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4章 农业科技
袁鹏池沉吟了一下,说道:“我对机械和重工业不是很了解,所以在这方面,我不敢妄下定论。”
“但是就我了解,我们国内,目前几乎所有农用机械,这里面不算拖拉机,几乎大型的都是进口的。”
“张先生你如果要从国外买的话,问题倒是不大,但损坏以后的零部件、维修都是要人的,而且开这些机械也要人。”
“我们国家目前农民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换一句话说,给了机械,他们也开不了,学会开了,出一点问题也修不了。”
“小问题可以找几个师傅修一下,但稍微大一点的问题,农村以及城镇的那些师傅,几乎是没有办法维修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去省会城市,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修理工,这中机械大家都没有见过。”
“就算遇到一个厉害的师傅,折腾几次会修了,零部件国内没有。”
“总而言之,机械化生产,我们最大的难题是人,是机械。”
“我们国家就算没有研发、生产的能力,至少也要有使用、维修的能力才行。”
张谦修有些愣住了,说道:“袁教授,那您的意思是,我们发展农业,先要发展工业?”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袁鹏池说道:“目前世界上机械化最高的是苏国,第二是米国,这两个国家的重工业,都是非常厉害的。”
“我说一句题外话,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轻工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我们国家不管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其实都还是起步阶段。”
“国家其实也想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但不解决重工业的基础问题,农业机械化,就困难重重,从生产到维修都都依赖国外,我们自己只是使用和日常保养维修的话,可能还不如农民自己用双手种地更划算。”
张谦修这时候才彻底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基础工业发展不起来,你想做什么那都是困难重重。
张谦修昨天和田书源聊天,发现国内高科技领域到处被国外钳制,今天和袁鹏池聊天,发现就连最基本的也都被牵制了。
就算你买了机械,出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办法维修,多无奈啊!
张谦修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顿时感觉有些索然无味,他不可能再去搞重工业的,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搞芯片、搞农业,又去搞重工业,等他去搞重工业又发现材料都不合格,是不是又要去搞钢铁冶炼?去研究新型材料?去搞材料又发现,需要的机械、技术都落后,总不能又去搞这些。
张谦修彻底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一环扣一环,你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发现,自己的上一道产业被国外超越、牵制。
张谦修忍不住问道:“袁教授,我能问一个冒昧的问题吗?”
袁鹏池说道:“张先生问吧!”
“我们国家的农业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张谦修问完,又说道:“我没有冒犯的意思,我只是很好奇,农业研究,到底是研究一些什么东西。”
袁鹏池解释说道:“这个世界是一个生态,我们做农业研究的,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让各种农作物产量更高,味道更好,更健康。”
“张先生,你不要小看一颗种子,都在说优良种,其实这就是一个培育的过程。”
“你知道野生玉米是什么样的吗?也就是自然界自然生长出来的玉米。”
张谦修虽然是农村人,但还真不知道野生的玉米是什么样的,摇头说道:“不知道!”
袁鹏池伸出食指:“就这么大,农民把最饱满的留下来做种子,每一代都挑出最好的,渐渐的,玉米就越来越大,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
“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农作物,野生品种和我们的培育品种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你根本就不认识,这居然是我们常吃的某一种农作物。”
“我们研究农业的就是要把我们目前的农作物,培养出产量更高的品种,这里面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选大颗粒的种子这么简单的事情。”
“我们还要研究各种昆虫、小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还要研究各种植物的疾病的病理,用什么办法能遏制、改善、治疗,还不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影响,解决方法还不能对吃的人有害。”
“然后还要研究土壤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我之前说的那句话,我们农业研究的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张谦修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袁教授,我们现在吃的所有东西,是不是都有新的品种?”
袁鹏池说道:“新的品种是有,也有不同的品种”
“这些品种是怎么来的?”张谦修问道。
袁鹏池说道:“不说基因技术,我们培养新的品种基本就靠植物发生突变,然后收集他们的种子,不断的种子、培养。”
“突变有自然突变,但这要很长的时间;比较短时间的有诱发突变,诱发突变就是认为利用外在环境影响植物的生长,有物理方面也有化学方面的。”
“化学诱变、核辐射诱变、光诱变,而这些里面又有不同的分支。”
“当我们想要让某个农作物发生突变时候,就可以选择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自然突变不用解释,就是自然环境下,基因突变。”
“诱发突变我们可以用化学物品进行刺激,或者用适量的核辐射,光照等去刺激植物发生基因突变。”
“光诱变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光,比如激光,光的波长、功率对植物都是有影响的,还有就是光照的时间等等。”
“像我们,一辈子或许能培养出很多品种,但有一个优良品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张谦修问道:“动物也是一样?”
袁鹏池说道:“动物的话,杂交的方式比较常见,比如猪,有很多的品种,两种不同品种的猪杂交出来的后代,有可能前两种猪都有缺点,但他们的后代能结合他们的优点。”
张谦修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一世他总感觉,吃不到自己小时候的味道了,猪肉、鸡肉、蔬菜等等,似乎都变得不好吃了,但产量却大幅度提高,或许就是自己以前吃的品种早就没有了,变成了改良后的品种。
而改良以后的品种,提高了产量,但味道却变了。
张谦修的这个猜想是没有错,就一个最简单的白萝卜,等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几乎已经没有人种九十年代的那个品种。
不仅仅是白萝卜,包括白菜、水稻、胡萝卜、玉米等等。
虽然长得都一样,但种子都是诱变以后,然后在试验田经过几代精心培育,然后上市,大规模种植。
猪肉就更不用说,原本的土猪,可能喂五斤饲料长一斤肉,最多就长一两百斤,瘦肉还少,只有百分之二十;后来的猪喂两斤饲料就能长一斤,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瘦肉。
渐渐的,那些土猪就没有人养了,基本都是他们常说的三元猪,三元猪其实是进口猪种。
到了后来,国家都开始保护本土猪种,以免灭绝,只是大家都关心科技、娱乐,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些事情,除了从业人员,根本没有人关心农作物的种子,吃的猪肉是什么品种。
这就是为什么,去超市买肉,有的二十块一斤,土猪肉却要五六十,甚至八九十的原因。
色列国的种子技术就是后来全世界最牛的国家之一,他们一直在不断培育新的种子,他们的种子技术会这么厉害,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国家沙漠面积达到67,严重缺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他们官方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色列国这么宽的沙漠面积,但他们95的粮食是自己生产的,只有一部分他们当地气候原因种植不出来才进口,每年他们还要向欧洲出口大量花卉、蔬菜、瓜果。
而后来国内发展航天航空,经常看到新闻说带各种种子上太空了,其实就是在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让种子发生变异,然后选出优良的变异品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张谦修听到袁鹏池的话以后,心里就涌出了研发种子的想法:“袁教授,这个诱变的种子对人体没有危害吗?”
袁鹏池轻轻一笑,说道:“诱变育种其实是非常不确定的,因为变异是不可预期的,但植物变异和动物基因变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能大规模推广的,那就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者说了,就算稻谷种在自家的地里,也是有可能会发生突变的。”
“当年康熙皇帝不就发现了一颗优质变异的稻穗,最后带回去培育,培养出了高产的稻谷吗?”
张谦修试探着问道:“袁教授,如果我们大力发展种子技术,是不是也能大大提高产量?”
袁鹏池点头:“这是肯定的,目前全世界有能力做这方面研究的国家,都在培育新种子。但我之前也说了,种子异变是有不确定性,要经过大量试错,才能培养出一个优良的品种。”
张谦修和袁鹏池一直聊到下午,和袁鹏池的聊天,让张谦修感觉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
就袁鹏池研究的那些,是种地种一辈子也不会懂的东西。
张谦修觉得自己粮油生意大计又得更正一下才行,他虽然是农村人,但和袁鹏池聊过以后才发现,自己最多就是一个见过种田的人,根本就不懂农业。
“但是就我了解,我们国内,目前几乎所有农用机械,这里面不算拖拉机,几乎大型的都是进口的。”
“张先生你如果要从国外买的话,问题倒是不大,但损坏以后的零部件、维修都是要人的,而且开这些机械也要人。”
“我们国家目前农民根本没有这个能力。”
“换一句话说,给了机械,他们也开不了,学会开了,出一点问题也修不了。”
“小问题可以找几个师傅修一下,但稍微大一点的问题,农村以及城镇的那些师傅,几乎是没有办法维修的。”
“说句不好听的,就算去省会城市,也未必能找到合适的修理工,这中机械大家都没有见过。”
“就算遇到一个厉害的师傅,折腾几次会修了,零部件国内没有。”
“总而言之,机械化生产,我们最大的难题是人,是机械。”
“我们国家就算没有研发、生产的能力,至少也要有使用、维修的能力才行。”
张谦修有些愣住了,说道:“袁教授,那您的意思是,我们发展农业,先要发展工业?”
“差不多就是这意思!”袁鹏池说道:“目前世界上机械化最高的是苏国,第二是米国,这两个国家的重工业,都是非常厉害的。”
“我说一句题外话,重工业是一个国家的基础,轻工业是一个国家的经济,我们国家不管是重工业,还是轻工业,其实都还是起步阶段。”
“国家其实也想要发展农业机械化,但不解决重工业的基础问题,农业机械化,就困难重重,从生产到维修都都依赖国外,我们自己只是使用和日常保养维修的话,可能还不如农民自己用双手种地更划算。”
张谦修这时候才彻底的意识到一个问题,基础工业发展不起来,你想做什么那都是困难重重。
张谦修昨天和田书源聊天,发现国内高科技领域到处被国外钳制,今天和袁鹏池聊天,发现就连最基本的也都被牵制了。
就算你买了机械,出了一点问题都没有办法维修,多无奈啊!
张谦修忍不住叹了一口气,顿时感觉有些索然无味,他不可能再去搞重工业的,他也没有那么多精力。
搞芯片、搞农业,又去搞重工业,等他去搞重工业又发现材料都不合格,是不是又要去搞钢铁冶炼?去研究新型材料?去搞材料又发现,需要的机械、技术都落后,总不能又去搞这些。
张谦修彻底意识到,这就是一个死循环,一环扣一环,你做任何一个行业都会发现,自己的上一道产业被国外超越、牵制。
张谦修忍不住问道:“袁教授,我能问一个冒昧的问题吗?”
袁鹏池说道:“张先生问吧!”
“我们国家的农业研究,到底有什么用?”张谦修问完,又说道:“我没有冒犯的意思,我只是很好奇,农业研究,到底是研究一些什么东西。”
袁鹏池解释说道:“这个世界是一个生态,我们做农业研究的,就是在不破坏生态的前提下,让各种农作物产量更高,味道更好,更健康。”
“张先生,你不要小看一颗种子,都在说优良种,其实这就是一个培育的过程。”
“你知道野生玉米是什么样的吗?也就是自然界自然生长出来的玉米。”
张谦修虽然是农村人,但还真不知道野生的玉米是什么样的,摇头说道:“不知道!”
袁鹏池伸出食指:“就这么大,农民把最饱满的留下来做种子,每一代都挑出最好的,渐渐的,玉米就越来越大,就变成我们现在看到的。”
“我们看到的几乎所有农作物,野生品种和我们的培育品种都有着很大的区别,有的你根本就不认识,这居然是我们常吃的某一种农作物。”
“我们研究农业的就是要把我们目前的农作物,培养出产量更高的品种,这里面涉及到的就不仅仅是选大颗粒的种子这么简单的事情。”
“我们还要研究各种昆虫、小动物和植物之间的关系。”
“还要研究各种植物的疾病的病理,用什么办法能遏制、改善、治疗,还不对农作物的产量有影响,解决方法还不能对吃的人有害。”
“然后还要研究土壤等等。”
“总而言之就是我之前说的那句话,我们农业研究的目的就是想尽一切办法,提高农作物的产量,提高农作物的质量。”
张谦修忽然想到一个问题,问道:“袁教授,我们现在吃的所有东西,是不是都有新的品种?”
袁鹏池说道:“新的品种是有,也有不同的品种”
“这些品种是怎么来的?”张谦修问道。
袁鹏池说道:“不说基因技术,我们培养新的品种基本就靠植物发生突变,然后收集他们的种子,不断的种子、培养。”
“突变有自然突变,但这要很长的时间;比较短时间的有诱发突变,诱发突变就是认为利用外在环境影响植物的生长,有物理方面也有化学方面的。”
“化学诱变、核辐射诱变、光诱变,而这些里面又有不同的分支。”
“当我们想要让某个农作物发生突变时候,就可以选择自然突变和诱发突变。”
“自然突变不用解释,就是自然环境下,基因突变。”
“诱发突变我们可以用化学物品进行刺激,或者用适量的核辐射,光照等去刺激植物发生基因突变。”
“光诱变我们可以选用不同的光,比如激光,光的波长、功率对植物都是有影响的,还有就是光照的时间等等。”
“像我们,一辈子或许能培养出很多品种,但有一个优良品种就已经非常不错了。”
张谦修问道:“动物也是一样?”
袁鹏池说道:“动物的话,杂交的方式比较常见,比如猪,有很多的品种,两种不同品种的猪杂交出来的后代,有可能前两种猪都有缺点,但他们的后代能结合他们的优点。”
张谦修想到一个问题,那就是上一世他总感觉,吃不到自己小时候的味道了,猪肉、鸡肉、蔬菜等等,似乎都变得不好吃了,但产量却大幅度提高,或许就是自己以前吃的品种早就没有了,变成了改良后的品种。
而改良以后的品种,提高了产量,但味道却变了。
张谦修的这个猜想是没有错,就一个最简单的白萝卜,等到二十一世纪以后,几乎已经没有人种九十年代的那个品种。
不仅仅是白萝卜,包括白菜、水稻、胡萝卜、玉米等等。
虽然长得都一样,但种子都是诱变以后,然后在试验田经过几代精心培育,然后上市,大规模种植。
猪肉就更不用说,原本的土猪,可能喂五斤饲料长一斤肉,最多就长一两百斤,瘦肉还少,只有百分之二十;后来的猪喂两斤饲料就能长一斤,能有百分之五十以上的瘦肉。
渐渐的,那些土猪就没有人养了,基本都是他们常说的三元猪,三元猪其实是进口猪种。
到了后来,国家都开始保护本土猪种,以免灭绝,只是大家都关心科技、娱乐,很少有人会关心这些事情,除了从业人员,根本没有人关心农作物的种子,吃的猪肉是什么品种。
这就是为什么,去超市买肉,有的二十块一斤,土猪肉却要五六十,甚至八九十的原因。
色列国的种子技术就是后来全世界最牛的国家之一,他们一直在不断培育新的种子,他们的种子技术会这么厉害,很大的原因就是他们国家沙漠面积达到67,严重缺耕地面积和淡水资源,他们官方对农业的支持力度很大。
色列国这么宽的沙漠面积,但他们95的粮食是自己生产的,只有一部分他们当地气候原因种植不出来才进口,每年他们还要向欧洲出口大量花卉、蔬菜、瓜果。
而后来国内发展航天航空,经常看到新闻说带各种种子上太空了,其实就是在利用太空的特殊环境让种子发生变异,然后选出优良的变异品种,进行大规模的推广、种植。
张谦修听到袁鹏池的话以后,心里就涌出了研发种子的想法:“袁教授,这个诱变的种子对人体没有危害吗?”
袁鹏池轻轻一笑,说道:“诱变育种其实是非常不确定的,因为变异是不可预期的,但植物变异和动物基因变异还是有一定区别的,而且,能大规模推广的,那就肯定不会有什么问题。”
“再者说了,就算稻谷种在自家的地里,也是有可能会发生突变的。”
“当年康熙皇帝不就发现了一颗优质变异的稻穗,最后带回去培育,培养出了高产的稻谷吗?”
张谦修试探着问道:“袁教授,如果我们大力发展种子技术,是不是也能大大提高产量?”
袁鹏池点头:“这是肯定的,目前全世界有能力做这方面研究的国家,都在培育新种子。但我之前也说了,种子异变是有不确定性,要经过大量试错,才能培养出一个优良的品种。”
张谦修和袁鹏池一直聊到下午,和袁鹏池的聊天,让张谦修感觉自己这一趟没有白来。
就袁鹏池研究的那些,是种地种一辈子也不会懂的东西。
张谦修觉得自己粮油生意大计又得更正一下才行,他虽然是农村人,但和袁鹏池聊过以后才发现,自己最多就是一个见过种田的人,根本就不懂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