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此间少年
“公子在等谁?”
“等一个故人。”
“嗯,那你等到他了吗?”
“等到了。”
“呵,那还真是幸运呢。不像我,等的时间太久了,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
“我终是来迟了。”
戎州城,十里外,有一小镇,名为云竹镇。
小镇南面三里处,有一茶肆,名叫无风唐。
此时,茶肆里,一名倚靠在窗边打盹儿的少年,似是受到什么惊吓,脑袋猛磕了一下。
对于这样的醒来方式,少年感到极为尴尬,只见他在抬头之际,利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周围,在确认无人在场后,方才赶紧用手轻揉自己脑门。
少年约莫十二三岁,一张俊美的脸,在那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衬托下,更显英气十足。
然,相比他那俊美脸蛋,他的名字,更让人难以忘记。
少年姓李,名长安。
长安,一个与帝都同名的名字。
不过,不知是为了有意避讳,还是出于对少年的喜爱,邻里乡亲几乎从来不叫少年长安,而是叫他的小名,十三。
李长安一边轻揉,一边暗骂“他娘的,大白天的,又给做梦了。”
然,就当李长安说完这话的时候,只见他神情一变,目光略显空洞盯着前方,隐隐中透着一股失落感。
“是你吗?”
李长安自语了一句,随即嘴角溢出一抹自嘲,“怎么可能会是她。”
“对啊,怎么可能会是她呢,她都已经去帝都快三年了。”
李长安说到这里,脑海中又一次响起那一句,“小乞丐,记得来帝都找我。”
想到此,李长安心中一颤,呢喃道“顾礼…”
“你说你喜欢长安,而我叫十三,长安十三朝的十三。”
李长安紧握了握手,接着狠狠地道“等我。”
说罢,李长安猛地甩了甩脑袋,试图不让自己再去想时常出现在他梦里的那个女孩儿。
几番努力,李长安总算是平复下了自己心境。
此际,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挣钱,等自己有了足够的盘缠,他便动身前往帝都寻找那个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女孩儿。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李长安嘴里念叨着,已是站起了身。
然,当他放眼望去的时候,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已不知是他今日第几次了。
“生意不景气啊!”
望着空无一人的茶肆,李长安双手一垂,头一埋,心中那份惆怅,无人可体会。
面对如今的惨淡生意,他着实有些想不明白,按理说,如今正值阳春三月,理应是赶路人的旺季,然而,无风唐却在历经他自开设以来最为惨淡的一段日子,掐指算算,距离上次最后一位离店的客人,已是过去了足足三个月。
在这期间,他有和自己叔父提议过干脆把无风唐给卖了得了,但每次他刚一开口,便被自己叔父抄起棍子一顿劈头盖脸的训诫“咱这茶肆,背靠青山,面朝三江,身处竹波万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白日举目赏秋雪,夜晚昂首观星辰,此景,人间能有几回闻?”
对于自己叔父这般说辞,李长安最开始是抵制与鄙视的,有时甚至还会选择顶上几句,奈何,他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终是败下了阵来,最终,他只能屈服于自己叔父的“淫威”之下。
然,无风唐保住了,叔侄二人的生活却逐渐没有了保障,茶肆的收入,原本也只能维持两人的日常开销,而今已是有三月之久不曾接待过任何一个客人,坐吃山空,那座本就不富裕的山,早已被掏空。
最后,李长安的叔父不得不干起自己老本行—看风水,就这般,靠着自己叔父这门手艺,两人的日子倒也勉强将就。
在没了往日的忙碌后,李长安有时会跟着自己叔父一同前往帮忙打打下手,但多数时候,像今儿个看见的一样,一个人留在茶肆,独自欣赏窗外过往的风。
“小十三”
远处传来一道浑厚有力的唤声。
闻声,李长安一惊,从沉思中回过神,循声望去,不由惊道“糟糕,忘记做饭了。”
就当李长安为自己忘记做饭而顿感无措之际,一位看上去约莫五十左右的老者已是迈着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此,李长安赶紧毕恭唤了一声,“叔父。”
老者姓李,单名一个淳。
“嗯。”李淳应了一声,将随身携带物品放置一旁后,开口道“今天可有客人?”
“连一个过路人都不曾见到。”李长安苦笑,不要说路人了,这一天天的,茶肆里飞过几只蚊子,吹过几阵风,他都可以如数家珍般说出。
李长安的回答,李淳似是早有料到,只见他淡淡一笑,伸手摸了摸李长安小脑袋,一脸温和说道“不怕,有叔父在,就不会让咱家小十三饿着。”
“叔父”
“我看你小子又是忘记做饭了吧。”李淳打断了李长安的说话。
“我”
“看来叔父没有猜错,你小子又给忘记了。”李淳也不责怪,一边说着,一边朝伙房走去。
望着那道离去背影,李长安心中一时无两,两人虽为叔侄关系,但早已胜似父子。
李淳对于李长安的宠爱,在这十里八乡可谓人人皆知,平日里根本舍不得让李长安做丁点儿事,事事亲力亲为,若非二人一直以叔侄相称,恐怕没几人会相信他们并非父子。
不过,李淳对于李长安的宠爱也是松弛有度,在教导后者读书识字和为人处事这一块,也是出了名的严厉。
“叔父,十三不是很饿,我想去镇上听说书先生讲故事。”李长安朝伙房高声喊道。
李长安平日里没啥兴趣爱好,最大的喜好,也就一个,那便是每天都会跑去离家三里外的云竹镇街口听那说书先生讲故事。
一听李长安又是饭不吃便准备开溜,李淳赶紧出声止道“晚点叔父给你说一个便是…”
。
“等一个故人。”
“嗯,那你等到他了吗?”
“等到了。”
“呵,那还真是幸运呢。不像我,等的时间太久了,都不记得他长什么样子了。”
“我终是来迟了。”
戎州城,十里外,有一小镇,名为云竹镇。
小镇南面三里处,有一茶肆,名叫无风唐。
此时,茶肆里,一名倚靠在窗边打盹儿的少年,似是受到什么惊吓,脑袋猛磕了一下。
对于这样的醒来方式,少年感到极为尴尬,只见他在抬头之际,利用眼角余光偷偷瞄了一眼周围,在确认无人在场后,方才赶紧用手轻揉自己脑门。
少年约莫十二三岁,一张俊美的脸,在那鬓角落下的几缕乌发衬托下,更显英气十足。
然,相比他那俊美脸蛋,他的名字,更让人难以忘记。
少年姓李,名长安。
长安,一个与帝都同名的名字。
不过,不知是为了有意避讳,还是出于对少年的喜爱,邻里乡亲几乎从来不叫少年长安,而是叫他的小名,十三。
李长安一边轻揉,一边暗骂“他娘的,大白天的,又给做梦了。”
然,就当李长安说完这话的时候,只见他神情一变,目光略显空洞盯着前方,隐隐中透着一股失落感。
“是你吗?”
李长安自语了一句,随即嘴角溢出一抹自嘲,“怎么可能会是她。”
“对啊,怎么可能会是她呢,她都已经去帝都快三年了。”
李长安说到这里,脑海中又一次响起那一句,“小乞丐,记得来帝都找我。”
想到此,李长安心中一颤,呢喃道“顾礼…”
“你说你喜欢长安,而我叫十三,长安十三朝的十三。”
李长安紧握了握手,接着狠狠地道“等我。”
说罢,李长安猛地甩了甩脑袋,试图不让自己再去想时常出现在他梦里的那个女孩儿。
几番努力,李长安总算是平复下了自己心境。
此际,他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挣钱,等自己有了足够的盘缠,他便动身前往帝都寻找那个于他有救命之恩的女孩儿。
“世人慌慌张张,不过碎银几两,偏偏这碎银几两,能解世间万种慌张。”
李长安嘴里念叨着,已是站起了身。
然,当他放眼望去的时候,轻轻叹了一口气。
这一声,已不知是他今日第几次了。
“生意不景气啊!”
望着空无一人的茶肆,李长安双手一垂,头一埋,心中那份惆怅,无人可体会。
面对如今的惨淡生意,他着实有些想不明白,按理说,如今正值阳春三月,理应是赶路人的旺季,然而,无风唐却在历经他自开设以来最为惨淡的一段日子,掐指算算,距离上次最后一位离店的客人,已是过去了足足三个月。
在这期间,他有和自己叔父提议过干脆把无风唐给卖了得了,但每次他刚一开口,便被自己叔父抄起棍子一顿劈头盖脸的训诫“咱这茶肆,背靠青山,面朝三江,身处竹波万里,夏无酷暑,冬无严寒,白日举目赏秋雪,夜晚昂首观星辰,此景,人间能有几回闻?”
对于自己叔父这般说辞,李长安最开始是抵制与鄙视的,有时甚至还会选择顶上几句,奈何,他终究只是个十三岁的孩子,终是败下了阵来,最终,他只能屈服于自己叔父的“淫威”之下。
然,无风唐保住了,叔侄二人的生活却逐渐没有了保障,茶肆的收入,原本也只能维持两人的日常开销,而今已是有三月之久不曾接待过任何一个客人,坐吃山空,那座本就不富裕的山,早已被掏空。
最后,李长安的叔父不得不干起自己老本行—看风水,就这般,靠着自己叔父这门手艺,两人的日子倒也勉强将就。
在没了往日的忙碌后,李长安有时会跟着自己叔父一同前往帮忙打打下手,但多数时候,像今儿个看见的一样,一个人留在茶肆,独自欣赏窗外过往的风。
“小十三”
远处传来一道浑厚有力的唤声。
闻声,李长安一惊,从沉思中回过神,循声望去,不由惊道“糟糕,忘记做饭了。”
就当李长安为自己忘记做饭而顿感无措之际,一位看上去约莫五十左右的老者已是迈着大步从门外走了进来。
见此,李长安赶紧毕恭唤了一声,“叔父。”
老者姓李,单名一个淳。
“嗯。”李淳应了一声,将随身携带物品放置一旁后,开口道“今天可有客人?”
“连一个过路人都不曾见到。”李长安苦笑,不要说路人了,这一天天的,茶肆里飞过几只蚊子,吹过几阵风,他都可以如数家珍般说出。
李长安的回答,李淳似是早有料到,只见他淡淡一笑,伸手摸了摸李长安小脑袋,一脸温和说道“不怕,有叔父在,就不会让咱家小十三饿着。”
“叔父”
“我看你小子又是忘记做饭了吧。”李淳打断了李长安的说话。
“我”
“看来叔父没有猜错,你小子又给忘记了。”李淳也不责怪,一边说着,一边朝伙房走去。
望着那道离去背影,李长安心中一时无两,两人虽为叔侄关系,但早已胜似父子。
李淳对于李长安的宠爱,在这十里八乡可谓人人皆知,平日里根本舍不得让李长安做丁点儿事,事事亲力亲为,若非二人一直以叔侄相称,恐怕没几人会相信他们并非父子。
不过,李淳对于李长安的宠爱也是松弛有度,在教导后者读书识字和为人处事这一块,也是出了名的严厉。
“叔父,十三不是很饿,我想去镇上听说书先生讲故事。”李长安朝伙房高声喊道。
李长安平日里没啥兴趣爱好,最大的喜好,也就一个,那便是每天都会跑去离家三里外的云竹镇街口听那说书先生讲故事。
一听李长安又是饭不吃便准备开溜,李淳赶紧出声止道“晚点叔父给你说一个便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