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12章 不可能的
张谦修想要跟他们谈这一些,不是想看他们的专业能力。
说实话,就他们三个人的专业能力,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做张谦修的老师,那都已经绰绰有余。
张谦修要跟他们聊这些,那是想看一下他们对未来工作的规划,还有他们的一些管理能力。
他们都是学财经相关内容的,从事的基本也都是这方面的工作,但同时,他们也都是管理层,手下多多少少都有几个员工。
张谦修想着,要是他们能用的话,到时候也不会把他们固定在财务的工作上,也能做公司的管理层,甚至总经理。
让张谦修意外的事,三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都不错。
齐盼曼和于天华可以理解,他们毕竟已经工作多年,手下有十几个员工,基本上已经不直接参与财务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财务部们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很正常。
但章雅云工作的时间却并不久,一问之下才知道,她以前是学生会的负责人。
在学生会有职位,在后来的一些工作应聘之中反而是累赘。
在后来,一部分公司就明确表示,不会要学生会的管理层,甚至连学生会的成员都不要。
那是因为后来学生会不知道怎么弄地,有一股官场风气,各种溜须拍马,各种自以为是、高人一等,当然,这不是绝对地,但这样的风气,在很多学生会是存在的。
学生会的来源是1919年的54运动,南洋公学学生为了响应运动,成立了南洋公学学生分会。
这个学生会本来只是临时组建,响应这一场运动的,后来学生会干脆确定了组织架构,把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完善,渐渐成为了学生在校园的活动中心。
在八九十年代之前,学生会是非常纯粹地,基本就是一群有志青年,热血青年谈抱负、谈理想,搞各种活动、运动的地方。
到了八九十年,因为全国地改革,高考地放开,大学改革等等一系列原因,全国各个学校学生会渐渐成立了各种检查团,还有各种部门,有了这些检查团、部门,自然就有相应地管理层。
在这个年代,成立这些,初衷是好的,在那个时候,很多学生也是支持地,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会是为学生服务地,也是连接学生和学校的一个桥梁,同时策划各种文艺活动、校园运动、活跃学校文化气氛等等,这些国家是鼓励地,学生也是支持的。
任何事情,初衷是好的,刚开始的人也能坚持初心。
但只要有权力地聚集,不管年龄大小,这些权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好的作风。
就现在来说,能在学生会,其实还是加分项,而章雅云身上也确实没有那些官场作风。
一直谈到中午十二点,张谦修对三个人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看时间差不多,张谦修说道:“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你们三个也都各自准备一下,等你们从现在的单位离职,想要休息几天的可以休息几天,休息好以后马上联系我,我给你们安排相应的工作场所,毕竟现在这些都还没有建设起来。”
齐盼曼三人点头:“好的,杨老板!”
张谦修送走三人,又回去和苏雨薇打了一声招呼,开车直奔农业大学。
接到袁鹏池以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火车站。
赶到火车站的时间刚好差不多。
站在出站口,张谦修问道:“袁老,你还没跟我说你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呢。”
袁鹏池轻轻拍了一下额头,说道:“哦……对!他叫梁俊明。”
话刚说完,出站口就有一大群人快步走出。
守在出站口的各种小贩、拉客的一拥而上:“老板,坐车吗?全上京,我们都能送,行李也可以带上。”
“老板,住宿吗?有热水,有暖气,价格便宜。”
“老板……”
火车站这样的地方,这种拉客的人特别多,混杂在他们中间的还有各种扒手、小偷。
张谦修稍微后退了一步,挡住那些冲上来人群。
没一会,袁鹏池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挥手喊道:“俊明,在这!”
张谦修顺着袁鹏池的视线看去,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带着黑框眼镜,提着一个行李箱,身材精壮的中年男子朝着这边走了过来,想来就是梁俊明了。
梁俊明这样的气质,混在这一群人里,还真是鹤立鸡群,很是惹眼。
梁俊明这时候也看到了袁鹏池,挥挥手,挤了过来:“老师,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吧?”
“好!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张老板,张谦修。”袁鹏池又对张谦修说道:“谦修,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我的学生,梁俊明。”
张谦修伸出手:“梁先生好!”
梁俊明也伸出手,和张谦修握了握:“张老板好,这些日子老师经常给我打电话,说张老板是一个做好事,干实事的企业家,我早就神往已久,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张谦修谦虚地说道:“都是袁老看得起,我就是一个初出茅庐地小子,做事情有些理想主义。”
梁俊明倒是没有反驳张谦修的话:“老师跟我说了,吸引我的,就是张老板的理想主义,我们国家目前就是需要张老板这样的理想主义。”
袁鹏池这时候说道:“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出去再说。”
“对对对,我们先出去再说。”张谦修一直护着袁鹏池,身后不时有人拥挤,还好张谦修学武锻炼身体,下盘稳健,要不然还真撑不住这拥挤地人潮。
三人出了火车站,上了车以后,袁鹏池说道:“俊明啊!你那农场现在怎么样?”
“老样子,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基本都已经上了正轨了。”梁俊明说着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一直想推广农业机械化,但难度太大了,说到底还是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太差了。”
“不仅仅是工业基础差,造不出高水平地机械,人员基础也差,很多人都没有上过学,要学东西就困难很多。”
“我要跟一些人解释工作原理,他们不亲眼看到,他们就理解不了。”
“可有些东西,根本就是看不到的,可你不理解原理,很多东西就没有办法活学活用,别人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哎……难啊!”
这就好像直升机的原理,螺旋桨旋转,产生一个上升气流,当这个气流足够大时,就能让数吨的直升机飞起来。
学了数学物理地,很容易就能理解,只要讲一遍,聪明地人甚至能画出相应操作,然后做实验,做出基本模型,甚至能做出一些更优良地改进。
如果是一个小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直升机,你告诉他用几块大铁片,能把几吨的东西升到天上去,他怎么也理解不了其中地原理。
这就是有学问基础和没有学问基础的区别。
现在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没有跟上来,也就导致很多人学东西的时候,他学会怎么做了,但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一些聪明的人慢慢了解大概的原理,但他不能系统解释,也不能把很多东西用数字、公式等方式解释出来。
张谦修现在愁地就是这一点,他想要做芯片,找不到人才,也感叹着说道:“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很漫长。”
梁俊明点头:“张老板说的事,我也明白这个道理。”
“二十年以内我看不到国内有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可能,我在那个农场待着,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
“我们那个农场几乎成了面子工程,每次要炫耀我们国家农业机械化地时候,就会去我们农场。”
“至少在国营方面,我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老师说张老板想要做农业机械化,我本来不想来的,因为我觉得张老板你肯定做不下去。”
“但老师给我打了很多次电话,给我说了张老板很多的事情,我听得也是热血沸腾,很想和张老板促膝长谈一番。”
“我相信,张老板或许能找到农业机械化的方法。”
张谦修看了梁俊明一眼,说道:“梁先生,老实跟你说,我也不可能在二十年内让国内农业机械化,不说南方的地势原因难以解决,就算北方都困难重重。”
“就像你说的,我们自己还没有能力造出高端地农业机械,基本处于仿造阶段。”
“就算在北方的两个大平原彻底实行农业机械化,需要地机械也是一个庞大地数量。”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加起来有数亿亩耕地,就我的了解,目前一台收割机一天只能收割三十亩左右,需要的收割机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就算我们能搞到这么多机器,与之配套地驾驶员、维护、修理人员也没有办法配齐。”
“而且国家不可能把这些耕地全部给我们种,关系到吃饭的问题,国家不会让一个人掌控的,国家肯定希望更多企业一起种,技术共享,多个公司一起种的话,一个人出了问题,还有其他人可以弥补。”
“如果两个平原全部被我种了,忽然有一年我出了什么问题,两个地方粮食大量减产,对国家来说就是大麻烦,那北方的几个省就会闹饥荒,单单依靠南方估计是弥补不起来北方粮食空缺地。”
“就算能弥补上,调动几亿人一年的粮食,也必须国家的支持,国家必须一整年都在这上面花精力,从南方调粮食去北方。”
“再退一步说,就算我们解决了这些所有的问题,这两个平原有这么多的农户,他们依靠种地为生,我们到时候全面机械化,原本一千亩要一百个人种,现在平均一千亩两个人就种完了,剩下的九十八个人去做什么?”
“依靠我们给他的租金?那他们一辈子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一辈子也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看不到未来的状况,他们是这样,他们的子孙也是这样。”
说实话,就他们三个人的专业能力,说起来都是一套一套的,做张谦修的老师,那都已经绰绰有余。
张谦修要跟他们聊这些,那是想看一下他们对未来工作的规划,还有他们的一些管理能力。
他们都是学财经相关内容的,从事的基本也都是这方面的工作,但同时,他们也都是管理层,手下多多少少都有几个员工。
张谦修想着,要是他们能用的话,到时候也不会把他们固定在财务的工作上,也能做公司的管理层,甚至总经理。
让张谦修意外的事,三个人在这方面的能力都不错。
齐盼曼和于天华可以理解,他们毕竟已经工作多年,手下有十几个员工,基本上已经不直接参与财务的工作,他们更多的是倾向于财务部们管理方面,有丰富的管理经验也很正常。
但章雅云工作的时间却并不久,一问之下才知道,她以前是学生会的负责人。
在学生会有职位,在后来的一些工作应聘之中反而是累赘。
在后来,一部分公司就明确表示,不会要学生会的管理层,甚至连学生会的成员都不要。
那是因为后来学生会不知道怎么弄地,有一股官场风气,各种溜须拍马,各种自以为是、高人一等,当然,这不是绝对地,但这样的风气,在很多学生会是存在的。
学生会的来源是1919年的54运动,南洋公学学生为了响应运动,成立了南洋公学学生分会。
这个学生会本来只是临时组建,响应这一场运动的,后来学生会干脆确定了组织架构,把各个方面的工作都完善,渐渐成为了学生在校园的活动中心。
在八九十年代之前,学生会是非常纯粹地,基本就是一群有志青年,热血青年谈抱负、谈理想,搞各种活动、运动的地方。
到了八九十年,因为全国地改革,高考地放开,大学改革等等一系列原因,全国各个学校学生会渐渐成立了各种检查团,还有各种部门,有了这些检查团、部门,自然就有相应地管理层。
在这个年代,成立这些,初衷是好的,在那个时候,很多学生也是支持地,从某个角度来说,学生会是为学生服务地,也是连接学生和学校的一个桥梁,同时策划各种文艺活动、校园运动、活跃学校文化气氛等等,这些国家是鼓励地,学生也是支持的。
任何事情,初衷是好的,刚开始的人也能坚持初心。
但只要有权力地聚集,不管年龄大小,这些权力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出现不好的作风。
就现在来说,能在学生会,其实还是加分项,而章雅云身上也确实没有那些官场作风。
一直谈到中午十二点,张谦修对三个人的表现还是非常满意的,看时间差不多,张谦修说道:“今天我们就先聊到这,你们三个也都各自准备一下,等你们从现在的单位离职,想要休息几天的可以休息几天,休息好以后马上联系我,我给你们安排相应的工作场所,毕竟现在这些都还没有建设起来。”
齐盼曼三人点头:“好的,杨老板!”
张谦修送走三人,又回去和苏雨薇打了一声招呼,开车直奔农业大学。
接到袁鹏池以后,又马不停蹄的赶往火车站。
赶到火车站的时间刚好差不多。
站在出站口,张谦修问道:“袁老,你还没跟我说你这个学生叫什么名字呢。”
袁鹏池轻轻拍了一下额头,说道:“哦……对!他叫梁俊明。”
话刚说完,出站口就有一大群人快步走出。
守在出站口的各种小贩、拉客的一拥而上:“老板,坐车吗?全上京,我们都能送,行李也可以带上。”
“老板,住宿吗?有热水,有暖气,价格便宜。”
“老板……”
火车站这样的地方,这种拉客的人特别多,混杂在他们中间的还有各种扒手、小偷。
张谦修稍微后退了一步,挡住那些冲上来人群。
没一会,袁鹏池看到了自己的学生,挥手喊道:“俊明,在这!”
张谦修顺着袁鹏池的视线看去,一个穿着蓝色中山装,带着黑框眼镜,提着一个行李箱,身材精壮的中年男子朝着这边走了过来,想来就是梁俊明了。
梁俊明这样的气质,混在这一群人里,还真是鹤立鸡群,很是惹眼。
梁俊明这时候也看到了袁鹏池,挥挥手,挤了过来:“老师,好久不见,身体还好吧?”
“好!这位就是我跟你说的张老板,张谦修。”袁鹏池又对张谦修说道:“谦修,这就是我跟你说的,我的学生,梁俊明。”
张谦修伸出手:“梁先生好!”
梁俊明也伸出手,和张谦修握了握:“张老板好,这些日子老师经常给我打电话,说张老板是一个做好事,干实事的企业家,我早就神往已久,真是百闻不如一见啊!”
张谦修谦虚地说道:“都是袁老看得起,我就是一个初出茅庐地小子,做事情有些理想主义。”
梁俊明倒是没有反驳张谦修的话:“老师跟我说了,吸引我的,就是张老板的理想主义,我们国家目前就是需要张老板这样的理想主义。”
袁鹏池这时候说道:“这里人太多了,我们出去再说。”
“对对对,我们先出去再说。”张谦修一直护着袁鹏池,身后不时有人拥挤,还好张谦修学武锻炼身体,下盘稳健,要不然还真撑不住这拥挤地人潮。
三人出了火车站,上了车以后,袁鹏池说道:“俊明啊!你那农场现在怎么样?”
“老样子,每天都是按部就班,基本都已经上了正轨了。”梁俊明说着叹了一口气说道:“我一直想推广农业机械化,但难度太大了,说到底还是我们国家的技术水平太差了。”
“不仅仅是工业基础差,造不出高水平地机械,人员基础也差,很多人都没有上过学,要学东西就困难很多。”
“我要跟一些人解释工作原理,他们不亲眼看到,他们就理解不了。”
“可有些东西,根本就是看不到的,可你不理解原理,很多东西就没有办法活学活用,别人怎么教自己就怎么学,哎……难啊!”
这就好像直升机的原理,螺旋桨旋转,产生一个上升气流,当这个气流足够大时,就能让数吨的直升机飞起来。
学了数学物理地,很容易就能理解,只要讲一遍,聪明地人甚至能画出相应操作,然后做实验,做出基本模型,甚至能做出一些更优良地改进。
如果是一个小学生,从来没有见过直升机,你告诉他用几块大铁片,能把几吨的东西升到天上去,他怎么也理解不了其中地原理。
这就是有学问基础和没有学问基础的区别。
现在国内的基础教育还没有跟上来,也就导致很多人学东西的时候,他学会怎么做了,但不了解其中的原理,一些聪明的人慢慢了解大概的原理,但他不能系统解释,也不能把很多东西用数字、公式等方式解释出来。
张谦修现在愁地就是这一点,他想要做芯片,找不到人才,也感叹着说道:“培养人才不是一朝一夕的事,这个过程很漫长。”
梁俊明点头:“张老板说的事,我也明白这个道理。”
“二十年以内我看不到国内有推广农业机械化的可能,我在那个农场待着,其实也没有什么意思。”
“我们那个农场几乎成了面子工程,每次要炫耀我们国家农业机械化地时候,就会去我们农场。”
“至少在国营方面,我看不到任何的希望,老师说张老板想要做农业机械化,我本来不想来的,因为我觉得张老板你肯定做不下去。”
“但老师给我打了很多次电话,给我说了张老板很多的事情,我听得也是热血沸腾,很想和张老板促膝长谈一番。”
“我相信,张老板或许能找到农业机械化的方法。”
张谦修看了梁俊明一眼,说道:“梁先生,老实跟你说,我也不可能在二十年内让国内农业机械化,不说南方的地势原因难以解决,就算北方都困难重重。”
“就像你说的,我们自己还没有能力造出高端地农业机械,基本处于仿造阶段。”
“就算在北方的两个大平原彻底实行农业机械化,需要地机械也是一个庞大地数量。”
“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加起来有数亿亩耕地,就我的了解,目前一台收割机一天只能收割三十亩左右,需要的收割机都是一个非常庞大的数字。”
“就算我们能搞到这么多机器,与之配套地驾驶员、维护、修理人员也没有办法配齐。”
“而且国家不可能把这些耕地全部给我们种,关系到吃饭的问题,国家不会让一个人掌控的,国家肯定希望更多企业一起种,技术共享,多个公司一起种的话,一个人出了问题,还有其他人可以弥补。”
“如果两个平原全部被我种了,忽然有一年我出了什么问题,两个地方粮食大量减产,对国家来说就是大麻烦,那北方的几个省就会闹饥荒,单单依靠南方估计是弥补不起来北方粮食空缺地。”
“就算能弥补上,调动几亿人一年的粮食,也必须国家的支持,国家必须一整年都在这上面花精力,从南方调粮食去北方。”
“再退一步说,就算我们解决了这些所有的问题,这两个平原有这么多的农户,他们依靠种地为生,我们到时候全面机械化,原本一千亩要一百个人种,现在平均一千亩两个人就种完了,剩下的九十八个人去做什么?”
“依靠我们给他的租金?那他们一辈子也没有翻身的机会,一辈子也处于吃不饱饿不死看不到未来的状况,他们是这样,他们的子孙也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