以及皇后三人知晓,宫外则是三老知晓,其他人并不知道其生母是何人,如今我听到宫中有些传闻说宽儿生母乃是杨妃,我都知道了他如何不知?只是不愿意与我说起罢了!”
吴公公想了想说道“若是这样,为何您不阻止?”
“大局为重!”
李世民无奈的叹息一声,从开始到现在长孙无忌一直备受重用,朝中权力甚大,百官之首,这么多年来与他有交情或是他门下出来的官员不知多少,早已根深蒂固的势力,李世民就算想阻止已经无能为力,放眼整个大唐长孙无忌的身份地位无人敢撼动,一方面他是朝中重臣,又是皇后兄长、太子舅舅,还是大唐开国功臣之一,种种功绩已经让长孙无忌站稳脚跟,就算是李世民也不敢随意动他,至少目前来说长孙无忌不能动。
另外,李世民不阻止的原因也是他三令五申严禁对外传播李宽生母的情况,这事长孙皇后心知肚明。纵然长孙无忌是兄长,长孙皇后也绝不会站在他身边,而是义无反顾的站在皇上这边,要不然长孙皇后也不会独得皇上恩宠。
吴公公突然想到一种可能,可他自己又迅速否定,要是真如他所想的那样,恐怕真的会出大事。李世民瞥了一眼吴公公脸上的震惊,道“没错,正是你想的那样,这才是我让宽儿入吏部的原因!”
“皇上,您如此做不怕寒了殿下的心吗?”
吴公公憋了半天还是说出口,李世民坚定地望向前方,肯定的回答“家国天下当以国为重,就算他恨我又如何?朕之所作所为皆为大唐,何错之有?若是错也是他生错了地方,不该生在帝王家。既然生在帝王家,就要做好为大唐付出一切的准备。”
吴公公哀叹一声“以老奴对殿下的了解,他绝不是那种乖乖就范之人,恐会多生事端。”
“要的就是这个结果!”李世民微微一笑,吴公公心里除了叹息就是无奈,他无法左右李世民的决定,也无法改变既定的事实,一切只得看李宽自己的本事。
因为李宽在李世民眼里既是儿子,也是一颗棋子,或许在李世民心中棋子更甚儿子。李世民要的就是吏部出现混乱,只有这样才能达到他的目的,要不然他为何要把李宽放在吏部?至于与长孙无忌的话,同样是半真半假,不论怎么说李世民始终是当朝皇上,一切皆以大局为重,此乃帝王之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