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五峯铁山初始兴
闵廷爀闵大监自然不会只把这种事情告诉洪景来,他还有一个不太近人情的吩咐,或者更直白一点说是要求。
朝堂上的争斗是金祖淳和朴宗庆胜了,但贞纯王大妃垂帘听政的事实没有改变。如果不能让老太太撤帘归政,那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代理人还是贞纯王大妃。
沈焕被贬敦宁府,贞纯王大妃肯定会记恨上那些参与此事的人。
绥嫔朴氏她弄不了,纯宗大王生母,地位稳固。谁叫她肚子不争气没有生一个儿子,不然她的儿子就是嫡子,哪有正宗大王的事儿?
至于通风报信的宫人?也避入绥嫔的殿阁,受到朴氏的保护。绥嫔要是连一个宫人都护不住,她也不可能从千百女人中脱颖而出,生下王子,并抚育成人。
那最后贞纯王大妃只能难为朝堂上金祖淳和朴宗庆两派的文武官员,但这两位大哥她又斗不死,只能欺负小鱼小虾之类的。
不弄你洪景来,她弄谁?
所以咱们闵大监半劝半命的希望洪景来回乡暂时养望,过上一年两年,贞纯王大妃伸腿了,或者被斗倒了,再回来。
免得留在朝堂上,被人挑刺儿。要知道,没有任何人是真的完美到无懈可击的。
而党争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吹毛求疵,针眼大的错漏能放大成天一般大。
如今洪景来留在汉阳,简直就是撞枪口,三天五天可能屁事没有。但是三月五月呢?三年五年呢?总不可能一丁点儿错误都不犯吧,犯了错就有可能被揪出来。
那就不可避免又是一场朝堂风暴,而且不可能次次都这么好运,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当然,人家也不会亏待洪景来。本来没多少可能的成均馆馆职给洪景来保举了一个,只要你回来立刻入馆。
同时加了奉祀郎(陵园郎)的小差事,每年在家坐着白拿朝廷发的香火钱。真正的祭祀有人管,根本用不着洪景来操心。
恩,总之就是你先回家,风头过了再回来。大哥们不会忘了你的,这是一百万,你先拿着用。
巧了,洪景来自己也觉得这朝堂没法混,本来以为已经是安东金氏势道政治了,党争偃旗息鼓,其实一样争得你死我活。
不如等金祖淳彻底执政再回来,做顺风顺水的官儿。
你让洪景来来玩党争?真是太高看他了,怕不是被人吃了都不吐骨头。
甘霖娘!
等我洪景来练满了级回来!
………
收拾完包裹,拜托赵万永替自己照看好这处宅子,并且留了下一年的租金让他帮忙续租,洪景来头也不回的离开汉阳回铁山去了。
再有三四个月舍科夫就要去土门江口等洪景来交易蒸汽机,算算时间还有点紧。还好熟练工匠都是现成的,铁山也有铁。
就是不知道去年让林尚沃和韩三石回来办矿的事情怎么样了,五峯山上的铁矿肯定没问题,这个是稳得,但具体经办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期间林尚沃只来过一次信,说是六孙已经答应了合做,蒸汽机很快就能架设到矿上。如果有办法,让洪景来弄一张执照回来,有个执照的话,那湾商就可以全部承办产铁。
洪景来自然知道拿张执照的好处,所以去宣惠厅弄了一张。很便宜,一座炉子,一年只要十两而已。
当然这是对洪景来而言便宜,别人的炉子一个月开不了回,因为没有矿石。一年十两,那就等于是重抽了。
洪大守有蒸汽机,可以扩大开采面和增加矿井开采深度。炉子一年到头都能开炉,根本不怕没有矿石冶炼。
而且洪景来发现了一个很有用处的东西,李朝那个和大狗差不多大的马,可以下矿井啊!
那种肩高零点九米或者一米的小矮马,在民间都只能拿来担粪,根本卖不上价钱。真的就是牲口而已,干活都嫌他小。
可是这小矮马下矿井就方便啦,简直就是非常方便!
弄个轨道,弄上几辆矿车,小马前面一拉,一个矿工在后面推一推。比几十个矿工往上背的矿石还多,又轻省又快捷。
轨道这个东西有技术难度吗?轨道轮这个东西有技术难度吗?
洪景来觉得之所以以前没出现,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矿井挖不出那么多矿石。还没往下挖,就塌方渗水了。他不需要有能够把大量矿石运出去的机械。
这玩意儿大概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吧!
只要矿石推上来,汉代的炉子就能一炉几万斤矿石了,还怕堆在那里没空炼?
大不了再搭几个炉子嘛!
这年头还怕铁卖不出去?李朝由于铁产量低,连农具铧犁都要从清国进口。就算李朝消化不了产量,隔壁不是还有带清嘛。
一路憧憬,一路期待,回到铁山。
大变样了!
洪景来家那个院子先是扩大了一倍,又多盖了一进屋,本来和玩一样的围墙用青砖从新垒砌,甚至还加上了瓦。
藤枝编的木扉,也换成了有屋檐的门房,左边贴着人寿年丰,右边贴着一笔虎。
村口竖着一座新盖的牌坊,用的都是上好的石料。甚至道旁还平整了一块地出来,盖了一座六角亭,以供路人休息。
权力带来的变化,如此的显著。
倒是洪氏,未改颜色,穿布衣用木钗,在院里忙活。
她自己不惯于享受,别人也希望她一直“寒素不改颜色”!节妇嘛!可不就是要一副贫穷微寒的样子。
看见洪景来回来,洪氏还是那样。
“饿不饿?我给你下面吃啊?”
吃吃吃!
早就饿了,有现成的不吃是傻子!
闻听了洪景来回乡,铁山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地方上的头面人物都来拜访。
前郡守宣烟因为沾了洪景来的光,终于得以改任,往江原道去了。新任的郡守还没到任,可能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人到任。
反正这铁山,缺了太守县令一样转,他们不过都是点头画诺的橡皮图章而已。
真正管事的还是在地的乡班们,比如洪景来面前态度和蔼至极的金进士。
朝堂上的争斗是金祖淳和朴宗庆胜了,但贞纯王大妃垂帘听政的事实没有改变。如果不能让老太太撤帘归政,那这个国家的最高统治者代理人还是贞纯王大妃。
沈焕被贬敦宁府,贞纯王大妃肯定会记恨上那些参与此事的人。
绥嫔朴氏她弄不了,纯宗大王生母,地位稳固。谁叫她肚子不争气没有生一个儿子,不然她的儿子就是嫡子,哪有正宗大王的事儿?
至于通风报信的宫人?也避入绥嫔的殿阁,受到朴氏的保护。绥嫔要是连一个宫人都护不住,她也不可能从千百女人中脱颖而出,生下王子,并抚育成人。
那最后贞纯王大妃只能难为朝堂上金祖淳和朴宗庆两派的文武官员,但这两位大哥她又斗不死,只能欺负小鱼小虾之类的。
不弄你洪景来,她弄谁?
所以咱们闵大监半劝半命的希望洪景来回乡暂时养望,过上一年两年,贞纯王大妃伸腿了,或者被斗倒了,再回来。
免得留在朝堂上,被人挑刺儿。要知道,没有任何人是真的完美到无懈可击的。
而党争就是无所不用其极,吹毛求疵,针眼大的错漏能放大成天一般大。
如今洪景来留在汉阳,简直就是撞枪口,三天五天可能屁事没有。但是三月五月呢?三年五年呢?总不可能一丁点儿错误都不犯吧,犯了错就有可能被揪出来。
那就不可避免又是一场朝堂风暴,而且不可能次次都这么好运,能逢凶化吉,遇难成祥。
当然,人家也不会亏待洪景来。本来没多少可能的成均馆馆职给洪景来保举了一个,只要你回来立刻入馆。
同时加了奉祀郎(陵园郎)的小差事,每年在家坐着白拿朝廷发的香火钱。真正的祭祀有人管,根本用不着洪景来操心。
恩,总之就是你先回家,风头过了再回来。大哥们不会忘了你的,这是一百万,你先拿着用。
巧了,洪景来自己也觉得这朝堂没法混,本来以为已经是安东金氏势道政治了,党争偃旗息鼓,其实一样争得你死我活。
不如等金祖淳彻底执政再回来,做顺风顺水的官儿。
你让洪景来来玩党争?真是太高看他了,怕不是被人吃了都不吐骨头。
甘霖娘!
等我洪景来练满了级回来!
………
收拾完包裹,拜托赵万永替自己照看好这处宅子,并且留了下一年的租金让他帮忙续租,洪景来头也不回的离开汉阳回铁山去了。
再有三四个月舍科夫就要去土门江口等洪景来交易蒸汽机,算算时间还有点紧。还好熟练工匠都是现成的,铁山也有铁。
就是不知道去年让林尚沃和韩三石回来办矿的事情怎么样了,五峯山上的铁矿肯定没问题,这个是稳得,但具体经办到什么程度还不好说。
期间林尚沃只来过一次信,说是六孙已经答应了合做,蒸汽机很快就能架设到矿上。如果有办法,让洪景来弄一张执照回来,有个执照的话,那湾商就可以全部承办产铁。
洪景来自然知道拿张执照的好处,所以去宣惠厅弄了一张。很便宜,一座炉子,一年只要十两而已。
当然这是对洪景来而言便宜,别人的炉子一个月开不了回,因为没有矿石。一年十两,那就等于是重抽了。
洪大守有蒸汽机,可以扩大开采面和增加矿井开采深度。炉子一年到头都能开炉,根本不怕没有矿石冶炼。
而且洪景来发现了一个很有用处的东西,李朝那个和大狗差不多大的马,可以下矿井啊!
那种肩高零点九米或者一米的小矮马,在民间都只能拿来担粪,根本卖不上价钱。真的就是牲口而已,干活都嫌他小。
可是这小矮马下矿井就方便啦,简直就是非常方便!
弄个轨道,弄上几辆矿车,小马前面一拉,一个矿工在后面推一推。比几十个矿工往上背的矿石还多,又轻省又快捷。
轨道这个东西有技术难度吗?轨道轮这个东西有技术难度吗?
洪景来觉得之所以以前没出现,最简单的原因就是矿井挖不出那么多矿石。还没往下挖,就塌方渗水了。他不需要有能够把大量矿石运出去的机械。
这玩意儿大概就是作用与反作用吧!
只要矿石推上来,汉代的炉子就能一炉几万斤矿石了,还怕堆在那里没空炼?
大不了再搭几个炉子嘛!
这年头还怕铁卖不出去?李朝由于铁产量低,连农具铧犁都要从清国进口。就算李朝消化不了产量,隔壁不是还有带清嘛。
一路憧憬,一路期待,回到铁山。
大变样了!
洪景来家那个院子先是扩大了一倍,又多盖了一进屋,本来和玩一样的围墙用青砖从新垒砌,甚至还加上了瓦。
藤枝编的木扉,也换成了有屋檐的门房,左边贴着人寿年丰,右边贴着一笔虎。
村口竖着一座新盖的牌坊,用的都是上好的石料。甚至道旁还平整了一块地出来,盖了一座六角亭,以供路人休息。
权力带来的变化,如此的显著。
倒是洪氏,未改颜色,穿布衣用木钗,在院里忙活。
她自己不惯于享受,别人也希望她一直“寒素不改颜色”!节妇嘛!可不就是要一副贫穷微寒的样子。
看见洪景来回来,洪氏还是那样。
“饿不饿?我给你下面吃啊?”
吃吃吃!
早就饿了,有现成的不吃是傻子!
闻听了洪景来回乡,铁山大大小小的官员,以及地方上的头面人物都来拜访。
前郡守宣烟因为沾了洪景来的光,终于得以改任,往江原道去了。新任的郡守还没到任,可能一时半会儿也没有人到任。
反正这铁山,缺了太守县令一样转,他们不过都是点头画诺的橡皮图章而已。
真正管事的还是在地的乡班们,比如洪景来面前态度和蔼至极的金进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