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6.陈尚书是个好官
冷口大捷的报捷文书刚刚发出,金州军和天津军在开平大败清军的报捷文书已经到了京城。
今年的这个冬天朝廷格外的难熬,清军入寇的范围和力度远超以往,最远居然打到了山东,甚至攻陷了首府济南,活捉了大明的亲王,实在是让朝廷的颜面彻底扫地。
虽然后来通过交换俘虏换回了德王,但是并不能掩盖明军在战场上的无能,以及朝廷在应对清军入侵时的无力。
卢象升那里倒是送来过几次捷报,让朝廷稍微挽回了一点颜面,但是只要清军一天还停留在关内,朝廷的脸就会一直被扔在地下让清军踩。
崇祯现在是心力憔悴,即使他再怎么勤勉努力,国事仍然糜烂。内有叛乱不断,外有鞑奴屡次入侵,朝廷却无力应对,迟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刚开始崇祯还认为是大臣不给力,结果阁臣换了一个又一个,依然没有起色。
现在首辅和阁老已经不是人人向往的显贵职位,而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没钱、没粮、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张江陵复生又能如何。偏偏崇祯又是个急性子,恨不得今天换了首辅,明天就局势大好,这怎么可能?
大明的问题主要出在地方,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根本就不是换几个阁老就可以解决的。
既然无力改变现状,阁老们都是得过且过的在朝廷里和稀泥,过一天算一天。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在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这愈发引起了崇祯的不满,只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来替换罢了。
纵观整个崇祯一朝,内阁变动之大、之频繁,远超前面的几朝,朝廷的政策完全没有持续性,从根本上来讲崇祯在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
本来就积重难返、弊病丛生,加上崇祯的急功近利,国事就像下坡路上没有刹车的火车,一路向深渊滑去,速度越来越快。
在崇祯对大臣非常失望的时候,杨嗣昌的勇于任事无疑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眼,所以崇祯对他异常看重,如果不是因为资历不够,崇祯甚至想让他直接做内阁首辅。
杨嗣昌是议和派的代表人物,从本意上来说他是希望通过与满清议和来缓解明朝的压力,将精力集中在内部,剿灭日益壮大的流寇,首先解除内部的问题。在解决了内部问题后再解决满清对大明的威胁,也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策略从本质上来说不能算是错的,因为两线作战确实让明朝不堪负重,结果是哪一边都没有解决问题。
就连崇祯在重重压力之下都默许了杨嗣昌的议和举动,可见局势败坏的程度远超想象。
可惜明朝不光有头铁的皇帝,还有一群头铁的御史言官。议和他们不许,替代的措施,他们没有。最终议和失败,满清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入侵,局势急转直下。
历史上卢象升之所以会战死,是因为他是坚定的主战派,自然被杨嗣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杨嗣昌找各种借口分兵,最后战死沙场。
如今卢象升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还在沧州与多尔衮的大军连番大战,未见一点颓势,这让崇祯重新燃起了击败清军的希望。
特别是兴汉军攻占辽南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崇祯对于议和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已经有了放弃议和的打算。毕竟兴汉军的意外闯入,将大明与满清的两强对决变成了三国大战,明朝的对清战略局势大大好转,议和的必要性自然大大降低。
何况朝中反对议和的官员太多,崇祯也不想背上软弱无能的名声,改弦易辙就成了必然。
杨嗣昌敏锐的发现了崇祯态度的变化,积极主张招抚兴汉军,联合兴汉军对抗满清。
果然,这样的主张得到了崇祯的肯定,杨嗣昌依然圣眷正隆。
今天崇祯正在单独召见杨嗣昌,询问京畿地区的战事。
“多尔衮聚兵十万围攻沧州李家庄,卢象升坚守却敌,目前战事焦灼,暂无结束的迹象。”杨嗣昌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加上知识渊博,口才极佳,每与崇祯应对都能言之有物,所以非常得崇祯欣赏。
“即如此,可否派军支援,尽快结束战事?”崇祯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不会妄想一举消灭清军,能够把他们赶出去就不错了。
杨嗣昌稍微停顿了一会,委婉的说道:“李家庄地域狭小,本就容不下太多的兵马,卢建斗手下的兵马已经足够了。而且派兵支援风险太大,焉知鞑子不是打着围点打援的心思调朝廷兵马出城。”
离卢象升最近的朝廷兵马是高起潜统率的关宁军,不过想要他们主动向多尔衮发动进攻是不可能的。高起潜本就与卢象升不对付,又怎么会冒险支援卢象升。何况面对多尔衮的十万大军,高起潜根本就没有主动出击的勇气。
听了杨嗣昌的话崇祯没有肯定或者反对,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就略过了这个话题。
“除了多尔衮,奴酋岳托已经北上准备出关,想来金州军攻占辽南让皇太极如坐针毡,鞑奴全部退去也为时不久了。”本来清军还会在大明腹地肆掠更久,鲁若麟突袭辽南打乱了皇太极的部署,提前让清军出关了,这对朝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至于岳托是带着众多缴获和人口出关的事情,杨嗣昌闭口不谈,因为实在是太丢朝廷的脸了。
“陈爱卿和金州军不是去追岳托了吗?可有战报?”对于鲁若麟坚持要去追岳托,崇祯其实是有点不满的。
这岳托既然要出关了,还去追他干嘛?要不是面子上过不去,崇祯恨不得下令放开道路让岳托赶紧走。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将多尔衮赶走,清军十万滞留京畿,崇祯连睡觉都不踏实啊。
“昨日的战报显示陈兵部即将追击至开平,想来离岳托已经很近了。”杨嗣昌自然知道鲁若麟咬死岳托不放为的是什么,只是不好对崇祯讲罢了,说出来实在太打脸了。
朝廷无法解救被俘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撸走,反而是金州军这个外军却格外上心,说出来简直太讽刺了。
哪怕金州军已经归顺,在朝廷眼里依然是外军,可以利用,但是也更加需要提防。
崇祯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言语中带着淡淡的不满。
杨嗣昌自然明白是为什么,只是鲁若麟执意要去追岳托,他能怎么办。现在是朝廷有求于金州军,金州军能够出来打鞑子就不错了,真以为可以像朝廷兵马一样呼来喝去,那就未免太自我感觉良好了。
正当谈话气氛有些低沉的时候,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王承恩不顾规矩的闯了进来。
要知道皇帝与重臣召对的时候是最忌讳被人打扰的,如果不是非常重大的事情,王承恩绝对不会冒然闯进来。
崇祯和杨嗣昌都是脸色大变,以为是哪里又出了什么状况,最近这样的事情太多,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
王承恩来不及解释闯殿的事情,直接跪倒在崇祯面前,将一本奏折双手托起,激动的说道:“皇上,大喜啊!大喜啊!陈兵部传来捷报,皇明于开平大败鞑奴,斩首三千!大捷啊!大捷啊!皇上,呜呜呜……”
王承恩知道崇祯一直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明军败绩不断,城池屡屡被破,百姓惨遭屠戮。作为大明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崇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三十不到的人两鬓都白了。
王承恩作为崇祯身边最亲近的太监自然是疼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现在有了陈新甲大捷的消息,王承恩才会不顾规矩的第一时间闯进来禀报,为的就是想要让崇祯高兴一下,可谓是用心良苦,同时忍不住喜极而泣。
崇祯和杨嗣昌听得愣住了,原以为是坏消息,没想到居然是捷报,让他们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最近的“捷报”太多,其中绝大部分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什么力拒鞑奴攻城,击退鞑奴数千。谈到真正的战果都是鞑奴势大,尸首都被带走,总之是毛都没有抓到一根,这样的捷报你让朝廷如何能信、敢信?
但是不报捷又好像显得这些地方官太无能、没有做事,所以大家对于“报捷”这种事情还是乐此不彼,反正朝廷也没有精力去仔细查验。
不过敢在捷报里喊出斩首三千,那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哪怕没有三千的实数,有一半也是了不得的战果,毕竟最后朝廷还是要检验首级的。何况这次是陈新甲和金州军上的捷报,依照金州军以往的战绩,崇祯莫名的有了点信心。
不等伺候的小太监将奏折递到崇祯手上,崇祯主动起身快步上前拿起王承恩托着的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快速将奏折浏览了一遍,崇祯脸色瞬间激动起来,但是没有当场表态,而是将奏折递给杨嗣昌,“杨爱卿你也来看一看。”
杨嗣昌倒是非常沉稳,恭恭敬敬的接过奏折,看到陈新甲熟悉的笔迹,略过前面的官样文章,直接看向了后面的战斗描述和战斗结果。当看到“此战斩鞑奴首级三千,缴获无算”的时候,立马对崇祯叩首道:“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开平大捷确凿无疑,实乃我皇明之幸事。”
“爱卿以为不是虚报?”崇祯也希望战绩是真实的,但是受过太多骗的他现在已经不敢轻易表态了,否则非常容易被打脸。
“陈兵部是老练沉稳之人,加上金州军的战绩在前,臣相信此份捷报必无虚假。”杨嗣昌神情坚定,对陈新甲非常有信心。
有了杨嗣昌的背书,崇祯的信心也是大增,扭头对王承恩问道:“大伴,报捷的信使在哪里?”
“正在大殿外等候皇爷召见。”王承恩知道崇祯大喜之下肯定会召见信使,所以早早就带到了殿外。
“召他进来,朕要仔细询问一下。”崇祯还是非常谨慎的,这样的大捷肯定要昭告天下,绝对不能出什么乌龙。
很快信使就被带到了大殿,详细的为崇祯和杨嗣昌介绍了开平之战的整个过程。
当听到天津军死战不退,伤亡过半犹自奋战,崇祯和杨嗣昌大为动容。天津军可是朝廷的亲儿子,不是金州军这样的义子,居然也能够如此彪悍,实在是为朝廷长脸。
“好!好!沈志祥练的好兵啊!”崇祯兴奋得站起来走来走去,激动之情显于颜表。
“还不是因为皇上慧眼识人,力排众议将天津交给沈志祥,沈志祥感念朝廷恩德、皇上信重,方才奋勇杀敌,否则焉有今日之胜绩。”杨嗣昌一记马屁拍得崇祯酸爽不已,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沈志祥知恩图报、忠勇无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一定要大大嘉奖。”崇祯在用人上屡屡看错,难得出了个长脸的沈志祥,心中的得意怎么也掩藏不住。
“陈新甲勇于任事,亲临一线与鞑奴作战,这才有了开平大捷。皇上当初赐予他统兵之能、临机决断之权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陈新甲是杨嗣昌的忠实马仔,这个时候自然要好好的吹捧一下。
“陈爱卿确实有大将之才、名帅之资,这个兵部尚书真的是实至名归啊。”当初是为了加强陈新甲的权威,所以朝廷给他挂了个兵部尚书的衔,现在有了这场大捷,看起来还真是神来之笔。有了崇祯的这句话,陈新甲将兵部尚书坐实了几乎是十拿九稳的。
至于此战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金州军和鲁若麟,崇祯和杨嗣昌有意无意的都没有去提,反正这份捷报的主角是天津军,金州军的功劳自然就被弱化了。
“陈爱卿所部现在到哪里了?”崇祯扭头朝信使问道。
“回皇上,陈大人开平大捷之后并未停留,稍作休整之后就前往冷口追击鞑子去了。”信使在开平大捷的当天就离开了,对后面的情况并不清楚。
“实在是辛苦他了。”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先前对陈新甲和鲁若麟的那些不满,在三千首级的功劳下也烟消云散了。
随即让王承恩重赏了信使,带走休息去了。
今年的这个冬天朝廷格外的难熬,清军入寇的范围和力度远超以往,最远居然打到了山东,甚至攻陷了首府济南,活捉了大明的亲王,实在是让朝廷的颜面彻底扫地。
虽然后来通过交换俘虏换回了德王,但是并不能掩盖明军在战场上的无能,以及朝廷在应对清军入侵时的无力。
卢象升那里倒是送来过几次捷报,让朝廷稍微挽回了一点颜面,但是只要清军一天还停留在关内,朝廷的脸就会一直被扔在地下让清军踩。
崇祯现在是心力憔悴,即使他再怎么勤勉努力,国事仍然糜烂。内有叛乱不断,外有鞑奴屡次入侵,朝廷却无力应对,迟迟找不到解决的办法。
刚开始崇祯还认为是大臣不给力,结果阁臣换了一个又一个,依然没有起色。
现在首辅和阁老已经不是人人向往的显贵职位,而是唯恐避之不及的烫手山芋。
没钱、没粮、没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哪怕是张江陵复生又能如何。偏偏崇祯又是个急性子,恨不得今天换了首辅,明天就局势大好,这怎么可能?
大明的问题主要出在地方,已经从根子上烂掉了,根本就不是换几个阁老就可以解决的。
既然无力改变现状,阁老们都是得过且过的在朝廷里和稀泥,过一天算一天。勇于任事、锐意进取在他们身上完全看不到,这愈发引起了崇祯的不满,只是实在找不到更合适的人选来替换罢了。
纵观整个崇祯一朝,内阁变动之大、之频繁,远超前面的几朝,朝廷的政策完全没有持续性,从根本上来讲崇祯在其中起了很坏的作用。
本来就积重难返、弊病丛生,加上崇祯的急功近利,国事就像下坡路上没有刹车的火车,一路向深渊滑去,速度越来越快。
在崇祯对大臣非常失望的时候,杨嗣昌的勇于任事无疑就像黑夜里的萤火虫一样亮眼,所以崇祯对他异常看重,如果不是因为资历不够,崇祯甚至想让他直接做内阁首辅。
杨嗣昌是议和派的代表人物,从本意上来说他是希望通过与满清议和来缓解明朝的压力,将精力集中在内部,剿灭日益壮大的流寇,首先解除内部的问题。在解决了内部问题后再解决满清对大明的威胁,也就是所谓的攘外必先安内。
这个策略从本质上来说不能算是错的,因为两线作战确实让明朝不堪负重,结果是哪一边都没有解决问题。
就连崇祯在重重压力之下都默许了杨嗣昌的议和举动,可见局势败坏的程度远超想象。
可惜明朝不光有头铁的皇帝,还有一群头铁的御史言官。议和他们不许,替代的措施,他们没有。最终议和失败,满清发动了前所未有的大规模入侵,局势急转直下。
历史上卢象升之所以会战死,是因为他是坚定的主战派,自然被杨嗣昌视为眼中钉、肉中刺。被杨嗣昌找各种借口分兵,最后战死沙场。
如今卢象升不但活得好好的,而且还在沧州与多尔衮的大军连番大战,未见一点颓势,这让崇祯重新燃起了击败清军的希望。
特别是兴汉军攻占辽南的消息传到京师之后,崇祯对于议和的态度悄然发生了改变,已经有了放弃议和的打算。毕竟兴汉军的意外闯入,将大明与满清的两强对决变成了三国大战,明朝的对清战略局势大大好转,议和的必要性自然大大降低。
何况朝中反对议和的官员太多,崇祯也不想背上软弱无能的名声,改弦易辙就成了必然。
杨嗣昌敏锐的发现了崇祯态度的变化,积极主张招抚兴汉军,联合兴汉军对抗满清。
果然,这样的主张得到了崇祯的肯定,杨嗣昌依然圣眷正隆。
今天崇祯正在单独召见杨嗣昌,询问京畿地区的战事。
“多尔衮聚兵十万围攻沧州李家庄,卢象升坚守却敌,目前战事焦灼,暂无结束的迹象。”杨嗣昌仪表堂堂、风度翩翩,加上知识渊博,口才极佳,每与崇祯应对都能言之有物,所以非常得崇祯欣赏。
“即如此,可否派军支援,尽快结束战事?”崇祯这些年也历练出来了,不会妄想一举消灭清军,能够把他们赶出去就不错了。
杨嗣昌稍微停顿了一会,委婉的说道:“李家庄地域狭小,本就容不下太多的兵马,卢建斗手下的兵马已经足够了。而且派兵支援风险太大,焉知鞑子不是打着围点打援的心思调朝廷兵马出城。”
离卢象升最近的朝廷兵马是高起潜统率的关宁军,不过想要他们主动向多尔衮发动进攻是不可能的。高起潜本就与卢象升不对付,又怎么会冒险支援卢象升。何况面对多尔衮的十万大军,高起潜根本就没有主动出击的勇气。
听了杨嗣昌的话崇祯没有肯定或者反对,只是简单的点了点头,就略过了这个话题。
“除了多尔衮,奴酋岳托已经北上准备出关,想来金州军攻占辽南让皇太极如坐针毡,鞑奴全部退去也为时不久了。”本来清军还会在大明腹地肆掠更久,鲁若麟突袭辽南打乱了皇太极的部署,提前让清军出关了,这对朝廷来说无疑是个好消息。
至于岳托是带着众多缴获和人口出关的事情,杨嗣昌闭口不谈,因为实在是太丢朝廷的脸了。
“陈爱卿和金州军不是去追岳托了吗?可有战报?”对于鲁若麟坚持要去追岳托,崇祯其实是有点不满的。
这岳托既然要出关了,还去追他干嘛?要不是面子上过不去,崇祯恨不得下令放开道路让岳托赶紧走。现在最重要的事情是将多尔衮赶走,清军十万滞留京畿,崇祯连睡觉都不踏实啊。
“昨日的战报显示陈兵部即将追击至开平,想来离岳托已经很近了。”杨嗣昌自然知道鲁若麟咬死岳托不放为的是什么,只是不好对崇祯讲罢了,说出来实在太打脸了。
朝廷无法解救被俘百姓,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他们被撸走,反而是金州军这个外军却格外上心,说出来简直太讽刺了。
哪怕金州军已经归顺,在朝廷眼里依然是外军,可以利用,但是也更加需要提防。
崇祯不置可否的“嗯”了一声,言语中带着淡淡的不满。
杨嗣昌自然明白是为什么,只是鲁若麟执意要去追岳托,他能怎么办。现在是朝廷有求于金州军,金州军能够出来打鞑子就不错了,真以为可以像朝廷兵马一样呼来喝去,那就未免太自我感觉良好了。
正当谈话气氛有些低沉的时候,殿外传来了急促的脚步声,王承恩不顾规矩的闯了进来。
要知道皇帝与重臣召对的时候是最忌讳被人打扰的,如果不是非常重大的事情,王承恩绝对不会冒然闯进来。
崇祯和杨嗣昌都是脸色大变,以为是哪里又出了什么状况,最近这样的事情太多,已经让他们焦头烂额了。
王承恩来不及解释闯殿的事情,直接跪倒在崇祯面前,将一本奏折双手托起,激动的说道:“皇上,大喜啊!大喜啊!陈兵部传来捷报,皇明于开平大败鞑奴,斩首三千!大捷啊!大捷啊!皇上,呜呜呜……”
王承恩知道崇祯一直承受着非常大的压力,明军败绩不断,城池屡屡被破,百姓惨遭屠戮。作为大明帝国的最高领导人,崇祯背负着巨大的心理压力,三十不到的人两鬓都白了。
王承恩作为崇祯身边最亲近的太监自然是疼在心里,却又无可奈何。现在有了陈新甲大捷的消息,王承恩才会不顾规矩的第一时间闯进来禀报,为的就是想要让崇祯高兴一下,可谓是用心良苦,同时忍不住喜极而泣。
崇祯和杨嗣昌听得愣住了,原以为是坏消息,没想到居然是捷报,让他们一时之间没有反应过来。
不过最近的“捷报”太多,其中绝大部分的一看就知道是假的,什么力拒鞑奴攻城,击退鞑奴数千。谈到真正的战果都是鞑奴势大,尸首都被带走,总之是毛都没有抓到一根,这样的捷报你让朝廷如何能信、敢信?
但是不报捷又好像显得这些地方官太无能、没有做事,所以大家对于“报捷”这种事情还是乐此不彼,反正朝廷也没有精力去仔细查验。
不过敢在捷报里喊出斩首三千,那这个情况就不一样了,哪怕没有三千的实数,有一半也是了不得的战果,毕竟最后朝廷还是要检验首级的。何况这次是陈新甲和金州军上的捷报,依照金州军以往的战绩,崇祯莫名的有了点信心。
不等伺候的小太监将奏折递到崇祯手上,崇祯主动起身快步上前拿起王承恩托着的奏折,一目十行的看了起来。
快速将奏折浏览了一遍,崇祯脸色瞬间激动起来,但是没有当场表态,而是将奏折递给杨嗣昌,“杨爱卿你也来看一看。”
杨嗣昌倒是非常沉稳,恭恭敬敬的接过奏折,看到陈新甲熟悉的笔迹,略过前面的官样文章,直接看向了后面的战斗描述和战斗结果。当看到“此战斩鞑奴首级三千,缴获无算”的时候,立马对崇祯叩首道:“臣恭喜皇上!贺喜皇上!开平大捷确凿无疑,实乃我皇明之幸事。”
“爱卿以为不是虚报?”崇祯也希望战绩是真实的,但是受过太多骗的他现在已经不敢轻易表态了,否则非常容易被打脸。
“陈兵部是老练沉稳之人,加上金州军的战绩在前,臣相信此份捷报必无虚假。”杨嗣昌神情坚定,对陈新甲非常有信心。
有了杨嗣昌的背书,崇祯的信心也是大增,扭头对王承恩问道:“大伴,报捷的信使在哪里?”
“正在大殿外等候皇爷召见。”王承恩知道崇祯大喜之下肯定会召见信使,所以早早就带到了殿外。
“召他进来,朕要仔细询问一下。”崇祯还是非常谨慎的,这样的大捷肯定要昭告天下,绝对不能出什么乌龙。
很快信使就被带到了大殿,详细的为崇祯和杨嗣昌介绍了开平之战的整个过程。
当听到天津军死战不退,伤亡过半犹自奋战,崇祯和杨嗣昌大为动容。天津军可是朝廷的亲儿子,不是金州军这样的义子,居然也能够如此彪悍,实在是为朝廷长脸。
“好!好!沈志祥练的好兵啊!”崇祯兴奋得站起来走来走去,激动之情显于颜表。
“还不是因为皇上慧眼识人,力排众议将天津交给沈志祥,沈志祥感念朝廷恩德、皇上信重,方才奋勇杀敌,否则焉有今日之胜绩。”杨嗣昌一记马屁拍得崇祯酸爽不已,脸上的笑容更盛了。
“沈志祥知恩图报、忠勇无双,实在是不可多得的将才,没有辜负朕的期望,一定要大大嘉奖。”崇祯在用人上屡屡看错,难得出了个长脸的沈志祥,心中的得意怎么也掩藏不住。
“陈新甲勇于任事,亲临一线与鞑奴作战,这才有了开平大捷。皇上当初赐予他统兵之能、临机决断之权简直就是神来之笔啊。”陈新甲是杨嗣昌的忠实马仔,这个时候自然要好好的吹捧一下。
“陈爱卿确实有大将之才、名帅之资,这个兵部尚书真的是实至名归啊。”当初是为了加强陈新甲的权威,所以朝廷给他挂了个兵部尚书的衔,现在有了这场大捷,看起来还真是神来之笔。有了崇祯的这句话,陈新甲将兵部尚书坐实了几乎是十拿九稳的。
至于此战的另外一个重要角色金州军和鲁若麟,崇祯和杨嗣昌有意无意的都没有去提,反正这份捷报的主角是天津军,金州军的功劳自然就被弱化了。
“陈爱卿所部现在到哪里了?”崇祯扭头朝信使问道。
“回皇上,陈大人开平大捷之后并未停留,稍作休整之后就前往冷口追击鞑子去了。”信使在开平大捷的当天就离开了,对后面的情况并不清楚。
“实在是辛苦他了。”崇祯满意的点点头,先前对陈新甲和鲁若麟的那些不满,在三千首级的功劳下也烟消云散了。
随即让王承恩重赏了信使,带走休息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