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1章 援救李靖
王庾到达书房的时候,书房中只有李渊和李世民,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异常。
“阿耶叫我来有什么事吗?”王庾施礼后,在李世民身边坐下。
李渊沉着脸没说话,似乎还在思考。
李世民对王庾说道:“刚才李靖的妻子倒在府门口,只说了‘李靖’的名字就晕倒了。”
王庾脸色一变,“她受伤了?”
“受了点外伤,没有性命之忧,估计是赶路赶得太急,再加上身上有伤,所以就晕倒了。
“现下你嫂嫂正在照顾她,等她醒来,你嫂嫂会派人来通知我们的。”
王庾心中稍安,默了默,又皱起了眉头:“张娘子怎么会受伤呢?”
李渊面色凝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她晕倒之前叫着李靖的名字,肯定是李靖遇到了什么事。
“我想李靖肯定是遇到了危险,不然不会丢下张娘子。”
李世民接着他的话说道:“马邑到晋阳的路程不短,若是在马邑遇到危险,可以找王太守,何必舍近求远来唐国公府。
“除非…”
“除非这件事是王太守搞不定的,又或者是这个威胁来自于王太守。”
李渊说完之后,内心倾向于后者,他知道,王仁恭既倚重李靖,又猜忌李靖,可能是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王仁恭对李靖下了杀手。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王庾端坐在椅子上,慢慢摩挲着虎口,一边听着李渊父子的猜测,一边绞尽脑汁地回想大业十三年发生的事。
想了半天,想得她脑袋快要炸掉,她还是想不出来这个时候应该发生什么事。
她上的历史课只会讲到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详细的过程和有些微不足道的事件书上都未提及。
就算她读了几本历史方面的书籍,其中也没有详细地描述历史轨迹。所以,对于历史大致脉络她了然于心,但细枝末节她就不甚清楚了。
何况因为她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偏差。
这个月之前,因为杨广的改变,隋朝出现过半年的太平时期,没有叛乱,四海升平。
虽然这太平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李密又掀起了反隋的新浪潮。
反隋?
对了,李渊是今年起义的,在他起义之前,隋朝的江山已经烽烟四起,岌岌可危。那么,这个时候,马邑的异动就应该和叛乱有关。
想通了这一点,王庾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阿耶,如今李密重举义旗,瓦岗寨声势浩大,必定有人眼红,效仿而动。
“我猜马邑即将发生动乱,不,有可能已经发生了。”
李渊心头一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个时候,丁志在门口禀告:“阿郎,娘子来了。”
李渊立即说道:“请她进来。”
自从嫁进李家,长孙氏还从未踏足过李渊的书房,到了太原亦如是。倒是王庾年纪小,又深得李渊宠爱,最近频频出入书房。
李世民看向长孙氏:“你怎么亲自来了?是不是张娘子醒了?这种事你派个下人来告诉我们就行了。”
长孙氏神色沉重,看了李世民一眼后,对李渊说道:“阿翁,张娘子说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了太守王仁恭,李靖亲眼目睹因而遭追杀。
“李靖夫妇趁夜出城,遭追兵围杀,李靖让张娘子来晋阳报信,他一人拖住追兵。
“如今李靖生死不明,张娘子请求阿翁出兵,援救李靖。”
出兵?
不,这个时候不能出兵。
李渊想了想,说:“你去告诉张娘子,我立刻派人去找李靖,请她安心住下。
“此事事关重大,对外宣称张娘子是来探望儿子,晚些时候,你再带李德謇兄弟去看望张娘子。”
长孙氏应下。
“好了,你先退下吧。”
“喏。”
长孙氏离开了书房。
李世民道:“刘武周杀王太守定是犯上作乱,想必不用多时,其他人就会收到消息。
“阿耶,不如让我带兵去抓了刘武周。”
李渊抬手阻止他:“不可,现在我们只听到张娘子的一面之词,具体情形如何,我们尚未可知。何况还有苏威和赵才盯着我们,他们不会轻易让我出兵,所以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我先派人去马邑探探情况,顺便打听一下李靖的下落。”
李世民有点担忧:“只怕刘武周已经控制了马邑,我们的人轻易进不去。”
王庾眼神一亮:“阿耶,我好久没去射猎了,我要出城射猎。”
李渊看着她那亮晶晶夹带着狡黠的眼睛,顿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是个小孩子,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由她去打探最合适不过了。
“好,我多派些侍卫跟着你。”
李世民自然知道王庾的话外之音,不过,他认为马邑已乱,王庾去的话肯定不安全。
便对李渊说:“阿耶,不如我去吧,反正我经常去射猎,应该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小庾儿终究年纪小,还是不安全。”
李渊想起张出尘那一身的血,虽然后来知道那是别人的血,但说明当时情况确实很危险。
这样一想,李渊沉吟片刻,道:“那你带着小庾儿去射猎,多带些人,我再派些人暗中跟着你们。”
“行。”
事情就这样敲定下来。
李世民动作很快,不过半个时辰,他就带着一群人全副武装地出了城。
街道上的百姓望着这一幕,不由感叹:“李二郎还真是喜欢射猎,每个月都要去个两三回,今儿是这个月的第三回了吧。”
隔壁摊主点头:“是的,真是羡慕那些贵族子弟,不用为生计奔波,整日里骑马射猎,好不快活。”
旁边一名大汉听见了,往城门口看了看,又望了望天空,好奇地问摊贩:“这未时已过半,现在出城打猎,城门关闭之前还能赶回来吗?”
摊贩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问:“这位大郎是刚从外地来的吧?”
大汉被问得莫名,老实回道:“是的。”
摊贩笑了:“难怪你不知,李二郎一般出城打猎都要去好几天,并不会当天回城。”
原来是这样。
大汉随意挑了两样东西,付钱的时候随口问道:“老丈,敢问太原副留守的府邸在哪儿?”
“阿耶叫我来有什么事吗?”王庾施礼后,在李世民身边坐下。
李渊沉着脸没说话,似乎还在思考。
李世民对王庾说道:“刚才李靖的妻子倒在府门口,只说了‘李靖’的名字就晕倒了。”
王庾脸色一变,“她受伤了?”
“受了点外伤,没有性命之忧,估计是赶路赶得太急,再加上身上有伤,所以就晕倒了。
“现下你嫂嫂正在照顾她,等她醒来,你嫂嫂会派人来通知我们的。”
王庾心中稍安,默了默,又皱起了眉头:“张娘子怎么会受伤呢?”
李渊面色凝重:“我也在想这个问题,她晕倒之前叫着李靖的名字,肯定是李靖遇到了什么事。
“我想李靖肯定是遇到了危险,不然不会丢下张娘子。”
李世民接着他的话说道:“马邑到晋阳的路程不短,若是在马邑遇到危险,可以找王太守,何必舍近求远来唐国公府。
“除非…”
“除非这件事是王太守搞不定的,又或者是这个威胁来自于王太守。”
李渊说完之后,内心倾向于后者,他知道,王仁恭既倚重李靖,又猜忌李靖,可能是他们之间产生了不可调和的矛盾,王仁恭对李靖下了杀手。
想到这里,他的脸色愈发凝重。
王庾端坐在椅子上,慢慢摩挲着虎口,一边听着李渊父子的猜测,一边绞尽脑汁地回想大业十三年发生的事。
想了半天,想得她脑袋快要炸掉,她还是想不出来这个时候应该发生什么事。
她上的历史课只会讲到历史上重大的事件和重要的人物,详细的过程和有些微不足道的事件书上都未提及。
就算她读了几本历史方面的书籍,其中也没有详细地描述历史轨迹。所以,对于历史大致脉络她了然于心,但细枝末节她就不甚清楚了。
何况因为她的到来,历史已经发生了偏差。
这个月之前,因为杨广的改变,隋朝出现过半年的太平时期,没有叛乱,四海升平。
虽然这太平只是昙花一现,之后李密又掀起了反隋的新浪潮。
反隋?
对了,李渊是今年起义的,在他起义之前,隋朝的江山已经烽烟四起,岌岌可危。那么,这个时候,马邑的异动就应该和叛乱有关。
想通了这一点,王庾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阿耶,如今李密重举义旗,瓦岗寨声势浩大,必定有人眼红,效仿而动。
“我猜马邑即将发生动乱,不,有可能已经发生了。”
李渊心头一震,不是没有这个可能。
这个时候,丁志在门口禀告:“阿郎,娘子来了。”
李渊立即说道:“请她进来。”
自从嫁进李家,长孙氏还从未踏足过李渊的书房,到了太原亦如是。倒是王庾年纪小,又深得李渊宠爱,最近频频出入书房。
李世民看向长孙氏:“你怎么亲自来了?是不是张娘子醒了?这种事你派个下人来告诉我们就行了。”
长孙氏神色沉重,看了李世民一眼后,对李渊说道:“阿翁,张娘子说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了太守王仁恭,李靖亲眼目睹因而遭追杀。
“李靖夫妇趁夜出城,遭追兵围杀,李靖让张娘子来晋阳报信,他一人拖住追兵。
“如今李靖生死不明,张娘子请求阿翁出兵,援救李靖。”
出兵?
不,这个时候不能出兵。
李渊想了想,说:“你去告诉张娘子,我立刻派人去找李靖,请她安心住下。
“此事事关重大,对外宣称张娘子是来探望儿子,晚些时候,你再带李德謇兄弟去看望张娘子。”
长孙氏应下。
“好了,你先退下吧。”
“喏。”
长孙氏离开了书房。
李世民道:“刘武周杀王太守定是犯上作乱,想必不用多时,其他人就会收到消息。
“阿耶,不如让我带兵去抓了刘武周。”
李渊抬手阻止他:“不可,现在我们只听到张娘子的一面之词,具体情形如何,我们尚未可知。何况还有苏威和赵才盯着我们,他们不会轻易让我出兵,所以我们不可轻举妄动。
“我先派人去马邑探探情况,顺便打听一下李靖的下落。”
李世民有点担忧:“只怕刘武周已经控制了马邑,我们的人轻易进不去。”
王庾眼神一亮:“阿耶,我好久没去射猎了,我要出城射猎。”
李渊看着她那亮晶晶夹带着狡黠的眼睛,顿时就明白了她的意思。
她是个小孩子,不容易引起别人的注意,由她去打探最合适不过了。
“好,我多派些侍卫跟着你。”
李世民自然知道王庾的话外之音,不过,他认为马邑已乱,王庾去的话肯定不安全。
便对李渊说:“阿耶,不如我去吧,反正我经常去射猎,应该也不会引起别人的怀疑。
“小庾儿终究年纪小,还是不安全。”
李渊想起张出尘那一身的血,虽然后来知道那是别人的血,但说明当时情况确实很危险。
这样一想,李渊沉吟片刻,道:“那你带着小庾儿去射猎,多带些人,我再派些人暗中跟着你们。”
“行。”
事情就这样敲定下来。
李世民动作很快,不过半个时辰,他就带着一群人全副武装地出了城。
街道上的百姓望着这一幕,不由感叹:“李二郎还真是喜欢射猎,每个月都要去个两三回,今儿是这个月的第三回了吧。”
隔壁摊主点头:“是的,真是羡慕那些贵族子弟,不用为生计奔波,整日里骑马射猎,好不快活。”
旁边一名大汉听见了,往城门口看了看,又望了望天空,好奇地问摊贩:“这未时已过半,现在出城打猎,城门关闭之前还能赶回来吗?”
摊贩上下打量了他一番,问:“这位大郎是刚从外地来的吧?”
大汉被问得莫名,老实回道:“是的。”
摊贩笑了:“难怪你不知,李二郎一般出城打猎都要去好几天,并不会当天回城。”
原来是这样。
大汉随意挑了两样东西,付钱的时候随口问道:“老丈,敢问太原副留守的府邸在哪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