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2章 御前试箭4
宣德门城楼上,李邦彦向赵佶说道:“陛下,臣观这辽使箭术了得,恐怕那金人不是他的敌手。”
另一旁观看的赵福金插言说道:“辽人若是善战,岂能给金人打得失国?”
赵佶转头问蔡攸道:“蔡卿,你久在军前,依你看这辽使箭术与金人相比,如何啊?”
“陛下,那金使尚未射箭,小臣难以决断。只是方才看四人射酒具来看,辽使胜了一筹。”蔡攸又说道:“陛下,小臣听闻接伴副使吴舍人说起,这辽使从城外进都亭驿,经过大相国寺时,吴舍人提起汴京八景之一的相国霜钟,这辽使竟然随口用钟五行属金,至秋应时激鸣来阐释霜钟之因。单论此事,那金使似乎差了许多。”
看看下面一副赳赳武夫模样的金使,赵佶和李邦彦都不由得会意一笑。赵福金却在旁边撇嘴说道:“我大宋六岁稚童也知这五行之论。这辽使只不过是不知在何处偷听来这一解说,便当作自家言,拿出来充充脸面。”
三人也不知道为何这帝姬对辽使处处作对,刚才提出射箭比赛的是她,给周南换成最小的酒盅去射的也是她。
李邦彦二人正在尴尬,忽听得楼下喝令射箭,却见轮到金使来射。这名金使也不拿箭,只是用手张开空弓,用力撑开,只听“噔”的一声响,弓弦断了,弹开的弓弦抽打在金使的脸上,打出一道细长的伤口来,那金使却毫不在意,大声喝道:“我乌鲁使不惯这等鸟弓,快换硬弓来!”
本来这次比赛射箭就是临时起意,也没有什么定好的规矩。现在弓弦断了,射手要求换硬弓,事先好像没有不准许;再说了,换成硬弓,力道是大了,若是勉力而为,准头也就丢了。除非确是神力,举重若轻,那也确是该换硬弓。那名监射的御前侍卫略一沉吟,便让手下取两把硬弓来——金使、辽使比赛,谁输谁赢先放一旁,若是给人说大宋朝没有硬弓,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赵福金像是找到了佐证,笑着说道:“爹爹你看,这金人双臂神力,若有硬弓相助,那辽人只怕要到朵殿喝酒去了。”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赵福金一直贬低周南,倒让赵佶有了同情周南的心思。
这时候御前侍卫取来了两张大小不同的硬弓,任由金使乌鲁挑选。乌鲁拿起来,分别试了试,从中挑选了一把,又掂了掂,这才说道:“就是它了!”
只见这乌鲁先拿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瞄准箭垛子,大喝一声,将弓拉圆了,只见箭矢如飞,射向箭垛子,却没有像刚才周南那样射中靶心,而是胡乱射在了箭垛子上,只是箭支力道太大,硬生生从箭垛子上穿了过去。
乌鲁见箭支穿过箭垛,兴奋地在地上跃起,做了一个空翻,然后稳稳落在地上,口中高喊着叽里咕噜的话,再加上半边脸上血珠渗出,看起来模样怪异吓人。
箭支穿过了箭垛子,最初也没有规定非要从靶心射过,所以金使的第一箭也算是合格。
“金使第一轮白矢之箭通过;第二轮,参连!”御前侍卫高声喝道。
乌鲁拈起四支长箭,原地站定,突然四箭连射,竟然也像周南那样连珠箭射中箭垛子。护龙河南岸上的百姓们惊叹于这硬弓还能连射四箭,顿时叫起好来。连珠箭要的是速度,搭箭的速度、拉弓的速度、瞄准的速度,缺一不可。其中弓若是换成自己平时不常用的硬弓,那开弓的速度就铁定慢了许多,更会影响自己的准头儿。由此可见,这金使乌鲁也定是箭术高手,并非为了第一箭射穿箭垛子而投机取巧。
那乌鲁见四箭皆中,又是“呜里哇啦”一阵怪叫,将弓一丢,挑衅地向周南扫了一眼。人的本性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比如这挑衅的眼神。小九自然明白这内里的含义,忍不住大声道:“山猪子一身蛮力!”
那乌鲁听小九向他说话,怒喝道:“你骂谁?”乌鲁在等对方说:“骂你了。咋地?”然后就窜身过来,好痛打小九一顿。
谁知小九却说道:“谁问就骂谁!”乌鲁没想到小九会这也答,想说是自己问的吧,让人觉得自己好像在找骂;不问吧,又不甘心做缩头乌龟。
这时那名御前侍卫喝道:“圣上面前,不得无礼喧闹!”乌鲁才狠狠瞪了小九一眼,不再说话。
“金使第二轮参连,四箭皆中!”那名御前侍卫又向城楼上高声禀报,接着又传令西夏国使者开始射箭。
西夏国使者却没有挑剔是不是硬弓,拿起第一支箭,也学周南那样,瞄准靶心,也一箭射过。也许是前面看了周南和乌鲁的射箭,西夏国使者这平淡无奇的一箭,虽然射穿靶心,却没什么人喝彩。或许是西夏国总是不断与大宋起边衅、打仗的原因,对这西夏国使者也不是那么很热情。
开始射第二轮箭,那西夏国使者慎重了许多。第一箭稳稳射去,箭中垛子;第二、三、四箭连环射去,虽然不如周南和乌鲁的快捷,也称得上连珠箭了。只不过有一支箭没有射中箭垛子。南岸上的百姓堆里发出一阵稀稀拉拉的喝彩,甚至有些怪叫,这名西夏国使者满面羞愧地退回到原位。
剩下最后这位高丽国的使者,还没有射箭,却大声说道:“本使只是敬敬陪座,博诸位一乐。参连就免了,只射一箭吧!”给自己找好了台阶,这才拿起弓箭,向着靶心瞄了半天,才放手射去。毕竟射箭在冷兵器时代很受重视,儒家也讲求君子六艺,高丽国深受大宋熏陶,文人士大夫对射箭也知晓一二,高丽国使者一箭竟也将靶心射穿,总算没有丢人。只是剩下的参连四箭却是不射了。
周南、乌鲁都各自按要求射中,西夏国使者射丢一箭,高丽国使者干脆就是自行放弃,所以周南、乌鲁二人获胜。周南胜在巧妙,乌鲁胜在力大,却是难分胜负。
另一旁观看的赵福金插言说道:“辽人若是善战,岂能给金人打得失国?”
赵佶转头问蔡攸道:“蔡卿,你久在军前,依你看这辽使箭术与金人相比,如何啊?”
“陛下,那金使尚未射箭,小臣难以决断。只是方才看四人射酒具来看,辽使胜了一筹。”蔡攸又说道:“陛下,小臣听闻接伴副使吴舍人说起,这辽使从城外进都亭驿,经过大相国寺时,吴舍人提起汴京八景之一的相国霜钟,这辽使竟然随口用钟五行属金,至秋应时激鸣来阐释霜钟之因。单论此事,那金使似乎差了许多。”
看看下面一副赳赳武夫模样的金使,赵佶和李邦彦都不由得会意一笑。赵福金却在旁边撇嘴说道:“我大宋六岁稚童也知这五行之论。这辽使只不过是不知在何处偷听来这一解说,便当作自家言,拿出来充充脸面。”
三人也不知道为何这帝姬对辽使处处作对,刚才提出射箭比赛的是她,给周南换成最小的酒盅去射的也是她。
李邦彦二人正在尴尬,忽听得楼下喝令射箭,却见轮到金使来射。这名金使也不拿箭,只是用手张开空弓,用力撑开,只听“噔”的一声响,弓弦断了,弹开的弓弦抽打在金使的脸上,打出一道细长的伤口来,那金使却毫不在意,大声喝道:“我乌鲁使不惯这等鸟弓,快换硬弓来!”
本来这次比赛射箭就是临时起意,也没有什么定好的规矩。现在弓弦断了,射手要求换硬弓,事先好像没有不准许;再说了,换成硬弓,力道是大了,若是勉力而为,准头也就丢了。除非确是神力,举重若轻,那也确是该换硬弓。那名监射的御前侍卫略一沉吟,便让手下取两把硬弓来——金使、辽使比赛,谁输谁赢先放一旁,若是给人说大宋朝没有硬弓,那就是天大的笑话了。
赵福金像是找到了佐证,笑着说道:“爹爹你看,这金人双臂神力,若有硬弓相助,那辽人只怕要到朵殿喝酒去了。”
“鹿死谁手,尚未可知。”赵福金一直贬低周南,倒让赵佶有了同情周南的心思。
这时候御前侍卫取来了两张大小不同的硬弓,任由金使乌鲁挑选。乌鲁拿起来,分别试了试,从中挑选了一把,又掂了掂,这才说道:“就是它了!”
只见这乌鲁先拿出一支箭,搭在弦上,瞄准箭垛子,大喝一声,将弓拉圆了,只见箭矢如飞,射向箭垛子,却没有像刚才周南那样射中靶心,而是胡乱射在了箭垛子上,只是箭支力道太大,硬生生从箭垛子上穿了过去。
乌鲁见箭支穿过箭垛,兴奋地在地上跃起,做了一个空翻,然后稳稳落在地上,口中高喊着叽里咕噜的话,再加上半边脸上血珠渗出,看起来模样怪异吓人。
箭支穿过了箭垛子,最初也没有规定非要从靶心射过,所以金使的第一箭也算是合格。
“金使第一轮白矢之箭通过;第二轮,参连!”御前侍卫高声喝道。
乌鲁拈起四支长箭,原地站定,突然四箭连射,竟然也像周南那样连珠箭射中箭垛子。护龙河南岸上的百姓们惊叹于这硬弓还能连射四箭,顿时叫起好来。连珠箭要的是速度,搭箭的速度、拉弓的速度、瞄准的速度,缺一不可。其中弓若是换成自己平时不常用的硬弓,那开弓的速度就铁定慢了许多,更会影响自己的准头儿。由此可见,这金使乌鲁也定是箭术高手,并非为了第一箭射穿箭垛子而投机取巧。
那乌鲁见四箭皆中,又是“呜里哇啦”一阵怪叫,将弓一丢,挑衅地向周南扫了一眼。人的本性中有很多东西都是相通的,比如这挑衅的眼神。小九自然明白这内里的含义,忍不住大声道:“山猪子一身蛮力!”
那乌鲁听小九向他说话,怒喝道:“你骂谁?”乌鲁在等对方说:“骂你了。咋地?”然后就窜身过来,好痛打小九一顿。
谁知小九却说道:“谁问就骂谁!”乌鲁没想到小九会这也答,想说是自己问的吧,让人觉得自己好像在找骂;不问吧,又不甘心做缩头乌龟。
这时那名御前侍卫喝道:“圣上面前,不得无礼喧闹!”乌鲁才狠狠瞪了小九一眼,不再说话。
“金使第二轮参连,四箭皆中!”那名御前侍卫又向城楼上高声禀报,接着又传令西夏国使者开始射箭。
西夏国使者却没有挑剔是不是硬弓,拿起第一支箭,也学周南那样,瞄准靶心,也一箭射过。也许是前面看了周南和乌鲁的射箭,西夏国使者这平淡无奇的一箭,虽然射穿靶心,却没什么人喝彩。或许是西夏国总是不断与大宋起边衅、打仗的原因,对这西夏国使者也不是那么很热情。
开始射第二轮箭,那西夏国使者慎重了许多。第一箭稳稳射去,箭中垛子;第二、三、四箭连环射去,虽然不如周南和乌鲁的快捷,也称得上连珠箭了。只不过有一支箭没有射中箭垛子。南岸上的百姓堆里发出一阵稀稀拉拉的喝彩,甚至有些怪叫,这名西夏国使者满面羞愧地退回到原位。
剩下最后这位高丽国的使者,还没有射箭,却大声说道:“本使只是敬敬陪座,博诸位一乐。参连就免了,只射一箭吧!”给自己找好了台阶,这才拿起弓箭,向着靶心瞄了半天,才放手射去。毕竟射箭在冷兵器时代很受重视,儒家也讲求君子六艺,高丽国深受大宋熏陶,文人士大夫对射箭也知晓一二,高丽国使者一箭竟也将靶心射穿,总算没有丢人。只是剩下的参连四箭却是不射了。
周南、乌鲁都各自按要求射中,西夏国使者射丢一箭,高丽国使者干脆就是自行放弃,所以周南、乌鲁二人获胜。周南胜在巧妙,乌鲁胜在力大,却是难分胜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