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六章灌汤包
王勇将刘上将的那份演讲稿讲给众人听之后,一群人大受启发,当即来不及告辞就纷纷起身回了电视台,一番讨论之后很快就定下来调子。《乡+村+小+说+网 手#机*阅#读 》
等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制作的一部被命名为《我们到底怎么了》的九十分钟的纪录片很快就在半山电视台和广大村民们见面了。
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一个个或是让人伤感,或是触目惊心,或是让人拍案而起,或是让人泪流满面,每个看过的人都对此表示了极大地赞誉。
很快这不片子就通过熟人递到市台,当天市电视台也播出了这部让所有国人都备受震动的纪录片,一时间整个港城市的人都似乎在心里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这是怎么了?
之后省台,国家台也纷纷来人专门索要这部纪录片,一时间这部片子和半山村电视台声名大噪,已经有网络视频网站来电联系想要将半山电视台的节目放到网络上去播放了。
这些事情自然不用王勇操心了,他依然每天重复这自己的悠闲的小日子,每天美哉美哉的。
王勇将一群人打发走之后,没事人一样躺在沙发上又迷了一会儿。可是经过他们这么一打扰,怎么也无法顺利入睡,干脆就坐起来向着中午做点什么好吃的。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吃点啥好?家里好东西虽然有的是,可是吃多了也烦啊!百无聊赖,心烦气躁的王勇随手打开了电视机。
电视里正在播放某卫视台的著名饮食节目,请了一个大厨过来教观众做菜。以前王勇也看过这个节目,每期教一道菜,一般都是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好吃又好看的菜式。
应该是收视率不错吧,这节目在王勇印象里已经连续做了好几年了。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要是收视率不好。电视台的头头们早就把这节目给砍掉了。
今天,这位大厨并没有教大家做菜。而是教了一个让王勇都很是有兴趣的点心的做法。这点心的做法王勇跟张叔也学过,不过因为做法太麻烦,前期准备工作太多,他一次也没有亲自试做过。
今天看到电视里那位大厨的做法,一下子就让原本显得浑身直痒痒的王勇来了兴致,撸胳膊挽袖子,就准备去厨房亲自做一回试一试。
到了厨房,王勇打开冰箱看了一下。在一个冷藏盒里发现了前天干妈做的皮冻。据媳妇儿说是干爹那天提了一句说是三叔那里做的皮冻挺好吃,结果干妈就上心了,吃完饭立刻就跑到三叔那里学艺去了。
等晚上媳妇儿从学校回来,干妈已经做好了一大锅的皮冻,晶莹剔透,味道鲜美,媳妇儿和干爹两个人一下子吃了三盘还嚷嚷着没吃够,可把干妈高兴坏了。
冰箱里的这块大概有三四斤,已经被冻成了冰疙瘩了。据说是干妈特意留给自己吃的,只是自己刚回来的时候却忘了这茬了。
不过有了这一块皮冻。倒是省了王勇很多时间了。看到这里,恐怕很多人都猜到了王勇要做什么了?没错,就是灌汤包。
灌汤包大名恐怕就算是没吃过的人。应该也多少听说过吧?
灌汤包最早出现是在北宋时期的京城也就是如今的开*封,当时据说还不叫灌汤包,而是叫灌汤馒头或者是灌汤包子。(没想到吧?灌汤包发源地竟然是这里?)
其外形精美,肉馅与鲜汤**一室,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合一,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吃灌汤包,汤的存在是第一位的。肉馅次之,面皮再次。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名叫黄继善的大厨,创办了一家专门经营灌汤包的饭馆叫“第一点心馆”。
三十年代的时候。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对灌汤包的做法加以革新,将发面皮改为死面皮,同时在馅料里加入白糖和味精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得面皮劲道光滑,不漏汤,不粘笼,不掉衣。
而且还改大笼屉为小笼屉蒸制,既保持了灌汤包的热度和形状美观,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这就是灌汤小笼包的由来。
灌汤小笼包,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很快它的大名就传播开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
当时王勇跟着张叔学灌汤包的时候,张叔还给王勇讲过一个关于灌汤包由来的传说。
相传在六百多年前,元末明初,朱元璋率军打到金*华城下,由于守城兵将早有防备,把城墙加高了好几尺,还给城门加上了万斤铁闸,似的起义军攻打了九天九夜也没有攻破这座城池。
朱元璋帐下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人十分焦急,白天商议了一天的破敌之法,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
这天深夜,睡不着觉的常大将军到帐篷外面遛弯。忽然,他发现了城门打开了,万斤闸也在缓慢地升起。,仔细一看,原来是元兵想押着一大批民夫偷偷跑到江边上去跳水。
常遇春一看,大喜啊!立刻叫来胡大海和手下的士兵径直就冲向了城门。守城的敌军一看,就想关城门放下万斤闸。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常遇春冲到万斤闸下面,用自己的肩膀顶住了下落的万斤闸。大批的起义军士兵顺利的冲入城门,去和城墙上以及城里的敌军奋勇厮杀。
一批又一批的起义军冲入城里,常遇春顶着万斤闸,太费劲儿了,时间一长,就感觉肚子饿的厉害。
恰好这个时候,军营里送来了包子和菜汤等伙食,一个亲兵赶紧拿了几个包子喂给常遇春。另一个则是给他喂汤。可常遇春饿的厉害,赶紧就大声的嚷嚷着催促:“汤,包子,汤,包子。”
身边的一个亲兵一看自己的将军肩扛万斤巨闸,汗流浃背,这么一口包子一口汤太费事了,灵机一动之下心生一计。
他让人先将菜汤灌倒包子里,再把包子喂到将军嘴里。常遇春吃着吃着,就觉得喉咙也湿润了,肚子也不饿了,力量倍增,一直坚持到士兵们攻占了城墙把万斤闸给提了上去为止。
后来,常遇春还特意问亲兵:“你那天给我吃的是什么好吃的,好吃的很啊!”
亲兵笑着说:“就是你说的汤包子啊!”
常遇春也笑着说:“要是没有你的汤包,恐怕我早就被万斤闸给压趴下了。”
据说之后,这种吃法就迅速在军中传播开了。之后更是很快就传到了民间,经过一代代的大厨不断改进,就有了如今我们见到的灌汤包。
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因为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在北宋时期,灌汤包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当时都城汴梁城十分的流行。
其实,灌汤包就和传说中的一样,无非就是汤和馅料一起包进面皮里而已。这里面的门道就是一道窗户纸,一捅就破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怎么着才能把热汤灌进包子里,还不流出来啊?其实很简单,就是王勇之前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的皮冻。
把皮冻或者其它肉冻加入到馅料里,包好之后放到笼屉里上火一蒸,肉冻化开了,被面皮包裹着不漏,这就是灌汤包的秘密所在。
不过想要做出美味好吃的灌汤包,可不是这么简单的。灌汤包最讲究汤不能漏,包子又不能粘笼屉,这里面的门道那可都是大师傅的不传之秘呢。
王勇准备做的是蟹黄灌汤包,为了准备蟹肉蟹黄,他特意从小世界的海洋里摸了三只每个都有半斤多的膏肥体满的大海蟹,手脚利落的剔出蟹肉和蟹黄。
切了一段上好的五花肉,把肉剁成肉茸,蟹肉同样剁碎备用。猪肉,蟹肉和蟹黄因为是生的,所以要先炒制一下。
锅里加入适量的荤油(也就是猪油),放入蟹肉,蟹黄,键入一点姜末去腥,等煸出来蟹油之后,盛出加入猪肉,皮冻、酱油、料酒等拌成馅料。
把馅料包入面皮之中,很快王勇就包了三十多个灌汤包。因为没有那种小笼屉,王勇直接把包好的灌汤包放到了大铁锅配套的那个直径差不多一米的大笼屉上。
一笼屉放满,王勇这才腾出手来往大锅里加适量的水,然后点火烧水。之所以之前没烧水,是因为现在时间离午饭还早,早早的做出来,等到午饭的时候,恐怕都凉了,凉了的灌汤包的滋味那可差的不时一筹。
半锅水,少了大概半个小时,等水开之后,放入笼屉,十分钟后,晶莹剔透,香气扑鼻的灌汤包就可以新鲜出锅了。(未完待续)
ps:感谢吉祥牛牛的起点币打赏,感谢death丶荒凉录和♀可可乐♀的月票打赏,谢谢诸位的支持和厚爱!
( 回乡小农民 )
等经过一个星期的精心制作的一部被命名为《我们到底怎么了》的九十分钟的纪录片很快就在半山电视台和广大村民们见面了。
大量的图片,视频资料,一个个或是让人伤感,或是触目惊心,或是让人拍案而起,或是让人泪流满面,每个看过的人都对此表示了极大地赞誉。
很快这不片子就通过熟人递到市台,当天市电视台也播出了这部让所有国人都备受震动的纪录片,一时间整个港城市的人都似乎在心里思考同一个问题,我们到底这是怎么了?
之后省台,国家台也纷纷来人专门索要这部纪录片,一时间这部片子和半山村电视台声名大噪,已经有网络视频网站来电联系想要将半山电视台的节目放到网络上去播放了。
这些事情自然不用王勇操心了,他依然每天重复这自己的悠闲的小日子,每天美哉美哉的。
王勇将一群人打发走之后,没事人一样躺在沙发上又迷了一会儿。可是经过他们这么一打扰,怎么也无法顺利入睡,干脆就坐起来向着中午做点什么好吃的。
想了半天也不知道该吃点啥好?家里好东西虽然有的是,可是吃多了也烦啊!百无聊赖,心烦气躁的王勇随手打开了电视机。
电视里正在播放某卫视台的著名饮食节目,请了一个大厨过来教观众做菜。以前王勇也看过这个节目,每期教一道菜,一般都是做法简单,营养丰富。好吃又好看的菜式。
应该是收视率不错吧,这节目在王勇印象里已经连续做了好几年了。在如今这个金钱至上的年代,要是收视率不好。电视台的头头们早就把这节目给砍掉了。
今天,这位大厨并没有教大家做菜。而是教了一个让王勇都很是有兴趣的点心的做法。这点心的做法王勇跟张叔也学过,不过因为做法太麻烦,前期准备工作太多,他一次也没有亲自试做过。
今天看到电视里那位大厨的做法,一下子就让原本显得浑身直痒痒的王勇来了兴致,撸胳膊挽袖子,就准备去厨房亲自做一回试一试。
到了厨房,王勇打开冰箱看了一下。在一个冷藏盒里发现了前天干妈做的皮冻。据媳妇儿说是干爹那天提了一句说是三叔那里做的皮冻挺好吃,结果干妈就上心了,吃完饭立刻就跑到三叔那里学艺去了。
等晚上媳妇儿从学校回来,干妈已经做好了一大锅的皮冻,晶莹剔透,味道鲜美,媳妇儿和干爹两个人一下子吃了三盘还嚷嚷着没吃够,可把干妈高兴坏了。
冰箱里的这块大概有三四斤,已经被冻成了冰疙瘩了。据说是干妈特意留给自己吃的,只是自己刚回来的时候却忘了这茬了。
不过有了这一块皮冻。倒是省了王勇很多时间了。看到这里,恐怕很多人都猜到了王勇要做什么了?没错,就是灌汤包。
灌汤包大名恐怕就算是没吃过的人。应该也多少听说过吧?
灌汤包最早出现是在北宋时期的京城也就是如今的开*封,当时据说还不叫灌汤包,而是叫灌汤馒头或者是灌汤包子。(没想到吧?灌汤包发源地竟然是这里?)
其外形精美,肉馅与鲜汤**一室,将吃面,吃肉,吃汤三位合一,有着一种独特的魅力。吃灌汤包,汤的存在是第一位的。肉馅次之,面皮再次。
到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的时候。出现了一位名叫黄继善的大厨,创办了一家专门经营灌汤包的饭馆叫“第一点心馆”。
三十年代的时候。为了适应市场需求,他对灌汤包的做法加以革新,将发面皮改为死面皮,同时在馅料里加入白糖和味精提鲜。通过“三硬三软”和面,使得面皮劲道光滑,不漏汤,不粘笼,不掉衣。
而且还改大笼屉为小笼屉蒸制,既保持了灌汤包的热度和形状美观,又便于经营,备受顾客欢迎,这就是灌汤小笼包的由来。
灌汤小笼包,皮薄馅大,灌汤流油,软嫩鲜香,洁白光润,提起像灯笼,放下似菊花。很快它的大名就传播开来,受到了越来越多的人的喜欢。
当时王勇跟着张叔学灌汤包的时候,张叔还给王勇讲过一个关于灌汤包由来的传说。
相传在六百多年前,元末明初,朱元璋率军打到金*华城下,由于守城兵将早有防备,把城墙加高了好几尺,还给城门加上了万斤铁闸,似的起义军攻打了九天九夜也没有攻破这座城池。
朱元璋帐下大将常遇春,胡大海等人十分焦急,白天商议了一天的破敌之法,也没商量出什么好办法。
这天深夜,睡不着觉的常大将军到帐篷外面遛弯。忽然,他发现了城门打开了,万斤闸也在缓慢地升起。,仔细一看,原来是元兵想押着一大批民夫偷偷跑到江边上去跳水。
常遇春一看,大喜啊!立刻叫来胡大海和手下的士兵径直就冲向了城门。守城的敌军一看,就想关城门放下万斤闸。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常遇春冲到万斤闸下面,用自己的肩膀顶住了下落的万斤闸。大批的起义军士兵顺利的冲入城门,去和城墙上以及城里的敌军奋勇厮杀。
一批又一批的起义军冲入城里,常遇春顶着万斤闸,太费劲儿了,时间一长,就感觉肚子饿的厉害。
恰好这个时候,军营里送来了包子和菜汤等伙食,一个亲兵赶紧拿了几个包子喂给常遇春。另一个则是给他喂汤。可常遇春饿的厉害,赶紧就大声的嚷嚷着催促:“汤,包子,汤,包子。”
身边的一个亲兵一看自己的将军肩扛万斤巨闸,汗流浃背,这么一口包子一口汤太费事了,灵机一动之下心生一计。
他让人先将菜汤灌倒包子里,再把包子喂到将军嘴里。常遇春吃着吃着,就觉得喉咙也湿润了,肚子也不饿了,力量倍增,一直坚持到士兵们攻占了城墙把万斤闸给提了上去为止。
后来,常遇春还特意问亲兵:“你那天给我吃的是什么好吃的,好吃的很啊!”
亲兵笑着说:“就是你说的汤包子啊!”
常遇春也笑着说:“要是没有你的汤包,恐怕我早就被万斤闸给压趴下了。”
据说之后,这种吃法就迅速在军中传播开了。之后更是很快就传到了民间,经过一代代的大厨不断改进,就有了如今我们见到的灌汤包。
当然了,这只是个传说,因为史书中有明确记载,在北宋时期,灌汤包的雏形就已经出现了,并且在当时都城汴梁城十分的流行。
其实,灌汤包就和传说中的一样,无非就是汤和馅料一起包进面皮里而已。这里面的门道就是一道窗户纸,一捅就破了。
不知道的人还以为怎么着才能把热汤灌进包子里,还不流出来啊?其实很简单,就是王勇之前从冰箱里拿出来解冻的皮冻。
把皮冻或者其它肉冻加入到馅料里,包好之后放到笼屉里上火一蒸,肉冻化开了,被面皮包裹着不漏,这就是灌汤包的秘密所在。
不过想要做出美味好吃的灌汤包,可不是这么简单的。灌汤包最讲究汤不能漏,包子又不能粘笼屉,这里面的门道那可都是大师傅的不传之秘呢。
王勇准备做的是蟹黄灌汤包,为了准备蟹肉蟹黄,他特意从小世界的海洋里摸了三只每个都有半斤多的膏肥体满的大海蟹,手脚利落的剔出蟹肉和蟹黄。
切了一段上好的五花肉,把肉剁成肉茸,蟹肉同样剁碎备用。猪肉,蟹肉和蟹黄因为是生的,所以要先炒制一下。
锅里加入适量的荤油(也就是猪油),放入蟹肉,蟹黄,键入一点姜末去腥,等煸出来蟹油之后,盛出加入猪肉,皮冻、酱油、料酒等拌成馅料。
把馅料包入面皮之中,很快王勇就包了三十多个灌汤包。因为没有那种小笼屉,王勇直接把包好的灌汤包放到了大铁锅配套的那个直径差不多一米的大笼屉上。
一笼屉放满,王勇这才腾出手来往大锅里加适量的水,然后点火烧水。之所以之前没烧水,是因为现在时间离午饭还早,早早的做出来,等到午饭的时候,恐怕都凉了,凉了的灌汤包的滋味那可差的不时一筹。
半锅水,少了大概半个小时,等水开之后,放入笼屉,十分钟后,晶莹剔透,香气扑鼻的灌汤包就可以新鲜出锅了。(未完待续)
ps:感谢吉祥牛牛的起点币打赏,感谢death丶荒凉录和♀可可乐♀的月票打赏,谢谢诸位的支持和厚爱!
( 回乡小农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