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青云直上(下)
延山县里,和所有地方政府一样,被每日发下的各种文件搞得昏头胀脑,今天是市政府办公室发下的《五年计划修改纲要》,内容是对改革要审慎对待,明天又是省宣传部发下的《胆子要再大一点----学习首长讲话有感》,地方上人人都有无所适从的疑惑,不知道中央政策到底会有怎样的调整,地方的派系斗争在这种思想碰撞中已经变得微不足道,而这种思想碰撞其实又是最高层派系斗争的体现。
不过在延山,最起码借这股风浪,萧日一扫劣势,大会小会的重复“泼冷水”的必要性,本来倒向程建军的刘书记,郑书记话锋一转,又开始拥护萧日,程建军开始夹着尾巴作人。
所以当唐逸拿出自己那一篇《要坚定不移的将改革深化下去》的文章交给萧日时,他那错愕的表情也就可想而知。
萧日刚刚挑起大拇指,赞叹道:“娃子,你政治水平可比我高多了!老哥哥我佩服你!”然后就接到了唐逸的新文章,看到标题他就是一愣,满脸错愕道:“娃子,你到底在搞什么?现在的局势有多严峻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发这种文章,会头破血流的!”
唐逸微笑道:“不会的,冷水固然要泼,但也不能因为别的国家出了问题咱们自己就开倒车,这种态度更要不得。”
萧日摇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娃子,我和你说掏心窝子的话吧,别看我老了,中央精神我还是会领会的,现在上面……”伸手指了指天花板,道:“上面斗得很厉害你看不出来吗?这时候咱们不能动,更不能作墙头草,不然会两边都喊打的。”
唐逸没想到萧日会直言不讳的和自己说起高层也有权力之争,有些感动,唐家人,对高层的争斗又怎会不清楚,只怕萧日也没自己了解上面的几个派系。
唐逸想了一下措词,说道:“萧书记,其实第一篇文章仔细研读的话,根本没有反对改革的意图,你再仔细看看我这第二篇文章,看似题目和第一篇南辕北辙,其实是对第一篇文章的补充,”
“萧书记,苏联的解体原因很复杂,但绝对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它本身的民族矛盾,精英集团那种俄罗斯人种的贪婪都占据了很大因素,这篇文章里我也略略提过了。”十几年后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不知道多少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唐逸写起来当然得心应手。
“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共和国唯一的出路,我觉得,改革开放不能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而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番话,唐逸没敢写在文章上,那可是92年初首长南巡,力挽狂澜,终止党内思想碰撞的讲话,他胆子再大,也不敢盗用首长的智慧,不过他的文章倒是完完全全的契合南巡精神,算是为南巡讲话设的铺垫。
看着满脸坚毅的唐逸,萧日长叹口气,拿过文稿细细读起来,看着看着,他无奈的神色渐渐消失,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笑道:“成,我还以为你娃子天生反骨,遇到什么都要顶风上呢,看来不是,你这文章啊,写得不错,至少我看得过去!不过你这篇文章一出手,可就戴上改革派的帽子啦。”
唐逸微微点头,改革派?现在或许算一个帽子,但过几年已经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几年后就算是保守派,也不会明目张胆反对改革,而是对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质疑而已。
萧日琢磨了一下道:“这样吧,这稿子我给你递,但名字啊,就用你一个人的!”
唐逸忙道:“那可不成,上次稿子是咱俩联名发的,如果这次不联名,那说明您反对我的意见?这您都反对我了,还指望别人支持我?这首先就说不通嘛!”
唐逸的理由冠冕堂皇,萧日只有无奈的点点头。
九月底,陈珂登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她十几天前收到了上海政法大学的通知书,唐逸将陈珂送到延庆火车站,陈珂的中专也是在延山读的,从没出过远门,这不,在吉普车上陈珂眼睛好像还红红的,看得唐逸一阵不忍心,上火车前,唐逸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道:“想家就打电话,我有时间会去看你的,好好学习,报效家乡。”
听到唐逸说去看她,陈珂才破涕为笑,上火车前却结结巴巴道:“你,你要好好养病啊,我,我再给你想法子……”
唐逸笑骂道:“你这丫头片子才有病。”将陈珂推上了火车。
……
萧日和唐逸的署名文章见报,因为两人已经成为不大不小的笔名人,自然引发了舆论更激烈的辩论,不久,人民日报在基层建设栏目里转载了唐逸的文章,编者按里,褒扬了萧日和唐逸居安思危,但又懂得危机就是危险中的机遇的道理,赞扬萧日和唐逸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尤为透彻。
十月底,首长南巡,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谈话的内容主要有六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谈话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没有出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
在首长谈到自己的第六点时,点了萧日和唐逸的名,“这两名同志对马列主义就是活学活用嘛!我的观点也受到这两名同志许多启发,正是基层有这样的同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摸着石头过河中又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才是我们党的希望所在!”
首长的讲话,终止了党内波涛汹涌的激烈碰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次月,国家计委正式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计划委员会,发改委这个名词能提前出现,大概也得益于唐逸文章中的理论得到了首长的首肯,当然,和十年后不同,计划两个字还是不能从发改委的名称中去掉的,因为发改委权力的扩大,各省市领导层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实这种调整,尤其是省厅层面的调整,却是高层派系妥协斗争的结果。
唐逸倒没想到首长南巡讲话会提前几个月,但想想也就释然,自己的文章引起的讨论为南巡作了铺垫,加速了首长南巡的时间表也就不足为奇。
唐逸也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老太爷的电话,电话里老太爷那洪亮的笑声还是唐逸第一次听到,“小逸,干得不错,老战友南巡时专程给我来电话表扬了你!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唐逸却心潮澎湃,挂了电话,久久都不能平静,或许,因为老太爷那崇高无比的地位从小就深深烙印在唐逸心中吧。
想想,老太爷这么开心,可不光光是因为自己的表现引起了首长的注意吧,想来在这次领导层调整中,唐系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吧,唐老太爷一向奉行中庸之道,和保守派陈系,改革派总书记都是若即若离,但自己的文章却偏向了改革派,唐家在这次改革派大获全胜中肯定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却又没怎么得罪陈系,毕竟自己代表不了唐家,所以老太爷才会这般开心。
在延山,萧日被调任为省发改委主任,厅局级正职,虽然不如市长显赫地方,但进入省级领导层,却也可以说青云直上,程建军却不知道怎么活动了一下,竟然因为同属延山领导层加分,调任延庆市副市长,而唐逸,刚刚过完23岁生日不久的唐逸,被任命为为延山县党委副书记,行政级别提为正处,处级干部二十多岁的倒也有,各部委,大的国企二十六七提为处级干部的也不算太稀奇,但二十三岁的县委书记却是绝无仅有,或许,共和国历史上只有刚刚解放时的红小鬼才有这等殊荣吧。当然,除了党委的变动,其它任命都是在临时召开的人大会通过后宣布的。
对这个任命,唐逸其实很想不通,按老太爷的性子,是不可能将年纪轻轻的自己放上火炉的,对自己来说,一步登天其实不是好事,只怕从今以后,自己就要被放在显微镜下,被千万双眼睛注视,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
几天后,唐逸接到了二叔唐万东的电话,果然电话里唐万东隐隐说起这次任命不是老太爷的提议,不过在权衡之后老太爷也就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并告诉唐逸不要怕,放手去干,如果实在挑不起这担子,大不了回中央部委科室再从头来过,反正你还年青嘛,有个处级干部的起点也是好的。这些话唐万东是开玩笑似的语气说的,这也是唐逸第一次听到唐万东在自己面前笑,不管前世还是今生。
看来自己的表现已经在一定程度获得了二叔的认可,唐逸隐隐也有些开心。不过听老太爷的口气,想来也不认为自己能在延山搞出啥名堂,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己按在这个烘炉里烧烤,甚至只怕退路都帮自己铺好了。
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最起码知道老太爷是关心自己的,但这份关心又激起唐逸几分傲气,我还偏要在延山干出些名头。不过唐逸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现在起,自己已经被千万双眼睛所注目,既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被人看轻,更要低调低调再低调,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自己现在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千万不能被汹涌的漩涡卷走。
不过在延山,最起码借这股风浪,萧日一扫劣势,大会小会的重复“泼冷水”的必要性,本来倒向程建军的刘书记,郑书记话锋一转,又开始拥护萧日,程建军开始夹着尾巴作人。
所以当唐逸拿出自己那一篇《要坚定不移的将改革深化下去》的文章交给萧日时,他那错愕的表情也就可想而知。
萧日刚刚挑起大拇指,赞叹道:“娃子,你政治水平可比我高多了!老哥哥我佩服你!”然后就接到了唐逸的新文章,看到标题他就是一愣,满脸错愕道:“娃子,你到底在搞什么?现在的局势有多严峻你又不是不知道!现在发这种文章,会头破血流的!”
唐逸微笑道:“不会的,冷水固然要泼,但也不能因为别的国家出了问题咱们自己就开倒车,这种态度更要不得。”
萧日摇摇头道:“话不是这么说,娃子,我和你说掏心窝子的话吧,别看我老了,中央精神我还是会领会的,现在上面……”伸手指了指天花板,道:“上面斗得很厉害你看不出来吗?这时候咱们不能动,更不能作墙头草,不然会两边都喊打的。”
唐逸没想到萧日会直言不讳的和自己说起高层也有权力之争,有些感动,唐家人,对高层的争斗又怎会不清楚,只怕萧日也没自己了解上面的几个派系。
唐逸想了一下措词,说道:“萧书记,其实第一篇文章仔细研读的话,根本没有反对改革的意图,你再仔细看看我这第二篇文章,看似题目和第一篇南辕北辙,其实是对第一篇文章的补充,”
“萧书记,苏联的解体原因很复杂,但绝对不是因为改革开放,它本身的民族矛盾,精英集团那种俄罗斯人种的贪婪都占据了很大因素,这篇文章里我也略略提过了。”十几年后关于苏联解体的原因不知道多少经济学家政治学家进行了深刻的分析,唐逸写起来当然得心应手。
“改革开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是共和国唯一的出路,我觉得,改革开放不能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而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这番话,唐逸没敢写在文章上,那可是92年初首长南巡,力挽狂澜,终止党内思想碰撞的讲话,他胆子再大,也不敢盗用首长的智慧,不过他的文章倒是完完全全的契合南巡精神,算是为南巡讲话设的铺垫。
看着满脸坚毅的唐逸,萧日长叹口气,拿过文稿细细读起来,看着看着,他无奈的神色渐渐消失,眼睛越来越亮,最后笑道:“成,我还以为你娃子天生反骨,遇到什么都要顶风上呢,看来不是,你这文章啊,写得不错,至少我看得过去!不过你这篇文章一出手,可就戴上改革派的帽子啦。”
唐逸微微点头,改革派?现在或许算一个帽子,但过几年已经根本不是一个问题,几年后就算是保守派,也不会明目张胆反对改革,而是对改革中出现的种种弊端提出质疑而已。
萧日琢磨了一下道:“这样吧,这稿子我给你递,但名字啊,就用你一个人的!”
唐逸忙道:“那可不成,上次稿子是咱俩联名发的,如果这次不联名,那说明您反对我的意见?这您都反对我了,还指望别人支持我?这首先就说不通嘛!”
唐逸的理由冠冕堂皇,萧日只有无奈的点点头。
九月底,陈珂登上了去往上海的火车,她十几天前收到了上海政法大学的通知书,唐逸将陈珂送到延庆火车站,陈珂的中专也是在延山读的,从没出过远门,这不,在吉普车上陈珂眼睛好像还红红的,看得唐逸一阵不忍心,上火车前,唐逸摸了摸她的小脑袋,笑道:“想家就打电话,我有时间会去看你的,好好学习,报效家乡。”
听到唐逸说去看她,陈珂才破涕为笑,上火车前却结结巴巴道:“你,你要好好养病啊,我,我再给你想法子……”
唐逸笑骂道:“你这丫头片子才有病。”将陈珂推上了火车。
……
萧日和唐逸的署名文章见报,因为两人已经成为不大不小的笔名人,自然引发了舆论更激烈的辩论,不久,人民日报在基层建设栏目里转载了唐逸的文章,编者按里,褒扬了萧日和唐逸居安思危,但又懂得危机就是危险中的机遇的道理,赞扬萧日和唐逸对辩证唯物主义理解的尤为透彻。
十月底,首长南巡,并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讲话针对人们思想中普遍存在的疑虑,重申了深化改革、加速发展的必要性和重要性,并从中国实际出发,站在时代的高度,深刻地总结了十多年改革开放的经验教训,在一系列重大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上,提出了新思路,有了新突破,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
谈话的内容主要有六点:
1、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要坚持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关键是坚持党的“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
2、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不要纠缠于姓“资”还是姓“社”的问题讨论。改革开放的判断标准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现在要警惕右,但主要是防止“左”。计划和市场不是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
3、发展才是硬道理,要抓住有利时机,集中精力把经济建设搞上去。发展经济必须依靠科技和教育,科技是第一生产力。
4、坚持两手抓,两手都要硬。在整个改革开放过程中,必须始终注意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
5、正确的政治路线要靠正确的组织路线来保证,要注意培养人,按照“四化”标准选拔人才进入领导层。要反对形式主义,学马列要精,要管用。
6、坚持社会主义信念,社会主义在经历了一个曲折的发展过程后必然代替资本主义,这是历史发展的总趋势。
谈话指出:不坚持社会主义,不改革开放,不发展经济,不改善人民生活,就没有出路。革命是解放生产力,改革也是解放生产力。改革开放的胆子要大一些,敢于试验,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要提倡科学,靠科学才有希望。要坚持两手抓,一手抓改革开放,一手抓打击各种犯罪活动,这两手都要硬。
在首长谈到自己的第六点时,点了萧日和唐逸的名,“这两名同志对马列主义就是活学活用嘛!我的观点也受到这两名同志许多启发,正是基层有这样的同志兢兢业业,勤勤恳恳,摸着石头过河中又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才是我们党的希望所在!”
首长的讲话,终止了党内波涛汹涌的激烈碰撞,开启了改革开放的崭新篇章。
次月,国家计委正式更名为国家发展和改革计划委员会,发改委这个名词能提前出现,大概也得益于唐逸文章中的理论得到了首长的首肯,当然,和十年后不同,计划两个字还是不能从发改委的名称中去掉的,因为发改委权力的扩大,各省市领导层也进行了一系列调整,其实这种调整,尤其是省厅层面的调整,却是高层派系妥协斗争的结果。
唐逸倒没想到首长南巡讲话会提前几个月,但想想也就释然,自己的文章引起的讨论为南巡作了铺垫,加速了首长南巡的时间表也就不足为奇。
唐逸也没想到自己会接到老太爷的电话,电话里老太爷那洪亮的笑声还是唐逸第一次听到,“小逸,干得不错,老战友南巡时专程给我来电话表扬了你!孺子可教!孺子可教!”
不知道为什么,虽然只是这么简单的几句话,唐逸却心潮澎湃,挂了电话,久久都不能平静,或许,因为老太爷那崇高无比的地位从小就深深烙印在唐逸心中吧。
想想,老太爷这么开心,可不光光是因为自己的表现引起了首长的注意吧,想来在这次领导层调整中,唐系取得了不小的成果吧,唐老太爷一向奉行中庸之道,和保守派陈系,改革派总书记都是若即若离,但自己的文章却偏向了改革派,唐家在这次改革派大获全胜中肯定获得了极大的利益,却又没怎么得罪陈系,毕竟自己代表不了唐家,所以老太爷才会这般开心。
在延山,萧日被调任为省发改委主任,厅局级正职,虽然不如市长显赫地方,但进入省级领导层,却也可以说青云直上,程建军却不知道怎么活动了一下,竟然因为同属延山领导层加分,调任延庆市副市长,而唐逸,刚刚过完23岁生日不久的唐逸,被任命为为延山县党委副书记,行政级别提为正处,处级干部二十多岁的倒也有,各部委,大的国企二十六七提为处级干部的也不算太稀奇,但二十三岁的县委书记却是绝无仅有,或许,共和国历史上只有刚刚解放时的红小鬼才有这等殊荣吧。当然,除了党委的变动,其它任命都是在临时召开的人大会通过后宣布的。
对这个任命,唐逸其实很想不通,按老太爷的性子,是不可能将年纪轻轻的自己放上火炉的,对自己来说,一步登天其实不是好事,只怕从今以后,自己就要被放在显微镜下,被千万双眼睛注视,稍有不慎就会跌入深渊。
几天后,唐逸接到了二叔唐万东的电话,果然电话里唐万东隐隐说起这次任命不是老太爷的提议,不过在权衡之后老太爷也就采取了默认的态度,并告诉唐逸不要怕,放手去干,如果实在挑不起这担子,大不了回中央部委科室再从头来过,反正你还年青嘛,有个处级干部的起点也是好的。这些话唐万东是开玩笑似的语气说的,这也是唐逸第一次听到唐万东在自己面前笑,不管前世还是今生。
看来自己的表现已经在一定程度获得了二叔的认可,唐逸隐隐也有些开心。不过听老太爷的口气,想来也不认为自己能在延山搞出啥名堂,只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将自己按在这个烘炉里烧烤,甚至只怕退路都帮自己铺好了。
虽然觉得心里暖暖的,最起码知道老太爷是关心自己的,但这份关心又激起唐逸几分傲气,我还偏要在延山干出些名头。不过唐逸也知道,木秀于林,风必摧之,从现在起,自己已经被千万双眼睛所注目,既要踏踏实实做事,不要被人看轻,更要低调低调再低调,政治风云变幻莫测,自己现在真正是摸着石头过河,千万不能被汹涌的漩涡卷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