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六十五章 给周安邦支招
周甜甜在老宅住了五六天,每天除了陪爷爷奶奶聊天,就是哄着宇宝和蕾蕾玩。
给他们做数学启蒙、教他们背古诗背儿歌、教宇宝练字教蕾蕾画画,反正整天都有事情做,也很开心。
到了一月二十三号,周安和跟蒋峻林从南方回来了。
蒋峻林是参场副厂长兼加工厂的厂长,参场加工出来的人参,全都得他领着去南方卖货。
周安和今年不光是加工自家地里出产的那些人参,同时也收购干货。
这几年他总往南方跑,也结交了一批南方客户,所以秋天的时候从这边收了货,一起发到南方去。
因为当地政策的原因,这两年当地人参价格低了些,但是南方价钱基本没太大变化。
周安和从这头收了到那边卖,一斤干人参转手挣个二三十块钱就跟玩儿一样,这么好的买卖他自然不肯错过。
这几年周安和侍弄的参地产量越来越高,平均一丈参地能出来二十五六斤的鲜人参。
自家两百多丈参地就能出一千三四百斤干货,他又收了将近两千多斤干货。
再加上周安邦家的、韩家的货,加在一起那可是不小的数目,光是现金就带了几十万回来。
幸好现在有百元的钞票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最大面额十块,那可真是要疯了。
周安和回来,自然要把账目都结清,回家当天下午,就跟韩家那边把账目算清楚钱分过去了。
第二天周安和夫妻,拎着东西还有现金回了老宅,把周安邦家这父子三个的钱也都算给他们。
周安和如今也历练出来了,账目和钱丝毫不乱,周安邦父子的钱和账目完全对上。
“安和,这钱给你,留着给甜甜上学花销。”
算完账,周安和从自己分的钱里面拿出两千块,递给了周安和。
要知道周安和帮着他们把货带到南方去卖,一斤就多卖二三十块呢,父子三个人一年起一百丈参,做货五六百斤,这得多卖多少钱?
周安和出去又是吃住又是路费的,难道他们不该给出一部分么?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
甜甜念书没多少花销,学校不收她学费还给补贴,她成绩又好还能拿奖学金。
光那补贴和奖学金就够她生活用的了,根本都不用家里拿钱,更不用说,这丫头自己还能写稿挣钱呢。
大哥,你说你给我钱干嘛?甜甜根本用不上。”周安和自然不肯收哥哥的钱,忙推回去。
“大哥,我知道,你这是觉得我帮你卖货让你多挣钱了,你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想贴补我点儿。
其实没必要,你想啊,有你家这些货我去南方花销这些,那没你家的货难道我就不花销了么?
除了那点儿运费之外,其他花销都是一样的,没区别,所以这钱啊,我不能收。”周安和笑呵呵的把钱塞给了周安邦。
“哥,我挣的比你多,负担也比你轻,你啊,就别跟我客气了,钱你留着吧。”
周安和看着比他大好几岁,两鬓斑白的兄长,也是有点儿心酸。
“哥,你看我给你出个主意行不行?
今年东岗不是修路了么?我看着咱家后面这条道修的不错,而且还把原本斜歪的路取直了。
你看咱家后面让出来多大的地方啊,你要是听我的,明年开春就在后头起一趟房子,到时候呢,让我大嫂开个小卖店。”
“你别看这小卖店好像不怎么起眼,可好歹也是个买卖,但凡有个买卖就有活钱儿,比你挣死工资强。
家里这参地分给俩孩子了,熟食店也给了俩儿媳妇,我大嫂现在不干啥,就你一个人的工资也不顶用。
弄个小店儿不耽误干别的,我大嫂一个人看着就行,一个月挣个三头五百的就比你工资多,不是挺好的么?”
周甜甜跟韩彩英一听,都是眼前一亮,那边周家老两口等人也觉得这主意真挺好。
“老大,我觉得老三这话在理,有个买卖就有进项儿挣活钱儿,比你死工资强。
可不是么?后头这一修路让出来好大的空地呢,你说那以前是路,都死黄土也不能种菜,扔了吧可惜。
不如盖上房子占地方,就算以后不干什么,还能租出去呢,咱这靠着道边儿,多便利啊。”
周老太太忙开口,表示同意周安和的想法。
“难怪弟媳妇总说,你这脑子全长在怎么挣钱上头了,嗯,行,确实是个好主意。
得嘞,那明年家里盖房子,先把后头的好好盖起来,等着过两年啊,再把前面这个也重新翻盖了。
这老房子怎么看也不如新房子顺眼,你看现在人家盖那些房子多好?
水刷石的墙面儿,窗台锅台都贴瓷砖,地上打水泥的地面儿,干净还好收拾,比咱这黄泥地面儿强多了。”
周家这老房子年头不少了,当初也是挺气派的,可是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房子也是越盖越宽敞亮堂,周家这房子看着就太老太破了。
要是周安和不提这个茬儿吧,周安邦也不敢动念头,毕竟盖房子要花不少钱。
可这老房子是土坯的,上头苫着油毡纸,年头久了,里外墙总是掉泥,到了夏天棚顶还漏雨。
每年春末夏初都得维修收拾一回,其实也挺麻烦,真不如重新翻盖成砖瓦房,以后也省心。
周安和笑笑,“大哥,其实你的脑子应该活泛一点儿,不光是可以开小卖店。
你看,咱东岗还没有澡堂子吧?我要是你,我就一起把房子都推到重新盖,前面一趟后面一趟,西边再接个厢房。
前面的留着住人,后头的开个浴池、澡堂子,厢房开个卖店。”
“咱家后头就是沟,脏水直接就冲到后头沟趟子里面了,不用担心排水的问题。
那不过就是烧个锅炉的事儿,这都能出去学一下,没啥大不了的。
等你退休了,跟我大嫂俩人经管着澡堂子和卖店什么的,真不耽误挣钱。”
周安和这脑子真是不白给,但凡跟挣钱有关的,他都能想到。
周安邦听了这话,一拍大腿,“你说这都是一家的兄弟,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咋就能想到这么多呢?
行,我看这主意行,爸、妈,安和说的在理,咱明年盖房子吧。”
周安邦这些年也攒了些钱,盖房子是没问题的,他岁数大了,人参还能种几年?总得想个后路才行。
给他们做数学启蒙、教他们背古诗背儿歌、教宇宝练字教蕾蕾画画,反正整天都有事情做,也很开心。
到了一月二十三号,周安和跟蒋峻林从南方回来了。
蒋峻林是参场副厂长兼加工厂的厂长,参场加工出来的人参,全都得他领着去南方卖货。
周安和今年不光是加工自家地里出产的那些人参,同时也收购干货。
这几年他总往南方跑,也结交了一批南方客户,所以秋天的时候从这边收了货,一起发到南方去。
因为当地政策的原因,这两年当地人参价格低了些,但是南方价钱基本没太大变化。
周安和从这头收了到那边卖,一斤干人参转手挣个二三十块钱就跟玩儿一样,这么好的买卖他自然不肯错过。
这几年周安和侍弄的参地产量越来越高,平均一丈参地能出来二十五六斤的鲜人参。
自家两百多丈参地就能出一千三四百斤干货,他又收了将近两千多斤干货。
再加上周安邦家的、韩家的货,加在一起那可是不小的数目,光是现金就带了几十万回来。
幸好现在有百元的钞票了,要是还像以前那样最大面额十块,那可真是要疯了。
周安和回来,自然要把账目都结清,回家当天下午,就跟韩家那边把账目算清楚钱分过去了。
第二天周安和夫妻,拎着东西还有现金回了老宅,把周安邦家这父子三个的钱也都算给他们。
周安和如今也历练出来了,账目和钱丝毫不乱,周安邦父子的钱和账目完全对上。
“安和,这钱给你,留着给甜甜上学花销。”
算完账,周安和从自己分的钱里面拿出两千块,递给了周安和。
要知道周安和帮着他们把货带到南方去卖,一斤就多卖二三十块呢,父子三个人一年起一百丈参,做货五六百斤,这得多卖多少钱?
周安和出去又是吃住又是路费的,难道他们不该给出一部分么?
“大哥,你这是干什么?
甜甜念书没多少花销,学校不收她学费还给补贴,她成绩又好还能拿奖学金。
光那补贴和奖学金就够她生活用的了,根本都不用家里拿钱,更不用说,这丫头自己还能写稿挣钱呢。
大哥,你说你给我钱干嘛?甜甜根本用不上。”周安和自然不肯收哥哥的钱,忙推回去。
“大哥,我知道,你这是觉得我帮你卖货让你多挣钱了,你心里过意不去,所以想贴补我点儿。
其实没必要,你想啊,有你家这些货我去南方花销这些,那没你家的货难道我就不花销了么?
除了那点儿运费之外,其他花销都是一样的,没区别,所以这钱啊,我不能收。”周安和笑呵呵的把钱塞给了周安邦。
“哥,我挣的比你多,负担也比你轻,你啊,就别跟我客气了,钱你留着吧。”
周安和看着比他大好几岁,两鬓斑白的兄长,也是有点儿心酸。
“哥,你看我给你出个主意行不行?
今年东岗不是修路了么?我看着咱家后面这条道修的不错,而且还把原本斜歪的路取直了。
你看咱家后面让出来多大的地方啊,你要是听我的,明年开春就在后头起一趟房子,到时候呢,让我大嫂开个小卖店。”
“你别看这小卖店好像不怎么起眼,可好歹也是个买卖,但凡有个买卖就有活钱儿,比你挣死工资强。
家里这参地分给俩孩子了,熟食店也给了俩儿媳妇,我大嫂现在不干啥,就你一个人的工资也不顶用。
弄个小店儿不耽误干别的,我大嫂一个人看着就行,一个月挣个三头五百的就比你工资多,不是挺好的么?”
周甜甜跟韩彩英一听,都是眼前一亮,那边周家老两口等人也觉得这主意真挺好。
“老大,我觉得老三这话在理,有个买卖就有进项儿挣活钱儿,比你死工资强。
可不是么?后头这一修路让出来好大的空地呢,你说那以前是路,都死黄土也不能种菜,扔了吧可惜。
不如盖上房子占地方,就算以后不干什么,还能租出去呢,咱这靠着道边儿,多便利啊。”
周老太太忙开口,表示同意周安和的想法。
“难怪弟媳妇总说,你这脑子全长在怎么挣钱上头了,嗯,行,确实是个好主意。
得嘞,那明年家里盖房子,先把后头的好好盖起来,等着过两年啊,再把前面这个也重新翻盖了。
这老房子怎么看也不如新房子顺眼,你看现在人家盖那些房子多好?
水刷石的墙面儿,窗台锅台都贴瓷砖,地上打水泥的地面儿,干净还好收拾,比咱这黄泥地面儿强多了。”
周家这老房子年头不少了,当初也是挺气派的,可是这些年日子越来越好,房子也是越盖越宽敞亮堂,周家这房子看着就太老太破了。
要是周安和不提这个茬儿吧,周安邦也不敢动念头,毕竟盖房子要花不少钱。
可这老房子是土坯的,上头苫着油毡纸,年头久了,里外墙总是掉泥,到了夏天棚顶还漏雨。
每年春末夏初都得维修收拾一回,其实也挺麻烦,真不如重新翻盖成砖瓦房,以后也省心。
周安和笑笑,“大哥,其实你的脑子应该活泛一点儿,不光是可以开小卖店。
你看,咱东岗还没有澡堂子吧?我要是你,我就一起把房子都推到重新盖,前面一趟后面一趟,西边再接个厢房。
前面的留着住人,后头的开个浴池、澡堂子,厢房开个卖店。”
“咱家后头就是沟,脏水直接就冲到后头沟趟子里面了,不用担心排水的问题。
那不过就是烧个锅炉的事儿,这都能出去学一下,没啥大不了的。
等你退休了,跟我大嫂俩人经管着澡堂子和卖店什么的,真不耽误挣钱。”
周安和这脑子真是不白给,但凡跟挣钱有关的,他都能想到。
周安邦听了这话,一拍大腿,“你说这都是一家的兄弟,你这脑子是怎么长的?咋就能想到这么多呢?
行,我看这主意行,爸、妈,安和说的在理,咱明年盖房子吧。”
周安邦这些年也攒了些钱,盖房子是没问题的,他岁数大了,人参还能种几年?总得想个后路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