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三五章 勉之
,大明新命记</p>
杨振可不敢随便接受他们的吹捧,谁知道这些吹捧的背后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呢?</p>
事实上,杨振已经注意到了,褚宪章、张若麒、方一藻他们身后的队伍里面,只有屈指可数的几辆马车而已。</p>
其中一辆是带轿厢的马车,其他几辆都是寻常拉货的大车。</p>
杨振打眼这么一看,不用询问就知道,这一回,朝廷又没给自己送来多少粮饷军需等补给物资。</p>
当然了,杨振已经做好了自力更生的准备,朝廷那边给不给他粮饷物资,或者能给他多少粮饷物资,他实际上已经无所谓了。</p>
但是他的这个打算或者说这个想法,却不能当着朝廷钦差们的表面公开表现出来。</p>
现在他一听方一藻、褚宪章夸他屯垦搞得好,又是说他屯垦大见成效,又是说他这里像是世外桃源,于是连忙予以否认。</p>
移民屯垦的事情,整个金海镇上下,最近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而且今后还要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把他所能占领的土地全部填满为止。</p>
他可不想在这之前,朝廷为他募民屯垦大开方便之门的政策有所变化。</p>
另外一个,说他这里是世外桃源,那也意味着现在他这里比较安宁稳定。</p>
而他自己一旦承认了这个事实,那么接下来面对朝廷大举抽调金海镇主力兵马入关围剿流寇的要求,他可就无法拒绝了。</p>
虽然杨振不知道方一藻、褚宪章以及张若麒他们三个在前来金海镇的路上,是否已经沟通过,或者是否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p>
但是杨振自己这里,却相当的小心谨慎,他可不想给眼前这几个各有企图的人尖子,留下任何套路他的机会。</p>
“哈哈,杨都督,你也太谦虚了吧!依我看,眼下你们金海镇,绝对当得上是我大明九边诸镇之中,最强的一镇了!”</p>
面对杨振滑不留手的低调与略显刻意的示弱,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却丝毫也不买账。</p>
“朝廷给你们的饷额非常有限,所以若论兵力,你们当然不是最多的;同时金海镇处于敌后,而且孤悬海外,所以若论形势,你们更不是最有利的。</p>
“但是,本官乃是兵部职方司郎中,对万历以来历次对虏征战结果了如指掌,若是单论对虏征战之胜负斩获,你们金海镇若称第二,敢问九边诸镇哪个敢称第一?!</p>
“今次,本官请缨前来金海镇,亲自面见都督,除了奉命传旨之外,正有一件事关平虏的大事,与都督相商,正要都督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呐!”</p>
张若麒仍以一副好发大言夸夸其谈而且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样子。</p>
不过,面对张若麒甩过来的高帽子,杨振同样笑着否认了。</p>
“张大人过奖了,过奖了!金海镇开辟以来,托天子洪福,蒙诸位关照,又得全镇将士效命,方能侥幸有所斩获,但是若说九边最强,那是万万当不得的!”..</p>
特别是,杨振一听见张若麒所说的什么事关平虏的大事,他的心中突然一惊,不仅不接他的这个话茬,而且立刻哈哈笑着打马冲前,迅速与他们几个人拉开了距离。</p>
在原时空之中,崇祯十四年的这个时候,尽管杨嗣昌的病亡,给大明朝的关内剿贼战场蒙上一层十分不祥的阴影,可是崇祯皇帝依然想着要优先解决并且尽快解决清虏的问题。</p>
历史上导致大明朝九边精锐一朝尽丧的松锦大决战,就是在崇祯十四年的初夏时节发起的。</p>
当然了,在原来的历史上,这场大决战的直接诱因是锦州城被围,然后祖大寿向朝廷求援。</p>
不过在这一世,此时此刻,锦州城安然无恙,而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清虏会有围困锦州城的苗头。</p>
因此在杨振的预想之中,大明与清虏的主力大决战,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在今年发生,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在辽西的松锦地区发生。</p>
这也是他现在积极打造大批炮船,准备渡海往东,以瀛洲岛为跳板,进攻倭奴国九州诸藩,狠狠捞一把的主要原因。</p>
本年度的移民行动结束之后,最迟在冬天以前,杨振就准备以新移民里的青壮男丁为基数抽丁为兵大举扩军。</p>
而在这次大举扩军以前,杨振必须完成对倭奴国九州诸藩的征讨,必须要从那里获取大量的金、银、铜、米、硫磺、硝石等各种军需物资,</p>
如果得不到充足的金银财富和军需物资,那么杨振接下来的扩军计划就会受到财力物力的限制。</p>
与此相应的是,在这次大规模的扩军计划完成之前,杨振是绝不会主动北上,去跟清虏的主力发起决战的。</p>
当然了,如果清虏伪帝黄台吉对金海镇的存在仍然耿耿于怀,仍然不能容忍,仍要对镇江堡城或者复州城发起攻势,那么杨振也只能继续奋力反击了。</p>
但是,考虑到清虏大军在复州城方向,在镇江堡方向,已经接连失败了两场,而且第二场还是黄台吉亲自下场指挥的,也依然对自己无可奈何,所以杨振不认为短期内清虏主力会第三次对金海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p>
也因此,杨振觉得未来几个月内正是渡海往东,前往倭奴国九州诸藩干一票的绝佳机会。</p>
等到他征讨九州诸藩回来,然后完成了金海镇的大举扩军计划以后,才是布局并发起对清虏的灭国之战的时候。</p>
也就是说,在杨振的计划之中,起码要到崇祯十五年的夏天,才是大举北伐辽沈之地的合适时机。</p>try{ggauto();} catch(ex){}
当然了,最好的北伐时机,其实是等清虏伪帝黄台吉暴毙的时候,也就是崇祯十六年的秋天。</p>
但是杨振也很清楚,崇祯皇帝以及京师朝堂上的大臣们是不会让他等到那个时候的。</p>
因为到了崇祯十五年,关内形势再次恶化之后,哪怕是瞎子也能看明白两线作战的严重危害了。</p>
到那时,杨振要么立刻开始北伐,对清虏发起灭国之战,要么就必须分兵渡海南下,到中原剿匪战场上助剿流寇。</p>
却说当日下午申时前后,杨振这个金海伯亲自率队打头,领着朝廷的钦差以及领了旨意后陪同钦差一同前来金海镇的方一藻等人,终于抵达了旅顺南城。</p>
没有跟着杨振前去迎接的金海镇常驻旅顺口的将领们,全都来到了城门外迎接,一时间旅顺南城外人头攒动,旗帜招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p>
张若麒、褚宪章看见这个场面,自然也是非常满意。</p>
他们又见在迎候的人群前面,接旨的香案已经摆好了,于是两人一商量,决定就在这里传达朝廷的旨意。</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去岁以来,天下事多,及至今春,洛襄罹难,以致中州贼情复炽,朝野上下惶惶难安。</p>
“当此之际,幸有汉卿坐镇金海,一腔精忠,实心任事,不畏艰险,屡获奇捷,使朝廷无东顾之忧,此皆汉卿之功也。</p>
“朕闻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卿于人心畏惧之日立此奇功,大张挞伐之气,朕心实慰。今特遣钦使,赐卿尚方剑,荫子锦衣卫世千户,并由卿总领金海、登莱二镇防务。</p>
“金海、登莱二镇辖内防务,可暂由卿自行裁决主张,二镇所隶将佐升迁,此次亦由卿自行论功选任,尔后报部与闻。”</p>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由张若麒宣读的圣旨,前面一段重点说了杨振以及金海镇不久前的功劳,后面一段则重点说了对杨振的封赏。</p>
至于前段,圣旨上虽然没有细说,但是在迎接张若麒、褚宪章以及方一藻的路上,他已经从方一藻那里了解清楚了。</p>
不仅知道了杨嗣昌的确凿死讯,而且也知道了三边总督丁启睿受命接任杨嗣昌之职的旨意。</p>
与此同时,他也从方一藻的嘴里,知道了登莱巡抚徐人龙、登莱总兵陈洪范意外死在了流寇手中的消息。</p>
因为方一藻这次之所以会跟着褚宪章以及张若麒他们一同渡海前来旅顺口,就是因为方一藻已经被任命为了新的登莱巡抚。</p>
从山海关到登莱,路程虽然并不太远,但是道路并不太平,什么瘟疫了,土匪了,盗贼了,到处肆虐,走陆路反倒没有海路安全。</p>
杨振得知方一藻被用为登莱巡抚,当然也很高兴,不过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心中就在琢磨,登莱总兵的人选会是何人。</p>
褚宪章口风很紧,并没有提前告诉他。</p>
而张若麒虽然已经知道登莱巡抚将由杨振兼任,但是有褚宪章在侧跟随,他也不敢在圣旨公布之前,公然透露圣旨的内容。</p>
同样道理,方一藻也已经从张若麒那里隐约知道很可能是由杨振兼任,但是在褚宪章的跟前,面对杨振的询问,他也只能笑而不语,顾左右而言他。</p>
当时,杨振就心有所动,只不过他还不敢相信这个事情会是真的,因为他从来也没有向方一藻方光琛父子或者其他人表达过自己有这样的想法。</p>
事实上,他从来也没有生出过这样的想法。</p>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文官总督数省军务或者总督两个以上边镇的军务,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武将总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边镇的军务,却是极少见的。</p>
虽然现在的登莱镇,基本上已经没啥实力了,要兵没有兵,要船没有船,要粮没有粮,要饷没有饷,民生凋敝,百业萧条。</p>
而且有了金海镇屹立海对面,挡在它和清虏之间,登莱镇原有的重要地位,也已经大为下降了。</p>
要不然的话,总督保定、河北、山东三省的杨文岳,也不可能上奏请调登莱巡抚徐人龙、登莱总兵陈洪范跟他一起南下围剿流寇。</p>
但是不管怎么说,登莱镇终究是一镇啊,杨振根本不敢奢望一贯多疑的崇祯皇帝,会将登莱镇的防务交给他兼领。</p>
所以听到张若麒宣读的圣旨之中有叫他总领金海登莱二镇防务这样的话语,杨振脑袋嗡得一下仿佛有东西在里面炸开一样,又意外又兴奋,连忙叩首领旨谢恩。</p>
“哈哈哈,本钦差也要先恭喜杨都督了!不过杨都督且慢领旨谢恩,圣上旨意尚未宣读完毕,请都督稍安勿躁——”</p>
张若麒见杨振忙不迭领旨谢恩,立刻笑着叫住了他,告诉他圣旨还有下文。</p>
紧接着,张若麒就大声读了出来。</p>
“卿于镇江堡被围数月之久,历经连番苦战方得解围,其中千难万难,朕虽身在京师,亦能深切体会。若依朕之本心,实欲令卿等休整半载,然后再用兵于关内,然则嗣昌既殁,中州危殆,流寇遍江淮,卿不出兵,贼情恐难了。</p>
“故而特此诏命于卿,若卿不能亲往,则当选一大将,抽金海镇一半之兵马,渡海南下登莱,归登莱巡抚方一藻节制,自筹粮饷赶赴中州并受命于总督杨文岳麾下助剿流寇。卿之难处,朕亦知之,朕之难处,希卿体之。勉之勉之,勿负朕望。钦此。”</p></div>
杨振可不敢随便接受他们的吹捧,谁知道这些吹捧的背后是不是在给自己挖坑呢?</p>
事实上,杨振已经注意到了,褚宪章、张若麒、方一藻他们身后的队伍里面,只有屈指可数的几辆马车而已。</p>
其中一辆是带轿厢的马车,其他几辆都是寻常拉货的大车。</p>
杨振打眼这么一看,不用询问就知道,这一回,朝廷又没给自己送来多少粮饷军需等补给物资。</p>
当然了,杨振已经做好了自力更生的准备,朝廷那边给不给他粮饷物资,或者能给他多少粮饷物资,他实际上已经无所谓了。</p>
但是他的这个打算或者说这个想法,却不能当着朝廷钦差们的表面公开表现出来。</p>
现在他一听方一藻、褚宪章夸他屯垦搞得好,又是说他屯垦大见成效,又是说他这里像是世外桃源,于是连忙予以否认。</p>
移民屯垦的事情,整个金海镇上下,最近都在紧锣密鼓的进行之中,而且今后还要一直进行下去,直到把他所能占领的土地全部填满为止。</p>
他可不想在这之前,朝廷为他募民屯垦大开方便之门的政策有所变化。</p>
另外一个,说他这里是世外桃源,那也意味着现在他这里比较安宁稳定。</p>
而他自己一旦承认了这个事实,那么接下来面对朝廷大举抽调金海镇主力兵马入关围剿流寇的要求,他可就无法拒绝了。</p>
虽然杨振不知道方一藻、褚宪章以及张若麒他们三个在前来金海镇的路上,是否已经沟通过,或者是否已经达成了某种默契。</p>
但是杨振自己这里,却相当的小心谨慎,他可不想给眼前这几个各有企图的人尖子,留下任何套路他的机会。</p>
“哈哈,杨都督,你也太谦虚了吧!依我看,眼下你们金海镇,绝对当得上是我大明九边诸镇之中,最强的一镇了!”</p>
面对杨振滑不留手的低调与略显刻意的示弱,兵部职方司郎中张若麒却丝毫也不买账。</p>
“朝廷给你们的饷额非常有限,所以若论兵力,你们当然不是最多的;同时金海镇处于敌后,而且孤悬海外,所以若论形势,你们更不是最有利的。</p>
“但是,本官乃是兵部职方司郎中,对万历以来历次对虏征战结果了如指掌,若是单论对虏征战之胜负斩获,你们金海镇若称第二,敢问九边诸镇哪个敢称第一?!</p>
“今次,本官请缨前来金海镇,亲自面见都督,除了奉命传旨之外,正有一件事关平虏的大事,与都督相商,正要都督再接再厉,再立新功呐!”</p>
张若麒仍以一副好发大言夸夸其谈而且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老样子。</p>
不过,面对张若麒甩过来的高帽子,杨振同样笑着否认了。</p>
“张大人过奖了,过奖了!金海镇开辟以来,托天子洪福,蒙诸位关照,又得全镇将士效命,方能侥幸有所斩获,但是若说九边最强,那是万万当不得的!”..</p>
特别是,杨振一听见张若麒所说的什么事关平虏的大事,他的心中突然一惊,不仅不接他的这个话茬,而且立刻哈哈笑着打马冲前,迅速与他们几个人拉开了距离。</p>
在原时空之中,崇祯十四年的这个时候,尽管杨嗣昌的病亡,给大明朝的关内剿贼战场蒙上一层十分不祥的阴影,可是崇祯皇帝依然想着要优先解决并且尽快解决清虏的问题。</p>
历史上导致大明朝九边精锐一朝尽丧的松锦大决战,就是在崇祯十四年的初夏时节发起的。</p>
当然了,在原来的历史上,这场大决战的直接诱因是锦州城被围,然后祖大寿向朝廷求援。</p>
不过在这一世,此时此刻,锦州城安然无恙,而且短时间内,也看不出清虏会有围困锦州城的苗头。</p>
因此在杨振的预想之中,大明与清虏的主力大决战,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在今年发生,也不会像历史上那样在辽西的松锦地区发生。</p>
这也是他现在积极打造大批炮船,准备渡海往东,以瀛洲岛为跳板,进攻倭奴国九州诸藩,狠狠捞一把的主要原因。</p>
本年度的移民行动结束之后,最迟在冬天以前,杨振就准备以新移民里的青壮男丁为基数抽丁为兵大举扩军。</p>
而在这次大举扩军以前,杨振必须完成对倭奴国九州诸藩的征讨,必须要从那里获取大量的金、银、铜、米、硫磺、硝石等各种军需物资,</p>
如果得不到充足的金银财富和军需物资,那么杨振接下来的扩军计划就会受到财力物力的限制。</p>
与此相应的是,在这次大规模的扩军计划完成之前,杨振是绝不会主动北上,去跟清虏的主力发起决战的。</p>
当然了,如果清虏伪帝黄台吉对金海镇的存在仍然耿耿于怀,仍然不能容忍,仍要对镇江堡城或者复州城发起攻势,那么杨振也只能继续奋力反击了。</p>
但是,考虑到清虏大军在复州城方向,在镇江堡方向,已经接连失败了两场,而且第二场还是黄台吉亲自下场指挥的,也依然对自己无可奈何,所以杨振不认为短期内清虏主力会第三次对金海镇发动大规模的进攻。</p>
也因此,杨振觉得未来几个月内正是渡海往东,前往倭奴国九州诸藩干一票的绝佳机会。</p>
等到他征讨九州诸藩回来,然后完成了金海镇的大举扩军计划以后,才是布局并发起对清虏的灭国之战的时候。</p>
也就是说,在杨振的计划之中,起码要到崇祯十五年的夏天,才是大举北伐辽沈之地的合适时机。</p>try{ggauto();} catch(ex){}
当然了,最好的北伐时机,其实是等清虏伪帝黄台吉暴毙的时候,也就是崇祯十六年的秋天。</p>
但是杨振也很清楚,崇祯皇帝以及京师朝堂上的大臣们是不会让他等到那个时候的。</p>
因为到了崇祯十五年,关内形势再次恶化之后,哪怕是瞎子也能看明白两线作战的严重危害了。</p>
到那时,杨振要么立刻开始北伐,对清虏发起灭国之战,要么就必须分兵渡海南下,到中原剿匪战场上助剿流寇。</p>
却说当日下午申时前后,杨振这个金海伯亲自率队打头,领着朝廷的钦差以及领了旨意后陪同钦差一同前来金海镇的方一藻等人,终于抵达了旅顺南城。</p>
没有跟着杨振前去迎接的金海镇常驻旅顺口的将领们,全都来到了城门外迎接,一时间旅顺南城外人头攒动,旗帜招展,锣鼓喧天,热闹非凡。</p>
张若麒、褚宪章看见这个场面,自然也是非常满意。</p>
他们又见在迎候的人群前面,接旨的香案已经摆好了,于是两人一商量,决定就在这里传达朝廷的旨意。</p>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去岁以来,天下事多,及至今春,洛襄罹难,以致中州贼情复炽,朝野上下惶惶难安。</p>
“当此之际,幸有汉卿坐镇金海,一腔精忠,实心任事,不畏艰险,屡获奇捷,使朝廷无东顾之忧,此皆汉卿之功也。</p>
“朕闻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卿于人心畏惧之日立此奇功,大张挞伐之气,朕心实慰。今特遣钦使,赐卿尚方剑,荫子锦衣卫世千户,并由卿总领金海、登莱二镇防务。</p>
“金海、登莱二镇辖内防务,可暂由卿自行裁决主张,二镇所隶将佐升迁,此次亦由卿自行论功选任,尔后报部与闻。”</p>
“臣领旨谢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p>
由张若麒宣读的圣旨,前面一段重点说了杨振以及金海镇不久前的功劳,后面一段则重点说了对杨振的封赏。</p>
至于前段,圣旨上虽然没有细说,但是在迎接张若麒、褚宪章以及方一藻的路上,他已经从方一藻那里了解清楚了。</p>
不仅知道了杨嗣昌的确凿死讯,而且也知道了三边总督丁启睿受命接任杨嗣昌之职的旨意。</p>
与此同时,他也从方一藻的嘴里,知道了登莱巡抚徐人龙、登莱总兵陈洪范意外死在了流寇手中的消息。</p>
因为方一藻这次之所以会跟着褚宪章以及张若麒他们一同渡海前来旅顺口,就是因为方一藻已经被任命为了新的登莱巡抚。</p>
从山海关到登莱,路程虽然并不太远,但是道路并不太平,什么瘟疫了,土匪了,盗贼了,到处肆虐,走陆路反倒没有海路安全。</p>
杨振得知方一藻被用为登莱巡抚,当然也很高兴,不过当他知道这个消息的时候,其实心中就在琢磨,登莱总兵的人选会是何人。</p>
褚宪章口风很紧,并没有提前告诉他。</p>
而张若麒虽然已经知道登莱巡抚将由杨振兼任,但是有褚宪章在侧跟随,他也不敢在圣旨公布之前,公然透露圣旨的内容。</p>
同样道理,方一藻也已经从张若麒那里隐约知道很可能是由杨振兼任,但是在褚宪章的跟前,面对杨振的询问,他也只能笑而不语,顾左右而言他。</p>
当时,杨振就心有所动,只不过他还不敢相信这个事情会是真的,因为他从来也没有向方一藻方光琛父子或者其他人表达过自己有这样的想法。</p>
事实上,他从来也没有生出过这样的想法。</p>
因为在他的印象里,文官总督数省军务或者总督两个以上边镇的军务,是很常见的事情,但是武将总领两个或者两个以上边镇的军务,却是极少见的。</p>
虽然现在的登莱镇,基本上已经没啥实力了,要兵没有兵,要船没有船,要粮没有粮,要饷没有饷,民生凋敝,百业萧条。</p>
而且有了金海镇屹立海对面,挡在它和清虏之间,登莱镇原有的重要地位,也已经大为下降了。</p>
要不然的话,总督保定、河北、山东三省的杨文岳,也不可能上奏请调登莱巡抚徐人龙、登莱总兵陈洪范跟他一起南下围剿流寇。</p>
但是不管怎么说,登莱镇终究是一镇啊,杨振根本不敢奢望一贯多疑的崇祯皇帝,会将登莱镇的防务交给他兼领。</p>
所以听到张若麒宣读的圣旨之中有叫他总领金海登莱二镇防务这样的话语,杨振脑袋嗡得一下仿佛有东西在里面炸开一样,又意外又兴奋,连忙叩首领旨谢恩。</p>
“哈哈哈,本钦差也要先恭喜杨都督了!不过杨都督且慢领旨谢恩,圣上旨意尚未宣读完毕,请都督稍安勿躁——”</p>
张若麒见杨振忙不迭领旨谢恩,立刻笑着叫住了他,告诉他圣旨还有下文。</p>
紧接着,张若麒就大声读了出来。</p>
“卿于镇江堡被围数月之久,历经连番苦战方得解围,其中千难万难,朕虽身在京师,亦能深切体会。若依朕之本心,实欲令卿等休整半载,然后再用兵于关内,然则嗣昌既殁,中州危殆,流寇遍江淮,卿不出兵,贼情恐难了。</p>
“故而特此诏命于卿,若卿不能亲往,则当选一大将,抽金海镇一半之兵马,渡海南下登莱,归登莱巡抚方一藻节制,自筹粮饷赶赴中州并受命于总督杨文岳麾下助剿流寇。卿之难处,朕亦知之,朕之难处,希卿体之。勉之勉之,勿负朕望。钦此。”</p></di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