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家变”
然而,这次销售下滑分析会后,又过了两个多月,除了黄建立和熊小东争回了更多的自主权以外,销售业绩依然没能扭转颓势。这一回,即便雷志森不找上门鞭挞质责,黄建立自己也已经坐不住了。熊小东虽然耀武扬威了一阵子,但此时,也感觉噎着了。
倒是孟匀易,心中虽然始终郁闷,却也暗自庆幸着,喜忧参半。
这段时日,他确实郁闷透顶。不关工作,家庭更是一团乱麻一团糟。
年近七十的父亲孟跃伍,因为家庭琐事,前不久和杜亚菊发生了口角,盛怒之际,引发脑卒中,现在还在住院观察治疗。那天的情形,也许终身也难从孟匀易的记忆里移除,时而再现,内心总是愧疚、刺痛难当。
父亲孟跃伍,部队军官转业,一生与人无争,老实本份,不善言辞,说话生硬不委婉,早年在单位就不怎么合群,属于个性强,却忍而不发的那种。孟匀易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因为被单位同事恶语毁谤,时隔很久,后又再起事端,那次,忍耐已久的父亲终于情绪失控了,一个五尺男人,竟然坐在办公室突然嚎啕大哭。家中成员中,父亲是这样,孟匀易个性则清高要强,杜亚菊不光个性强还生性多疑,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也就母亲任小月逆来顺受,然而却成天唉声叹气,有苦难言的状态。
“都没有不良品行,都顾家,都不是文盲粗野蛮夫泼妇,为什么你们一家会闹出这种事情?”医院病房,父亲的妹妹、孟匀易的姑姑,百思不解地质问孟匀易。
姑姑在孟匀易心目中是个奇女子,她目光睿智举止脱俗,很早就已熟读《白蛇传》和《红楼梦》,小时候,孟匀易常听她讲故事。
姑姑的命运从奶奶、父亲、孟匀易这三代人看来,可以用“凄惨”二字来形容。一个父辈那年代就能知书达理,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因为迷恋年轻时的姑丈,姑姑放弃父亲给她介绍的部队军官,毅然选择了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合。婚后,好吃懒做,只会嘴皮子功夫的姑丈,心性、本事的顽劣和低装,最终渐渐暴露无遗,他们的生活也被迫从城市寄居被打回原形,从此一辈子在农村过着村夫村妇的清贫生活。听说姑姑至今还有看小说的习惯,当然更多的消遣早就变成了打麻将,经常老夫老妻轮番上阵。反正现在他们的几个儿女都已长大,虽收入平平,但也能时有接济,总算二老粗茶淡饭深居简出的俭朴日子能够勉强地过下去。或许此时的她,心里还能像翻书阅读时那般平静,也能像搓麻打发般沉迷和麻醉。想必她的心里,以前非得有过怎样的挣扎和肠子悔青的痛楚,对这些猜测,答案,孟匀易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姑姑这一生终将清贫、平淡到老。
“是啊,本来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孟匀易的大姐孟华秋,眼框红肿地站在一旁。
“几个姐弟,就数孟匀易最有本事,可是家里怎么闹成这样?”孟匀易的二姐孟华平不停地哽咽。
大姐也讲到了“幸福”,孟匀易回忆起自己对父母亲的“幸福”宣导。当时的印记,父母亲是置若罔闻如听天书的那种反应,现在重温,连他自己也疑惑不解茫然无际。
“性子都急,哪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全都鸡毛蒜皮生活小节。”孟匀易的大姐夫非常客观地分析。
“出事那天,我和匀易他姐华秋也都在。一位朋友送了我两大只新鲜海鲈鱼,我们念着老人家,就送了一只过去。可是老人家就那习惯,鱼炖好了自己吃着心里却不踏实,非要大呼小唤地一个个叫过去。可能平时疙瘩就有,亚菊说了句:‘激动什么?张扬什么?好像我们家就没给你们买过这些东西。’就这句话,引怒了老爷子。然后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最后,我们就眼看着老爷子气歪了嘴巴,从沙发上站起来,说话开始梗塞,重心一偏,人就站不稳……”
孟匀易痛苦懊恼地:“若有先见之明,若有先见之明该多好,少说一两句就没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最重要需精心治疗,不能再度出血。”
孟匀易的姑姑听出了事情原委,“还有,你们接下去千忘不能让他情绪有大的起伏。你们这种状况,就算日后康复了,家庭生活还是藏着很大危机。”
孟匀易,“这事因她而起,我是不会原谅她!”
“这也是我担心的,你们家里不能再有纷争吵闹。”
“姑姑,这种生活过不下去,说不定到我年老,也会被她气成父亲这样。我想好了,必须离婚!”
“匀易,这可是大事,不要轻易乱说。我们还有个可爱的樱子。”母亲任小月闻听连忙归劝。
“她岂止只是对你们老人家如此,对我更是变本加厉,单位应酬或加班晚回家,动不动就反锁大门、卧室门,要不就是等你疲倦不想解释要睡时,把房间的灯全部开亮,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大声,还有就是等你快睡着了,突然把你盖着的被子掀起扔到地上。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生活,已经不能再忍了。”孟匀易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这些事他今天不说,即便是一直同住一起的母亲,也并不完全知道。
孟华秋,“你们俩怎么会闹成这样?不管新家旧家,我和你姐夫也挺经常去的,并没有发觉呀。”
“生情多疑的人很可怕,臆想症的人更可怕。以前,总想着能忍则忍,小误会小磨擦用不着太上心,也许时间久了自然能印证事实消除误解。可是她,这方面恰恰相反,误解越堆积,糊涂账就越多,捕风捉影的猜忌仿佛就会在记忆中定格为事实。心里稍有不顺的时候,就能随意翻出旧帐,也不管是真是假,咬定你数落你。”
也是积习太久,孟匀易以前没认真反思,现在经脱口这么一说,他几乎也越来越明白了,“不行,长痛不如短痛,这婚必须离!不能跟这样的女人再生活在一起了,长久下去,会被闷死憋死气死,而且这种气还来自双向,对彼此、对家人都没好处。”
“家庭成员的互相伤害,真像无影拳,看不清路数,摸不着起因,防不胜防,只有全输没有赢家。”
孟匀易的大姐夫无奈地摇头,继续说到:“家和万事兴,家乱万事废。对于是否离婚,我们不敢轻易给你任何参考意见,鞋是否合脚只有自己最明了,但是,我的建议是不能在气头上意气用事,冷静后,权衡清楚后再做决定吧。”
一个月后,孟跃伍的病情开始稳定好转,孟匀易和杜亚菊,一同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
倒是孟匀易,心中虽然始终郁闷,却也暗自庆幸着,喜忧参半。
这段时日,他确实郁闷透顶。不关工作,家庭更是一团乱麻一团糟。
年近七十的父亲孟跃伍,因为家庭琐事,前不久和杜亚菊发生了口角,盛怒之际,引发脑卒中,现在还在住院观察治疗。那天的情形,也许终身也难从孟匀易的记忆里移除,时而再现,内心总是愧疚、刺痛难当。
父亲孟跃伍,部队军官转业,一生与人无争,老实本份,不善言辞,说话生硬不委婉,早年在单位就不怎么合群,属于个性强,却忍而不发的那种。孟匀易记得自己小时候,有一次父亲因为被单位同事恶语毁谤,时隔很久,后又再起事端,那次,忍耐已久的父亲终于情绪失控了,一个五尺男人,竟然坐在办公室突然嚎啕大哭。家中成员中,父亲是这样,孟匀易个性则清高要强,杜亚菊不光个性强还生性多疑,眼里容不下半粒沙子,也就母亲任小月逆来顺受,然而却成天唉声叹气,有苦难言的状态。
“都没有不良品行,都顾家,都不是文盲粗野蛮夫泼妇,为什么你们一家会闹出这种事情?”医院病房,父亲的妹妹、孟匀易的姑姑,百思不解地质问孟匀易。
姑姑在孟匀易心目中是个奇女子,她目光睿智举止脱俗,很早就已熟读《白蛇传》和《红楼梦》,小时候,孟匀易常听她讲故事。
姑姑的命运从奶奶、父亲、孟匀易这三代人看来,可以用“凄惨”二字来形容。一个父辈那年代就能知书达理,从农村走出来的女孩,因为迷恋年轻时的姑丈,姑姑放弃父亲给她介绍的部队军官,毅然选择了和自己喜欢的人结合。婚后,好吃懒做,只会嘴皮子功夫的姑丈,心性、本事的顽劣和低装,最终渐渐暴露无遗,他们的生活也被迫从城市寄居被打回原形,从此一辈子在农村过着村夫村妇的清贫生活。听说姑姑至今还有看小说的习惯,当然更多的消遣早就变成了打麻将,经常老夫老妻轮番上阵。反正现在他们的几个儿女都已长大,虽收入平平,但也能时有接济,总算二老粗茶淡饭深居简出的俭朴日子能够勉强地过下去。或许此时的她,心里还能像翻书阅读时那般平静,也能像搓麻打发般沉迷和麻醉。想必她的心里,以前非得有过怎样的挣扎和肠子悔青的痛楚,对这些猜测,答案,孟匀易不得而知,他只知道姑姑这一生终将清贫、平淡到老。
“是啊,本来是非常幸福的一家。”孟匀易的大姐孟华秋,眼框红肿地站在一旁。
“几个姐弟,就数孟匀易最有本事,可是家里怎么闹成这样?”孟匀易的二姐孟华平不停地哽咽。
大姐也讲到了“幸福”,孟匀易回忆起自己对父母亲的“幸福”宣导。当时的印记,父母亲是置若罔闻如听天书的那种反应,现在重温,连他自己也疑惑不解茫然无际。
“性子都急,哪有什么大不了的事,全都鸡毛蒜皮生活小节。”孟匀易的大姐夫非常客观地分析。
“出事那天,我和匀易他姐华秋也都在。一位朋友送了我两大只新鲜海鲈鱼,我们念着老人家,就送了一只过去。可是老人家就那习惯,鱼炖好了自己吃着心里却不踏实,非要大呼小唤地一个个叫过去。可能平时疙瘩就有,亚菊说了句:‘激动什么?张扬什么?好像我们家就没给你们买过这些东西。’就这句话,引怒了老爷子。然后就你一句我一句地吵起来,最后,我们就眼看着老爷子气歪了嘴巴,从沙发上站起来,说话开始梗塞,重心一偏,人就站不稳……”
孟匀易痛苦懊恼地:“若有先见之明,若有先见之明该多好,少说一两句就没有这样的惨剧发生。”
“现在说这些都没用,最重要需精心治疗,不能再度出血。”
孟匀易的姑姑听出了事情原委,“还有,你们接下去千忘不能让他情绪有大的起伏。你们这种状况,就算日后康复了,家庭生活还是藏着很大危机。”
孟匀易,“这事因她而起,我是不会原谅她!”
“这也是我担心的,你们家里不能再有纷争吵闹。”
“姑姑,这种生活过不下去,说不定到我年老,也会被她气成父亲这样。我想好了,必须离婚!”
“匀易,这可是大事,不要轻易乱说。我们还有个可爱的樱子。”母亲任小月闻听连忙归劝。
“她岂止只是对你们老人家如此,对我更是变本加厉,单位应酬或加班晚回家,动不动就反锁大门、卧室门,要不就是等你疲倦不想解释要睡时,把房间的灯全部开亮,把电视声音调到最大声,还有就是等你快睡着了,突然把你盖着的被子掀起扔到地上。一直以来,都是这么生活,已经不能再忍了。”孟匀易是个极好面子的人,这些事他今天不说,即便是一直同住一起的母亲,也并不完全知道。
孟华秋,“你们俩怎么会闹成这样?不管新家旧家,我和你姐夫也挺经常去的,并没有发觉呀。”
“生情多疑的人很可怕,臆想症的人更可怕。以前,总想着能忍则忍,小误会小磨擦用不着太上心,也许时间久了自然能印证事实消除误解。可是她,这方面恰恰相反,误解越堆积,糊涂账就越多,捕风捉影的猜忌仿佛就会在记忆中定格为事实。心里稍有不顺的时候,就能随意翻出旧帐,也不管是真是假,咬定你数落你。”
也是积习太久,孟匀易以前没认真反思,现在经脱口这么一说,他几乎也越来越明白了,“不行,长痛不如短痛,这婚必须离!不能跟这样的女人再生活在一起了,长久下去,会被闷死憋死气死,而且这种气还来自双向,对彼此、对家人都没好处。”
“家庭成员的互相伤害,真像无影拳,看不清路数,摸不着起因,防不胜防,只有全输没有赢家。”
孟匀易的大姐夫无奈地摇头,继续说到:“家和万事兴,家乱万事废。对于是否离婚,我们不敢轻易给你任何参考意见,鞋是否合脚只有自己最明了,但是,我的建议是不能在气头上意气用事,冷静后,权衡清楚后再做决定吧。”
一个月后,孟跃伍的病情开始稳定好转,孟匀易和杜亚菊,一同去民政局办理了离婚手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