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章 奉诏回京
“公子,你的决定如何?”
王槐见李宽接下敕旨后足足有半个时辰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这让王槐等人有些坐不住了。身为都督府管家,王槐又是最年长之人,故而由他出声询问李宽的打算。
“诏书已下,还能怎么着?”
李宽的目光一直放在旁边的紫色圣旨上面,脑中涌现出太多设想,不论何种抉择都无法回避回京的事实,他愿意担负起一府之主的责任,不代表他真的愿意回到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身在京城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处处小心谨慎。即便你不去招惹麻烦,麻烦也会找上门来,天子脚下的皇城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福地,唯独对李宽来说是个伤心地。
祖父李渊去世多年,对于京城没有丝毫留恋,再说他已经在荆州将近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等都在荆州。如果他回京,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他总不能举家搬迁至京城。
在荆州有太多的事情割舍不断,再说家大业大的他,真的放下所有孤身前往京城。如果是这样,他又为何努力打拼,开拓出自己的事业,这让李宽心情十分复杂。
如今李世民亲自下诏书,意味着这事是板钉上的事实,无法改变。纵然唐朝的皇权没有明清时期那样集中,不意味着真的可以挑战至高无上的皇权,皇上仍然是掌握最高权力之人。
李宽盘算着要是拖延回京时间,便是抗旨不遵,要是在两国交战时期,有借口推脱,眼下并无战事又如何推脱若是弃之不顾,那便是明着与皇上对抗,受伤的依然是自己。
无可奈何之下,李宽只得承认这个事实,他暂时无法摆脱被人掌控的命运,自由权也将剥夺。
王槐见李宽满脸惆怅的样子,低落的眼神让他有些恨铁不成钢,他们费了多大劲才让李宽回京进行加冠礼,没想到他居然心不甘情不愿。王槐自知这事是他们有意隐瞒,也不好明说,只得委婉的说道:“公子,您已经下定决心背负起这份责任,这事就不必烦恼,一切顺其自然便是。再说此次乃是奉诏回京,不必担心会有阻挠!”
李宽忧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知道这次回京意味着自己将会拥有另外一层身份。如果是那样的话,李宽言行举止不说大方,至少得体,要不然有失颜面与身份,势必成为他人笑柄。
李宽自由散漫惯了,要是真的被束缚着对于他而言绝对是种折磨,而且长安除了上元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外,其它时候都实行宵禁,这让李宽想做些事情都显得麻烦。
“王老,这些我都明白!”李宽是有口难开,有苦难言,沉默了许久仍然没有说出口来。
“公子不必担心荆州的事情!”赵谦接过李宽的话,像是猜到他心中担忧似的,微笑的说道:“即便公子离开荆州,以你的身份到时想要出来走走还是可以的。至于荆州的生意自会打理的很好,他们万万不敢懈怠,再说老钱之前做得就是隐秘的事情,要想出城还不简单?”
李宽瞥了一眼钱武,赵谦说得很对,他的确没必要过虑担心生意上的事情。自从钱武成为他的代言人后,可以说尽心竭力,李宽早已抽身而退,钱武依然管理的井井有条。
另外,天下楼、飘香油坊等店铺的生意早已遍布整个荆州,甚至于大唐比较著名的都城都有分店,这样的盈利模式使得李宽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再说他不在荆州,丝毫不会影响店铺的生意与名气。
暗地里又支持徐铁匠开设更大的铁匠铺,包括府中的兵器都是徐铁匠重新回炉锻造而成的,兵器的坚硬程度与韧性都提高了不少。如果这事被发现,李宽也会背负起谋反的罪名。
唐朝律法三令五申强调民间不允许私自打造兵器,李宽明知依然违背大唐法律去做丢脑袋的事情。李宽担心自己离开以后,徐铁匠的铁匠铺又不能在京城开设,那么府中的兵器又有谁提供?
钱武接话道:“至于老徐的事情不必担忧,这个我与他说一声他会明白如何做!”
李宽的担心与忧虑都被三人预计到,每个人针对他的担心说出解决办法,简而言之就是摆明了让李宽心甘情愿的前往长安。毕竟,这次他们是奉诏回京,绝对的名正言顺。
李宽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心中担心已然消失,心情自然大好,随即传命于府中上下,分批次提前返回京城。与此同时,王槐等三人也早做安排,钱武带领二十余人先行回京,将京城中的府邸重新布置安排一下。
第二批回京的是王槐,他带领几名亲卫与十余名仆役回京。因为他是都督府的管家,京城的府邸是皇上赏赐的,有些事情必须由他出面,而府中上下的仆役李宽也给予他们选择权,愿意随他回京的就一起走,不愿意的则留在荆州生活下来,不会强求众人一起跟随。
李宽奉诏回京没错,他自己心里也没底,是否能适应长安的生活节奏与官场上的事宜等都必须重头开始,这对于李宽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虽然给予府中仆役选择权,除了后来聘请而来打理菜园的仆役等人外选择留在江陵,其他人都愿意随同李宽回京。
赵谦是第三批回京的人,他是府中库房管家,有些东西他是最清楚的,而这些都是都督府上最珍贵之物,可以说关乎身家性命的东西,赵谦自然不敢大意,也不放心其他人去做,只得亲力亲为。
第三批回京的人是最多的,府中有一半的亲卫随同,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都督府的财物不受损,还有保护赵谦的安全。至于李宽则是最后一批回京的,其中包括荣国夫人杨氏与武氏三姐妹,随同回京的只有张冲、李达勒等八名亲卫。
由于李宽是奉诏回京,不是即刻启程回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收拾,而且这段时间盖文达、权文诞等人也会时而前来府上,不过他们知道李宽是搬迁的行为有些看不懂。
纵然李宽回京是进行加冠礼,按照规定礼成后便会回返荆州继续挂着大都督的头衔,除非是另外有调令才会离开,否则断然不会离开。如今看这个架势,李宽是没打算再回到荆州一样,这让所有人官员心里满腹疑虑,谁都没有主动询问。
直到四月二十八日,大都督府大门紧闭,李宽等人也早已乘坐马车出了城门朝着京城的方向前行,城中百姓才陆陆续续的得知李宽回京的事情,不过这事对于他们而言没关系,听听就行不会在意这些。
王槐见李宽接下敕旨后足足有半个时辰坐在位置上一动不动,这让王槐等人有些坐不住了。身为都督府管家,王槐又是最年长之人,故而由他出声询问李宽的打算。
“诏书已下,还能怎么着?”
李宽的目光一直放在旁边的紫色圣旨上面,脑中涌现出太多设想,不论何种抉择都无法回避回京的事实,他愿意担负起一府之主的责任,不代表他真的愿意回到京城这个是非之地。
身在京城中,有太多的事情身不由己,处处小心谨慎。即便你不去招惹麻烦,麻烦也会找上门来,天子脚下的皇城对于任何人而言都是福地,唯独对李宽来说是个伤心地。
祖父李渊去世多年,对于京城没有丝毫留恋,再说他已经在荆州将近四年,身边的朋友、亲人等都在荆州。如果他回京,意味着一切从头开始,他总不能举家搬迁至京城。
在荆州有太多的事情割舍不断,再说家大业大的他,真的放下所有孤身前往京城。如果是这样,他又为何努力打拼,开拓出自己的事业,这让李宽心情十分复杂。
如今李世民亲自下诏书,意味着这事是板钉上的事实,无法改变。纵然唐朝的皇权没有明清时期那样集中,不意味着真的可以挑战至高无上的皇权,皇上仍然是掌握最高权力之人。
李宽盘算着要是拖延回京时间,便是抗旨不遵,要是在两国交战时期,有借口推脱,眼下并无战事又如何推脱若是弃之不顾,那便是明着与皇上对抗,受伤的依然是自己。
无可奈何之下,李宽只得承认这个事实,他暂时无法摆脱被人掌控的命运,自由权也将剥夺。
王槐见李宽满脸惆怅的样子,低落的眼神让他有些恨铁不成钢,他们费了多大劲才让李宽回京进行加冠礼,没想到他居然心不甘情不愿。王槐自知这事是他们有意隐瞒,也不好明说,只得委婉的说道:“公子,您已经下定决心背负起这份责任,这事就不必烦恼,一切顺其自然便是。再说此次乃是奉诏回京,不必担心会有阻挠!”
李宽忧心的并不是这些,而是他知道这次回京意味着自己将会拥有另外一层身份。如果是那样的话,李宽言行举止不说大方,至少得体,要不然有失颜面与身份,势必成为他人笑柄。
李宽自由散漫惯了,要是真的被束缚着对于他而言绝对是种折磨,而且长安除了上元节、春节等重大节日外,其它时候都实行宵禁,这让李宽想做些事情都显得麻烦。
“王老,这些我都明白!”李宽是有口难开,有苦难言,沉默了许久仍然没有说出口来。
“公子不必担心荆州的事情!”赵谦接过李宽的话,像是猜到他心中担忧似的,微笑的说道:“即便公子离开荆州,以你的身份到时想要出来走走还是可以的。至于荆州的生意自会打理的很好,他们万万不敢懈怠,再说老钱之前做得就是隐秘的事情,要想出城还不简单?”
李宽瞥了一眼钱武,赵谦说得很对,他的确没必要过虑担心生意上的事情。自从钱武成为他的代言人后,可以说尽心竭力,李宽早已抽身而退,钱武依然管理的井井有条。
另外,天下楼、飘香油坊等店铺的生意早已遍布整个荆州,甚至于大唐比较著名的都城都有分店,这样的盈利模式使得李宽有源源不断的财富。再说他不在荆州,丝毫不会影响店铺的生意与名气。
暗地里又支持徐铁匠开设更大的铁匠铺,包括府中的兵器都是徐铁匠重新回炉锻造而成的,兵器的坚硬程度与韧性都提高了不少。如果这事被发现,李宽也会背负起谋反的罪名。
唐朝律法三令五申强调民间不允许私自打造兵器,李宽明知依然违背大唐法律去做丢脑袋的事情。李宽担心自己离开以后,徐铁匠的铁匠铺又不能在京城开设,那么府中的兵器又有谁提供?
钱武接话道:“至于老徐的事情不必担忧,这个我与他说一声他会明白如何做!”
李宽的担心与忧虑都被三人预计到,每个人针对他的担心说出解决办法,简而言之就是摆明了让李宽心甘情愿的前往长安。毕竟,这次他们是奉诏回京,绝对的名正言顺。
李宽紧皱的眉头舒展开来,心中担心已然消失,心情自然大好,随即传命于府中上下,分批次提前返回京城。与此同时,王槐等三人也早做安排,钱武带领二十余人先行回京,将京城中的府邸重新布置安排一下。
第二批回京的是王槐,他带领几名亲卫与十余名仆役回京。因为他是都督府的管家,京城的府邸是皇上赏赐的,有些事情必须由他出面,而府中上下的仆役李宽也给予他们选择权,愿意随他回京的就一起走,不愿意的则留在荆州生活下来,不会强求众人一起跟随。
李宽奉诏回京没错,他自己心里也没底,是否能适应长安的生活节奏与官场上的事宜等都必须重头开始,这对于李宽而言也是一种挑战。虽然给予府中仆役选择权,除了后来聘请而来打理菜园的仆役等人外选择留在江陵,其他人都愿意随同李宽回京。
赵谦是第三批回京的人,他是府中库房管家,有些东西他是最清楚的,而这些都是都督府上最珍贵之物,可以说关乎身家性命的东西,赵谦自然不敢大意,也不放心其他人去做,只得亲力亲为。
第三批回京的人是最多的,府中有一半的亲卫随同,因为他们的职责就是保护都督府的财物不受损,还有保护赵谦的安全。至于李宽则是最后一批回京的,其中包括荣国夫人杨氏与武氏三姐妹,随同回京的只有张冲、李达勒等八名亲卫。
由于李宽是奉诏回京,不是即刻启程回返,留有足够的时间让他收拾,而且这段时间盖文达、权文诞等人也会时而前来府上,不过他们知道李宽是搬迁的行为有些看不懂。
纵然李宽回京是进行加冠礼,按照规定礼成后便会回返荆州继续挂着大都督的头衔,除非是另外有调令才会离开,否则断然不会离开。如今看这个架势,李宽是没打算再回到荆州一样,这让所有人官员心里满腹疑虑,谁都没有主动询问。
直到四月二十八日,大都督府大门紧闭,李宽等人也早已乘坐马车出了城门朝着京城的方向前行,城中百姓才陆陆续续的得知李宽回京的事情,不过这事对于他们而言没关系,听听就行不会在意这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