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颠覆你的世界观
杨家大房有什么定夺,杨皓不得而知。
这时他正骑着瘦驴,在回家路上。
杨昭似乎已经认可了他这个六哥,一路上言行并不见外。
听说马车上都是粮食,他就说:“六兄,你这是也认为关中气候有变?”
杨皓听到“也”字,回头说:“怎么?你听谁说天气要变了。”
“前日随先生去盩厔访友,听先生与朋友讨论。说是去年少雨雪,今春恐怕要干旱。若是干旱持续,今年关中便要缺粮了。还说,若是中原地区都干旱,今年关中百姓,日子恐怕不好过。”
杨皓看他面有愁容,问:“那你自己有何想法?认为你先生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
杨昭笑说:“小弟这几年都在书院读书,虽有所得,却远不能预判天时。六兄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定能教我。”
如今在路上,没有什么行人,杨皓也不怕被人听了去:“我自沙洲返回关中。草原有雪灾,过了凉州,未见有积雪。天下各地,多年平均雨水量有定数。一处多了,一处就会少。”
“多年平均雨水量?”杨昭没听明白。“这是何意?”
“就是某个地方,统计当地每年各月降水,包括鱼露冰雪的总量。统计数十年,乃至百年,形成曲线,得出峰值与谷值,与多年平均数。
“再联系历史年份个月降水,与旱涝饥馑相对比。便能提前预判某些事。”
“这恐怕无人统计。”杨昭摇头说。“六兄是觉得,草原雪灾与关中干旱有必然关系?”
杨皓笑说:“那倒不是。我只是听村中老人说,去年天候不对。若是今年雨水少,恐怕要闹春旱。”
他看了一眼车上的麻袋:“我采买粮食,也并非单纯为了抗灾。如今我已经分家,有想着请不少人做活,总不能从家里要。准备多些粮食,也算是有备无患。”
杨昭听他说到分家,却是没有半点惊讶:“六兄从家中分出,父亲在信中也与小弟说了。小弟这次请假回家,便是为了此事。”
杨皓听了这话,没忍住打量了他两眼:“你没意见?”
杨昭笑说:“六兄分家,是律法所致。再说了,有人不分家兄弟如仇人。有人分家反而兄友弟恭。可见,血脉亲情,与分家与否无关。”
他又扬眉说道:“其实小弟在此之前见过六兄。”
杨皓想了一下,笑说:“我这是回到村中后第一次外出。你如果见过我,肯定是我回到县中那日。”
“正是。”杨昭笑眯了眼。“当日小弟就在人群中,见着六兄率千多头牲畜,浩浩荡荡启程。可惜当日未能看清六兄相貌。不然当日你我兄弟便能相认。”
杨皓哈哈笑了:“我这脸,确实与父亲极为相似。”
“你与我是家中最不像的。不过父亲与娘亲都说,小弟是继承了娘亲容貌。”说到这里,杨昭有些哀伤。“娘亲去时,我才七岁。却也知道她最思念的便是六兄。”
杨皓抬头,望着天,禁不住感伤说:“娘亲音容,我已经模糊了。我当时脑子混沌不清,却仍记得有个女子对我极关爱。只是想不起她容颜。”
“娘亲知道你如今好了,又回了家,在天之灵也定然欣慰。”
杨昭又恨恨说:“如非大房做事霸道。非要将六兄你出族,娘亲也不至于……总有一天,哼!”
“此事不可乱说。”杨皓轻喝。
杨昭沉默了许久。
但终究是少年,禁不住了又问:“六兄,父亲信中说,你从岭南离境,游历天下之后,自西域归国?如今突厥横行于西域。你觉得我大唐如何方能败了突厥?”
杨皓扭头看他:“自我踏入阳关至今,也不过三月,对大唐了解不深。且我只是行经突厥,又不是探子。不知突厥深浅。不能知此知彼,如何说胜败?”
杨昭一拍脑袋,说:“是小弟发傻了。竟忘了六兄多年在外。”
杨皓笑说:“你如今年纪,还是先好好读书吧。那等朝中大事,自有圣上与朝中相公们操心。”
“小弟是多听同窗中对此多有辩论。他们相持不下,争论很是激烈。”杨昭笑说。“突然想到六兄自西域归国,才有这么一问。”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杨皓点了他一句。“日后对那些言论,你多听多思少言便是。须知,祸从口出。”
杨昭默然,又抬头说:“六兄教训得是。有先生与同窗,对今上与朝廷多有腹诽。更有人说,今上……得位不正,朝廷动荡,才导致去岁突厥南下,有了渭水之辱。”
还算他懂事,这话压低了声音。
杨皓看了一眼装作看风景的席君买,说:“君买,今日你没带耳朵出门。可明白了。”
席君买懵懂回头:“郎君你唤我?我方才想我爹娘了,没听到郎君和八郎君说什么。”
杨皓笑说:“那你继续想令尊令堂。”又对杨昭厉声说。“八郎,你我虽同胞兄弟,但你我今天刚相认,如今说这话,也算是交浅言深。我便与你说说我的见解。”
杨昭肃容说道:“六兄请说。”
“我大唐,如今与未来,都必将是强敌环伺。国与国之间,只说利益。
“不管是今上还是其他人坐在那个位置。突厥人都会南下。不是去岁,也迟早有这么一遭。
“所谓渭水之辱,最受辱的是当今。当今圣上,乃马上天子,是天下雄主。有今日之辱,便必有雪耻一日。突厥,必亡于当今圣上。
“至于他如何坐上那个位置……你只需记住一句话:成王败寇。其余不论。
“如今文人说三道四,你且清身后是什么人。那些人不过是因为当今圣上上位,不符其利益。他们先前投资隐太子,如今隐太子早死了。他们说再多,也不过发挥失去从龙之功的牢骚。可那又能如何?除当今之外,皇室中还有谁有资格坐那个位置?
“可见,他们只是怕当今秋后算账。如今制造舆论,要逼迫当今妥协。实则,他们并不管那位置坐的是谁。”
就算是女人坐那个位置,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天下文人学子,不过那些人手中工具。”
杨昭低头沉思,良久才问:“六兄口中说的那些人,是指何人?”
“不外七宗五姓。他们大多始盛于魏晋。魏晋九品正中制,让他们生而高贵。只不过如今已经不是魏晋。他们还想着与魏晋时那般,皇权由他们把控,甚至视作傀儡……”
杨皓说到这里:“你何必做他们工具?”
“弟,明白了。”
杨皓看他眼里迷茫,就知道他没明白。
此时孔二还没宋时的地位——皇帝也自称圣。
因为没有孔二这个名教总把瓢子。在隋之后,七宗五姓南北各支再次统合,把控着天下文脉舆论。
杨昭作为学子,接受的都是他们把持的教育,一时之间如何想得明白。
但有一个脑子不清醒的弟弟,他担心会被人煽动了惹出大祸来:“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书上写的,都是一人之言,未必真理。自己看到的,总结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
“你且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更要记住,怀疑乃进步之必要。若尽信书、尽听圣人言,你读再多书,也不过是书呆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便是这书呆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或曰:师者,传道解惑者也。我却要说,三人行,必有计较。
“不论同行者谁,可观其行止之高低,辨其言论之正谬;我自一旁计较、思考、总结,才可追其真。这才是学习。
“所以,贤者对学习的态度,必然是:师未必不如我,我不必不如师。
“做人,当不亢不卑,既不要自视甚高听不得他人言,更不应妄自菲薄人云亦云。这便是所谓自我人格。
“你须知道,每一种现象,都两面性。每个人对事物的观点,都会有偏差,有局限。
“自我人格,就是要不管在怀疑中找到真相。而不是听到貌似正确的话,就信个十足。
“不过,我们可怀疑圣人书,可怀疑圣人言,甚至可怀疑人生。却也不能只怀疑,怀疑了便要追求真解。不然,不如不疑,好好做个书呆子。
“做人,要多看多听、多思多想,多总结。万不可人云亦云。更不要口出狂言,祸害家人!”
杨昭听得冷汗淋淋,却又觉得这话很对。
只是这些话对他,冲击极大。他学的,都是“尊师重道”,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杨皓却让他“怀疑人生”。
这番话,对他的世界观,堪称颠覆!
这时他正骑着瘦驴,在回家路上。
杨昭似乎已经认可了他这个六哥,一路上言行并不见外。
听说马车上都是粮食,他就说:“六兄,你这是也认为关中气候有变?”
杨皓听到“也”字,回头说:“怎么?你听谁说天气要变了。”
“前日随先生去盩厔访友,听先生与朋友讨论。说是去年少雨雪,今春恐怕要干旱。若是干旱持续,今年关中便要缺粮了。还说,若是中原地区都干旱,今年关中百姓,日子恐怕不好过。”
杨皓看他面有愁容,问:“那你自己有何想法?认为你先生他们说得对还是不对?”
杨昭笑说:“小弟这几年都在书院读书,虽有所得,却远不能预判天时。六兄游历天下,见多识广,定能教我。”
如今在路上,没有什么行人,杨皓也不怕被人听了去:“我自沙洲返回关中。草原有雪灾,过了凉州,未见有积雪。天下各地,多年平均雨水量有定数。一处多了,一处就会少。”
“多年平均雨水量?”杨昭没听明白。“这是何意?”
“就是某个地方,统计当地每年各月降水,包括鱼露冰雪的总量。统计数十年,乃至百年,形成曲线,得出峰值与谷值,与多年平均数。
“再联系历史年份个月降水,与旱涝饥馑相对比。便能提前预判某些事。”
“这恐怕无人统计。”杨昭摇头说。“六兄是觉得,草原雪灾与关中干旱有必然关系?”
杨皓笑说:“那倒不是。我只是听村中老人说,去年天候不对。若是今年雨水少,恐怕要闹春旱。”
他看了一眼车上的麻袋:“我采买粮食,也并非单纯为了抗灾。如今我已经分家,有想着请不少人做活,总不能从家里要。准备多些粮食,也算是有备无患。”
杨昭听他说到分家,却是没有半点惊讶:“六兄从家中分出,父亲在信中也与小弟说了。小弟这次请假回家,便是为了此事。”
杨皓听了这话,没忍住打量了他两眼:“你没意见?”
杨昭笑说:“六兄分家,是律法所致。再说了,有人不分家兄弟如仇人。有人分家反而兄友弟恭。可见,血脉亲情,与分家与否无关。”
他又扬眉说道:“其实小弟在此之前见过六兄。”
杨皓想了一下,笑说:“我这是回到村中后第一次外出。你如果见过我,肯定是我回到县中那日。”
“正是。”杨昭笑眯了眼。“当日小弟就在人群中,见着六兄率千多头牲畜,浩浩荡荡启程。可惜当日未能看清六兄相貌。不然当日你我兄弟便能相认。”
杨皓哈哈笑了:“我这脸,确实与父亲极为相似。”
“你与我是家中最不像的。不过父亲与娘亲都说,小弟是继承了娘亲容貌。”说到这里,杨昭有些哀伤。“娘亲去时,我才七岁。却也知道她最思念的便是六兄。”
杨皓抬头,望着天,禁不住感伤说:“娘亲音容,我已经模糊了。我当时脑子混沌不清,却仍记得有个女子对我极关爱。只是想不起她容颜。”
“娘亲知道你如今好了,又回了家,在天之灵也定然欣慰。”
杨昭又恨恨说:“如非大房做事霸道。非要将六兄你出族,娘亲也不至于……总有一天,哼!”
“此事不可乱说。”杨皓轻喝。
杨昭沉默了许久。
但终究是少年,禁不住了又问:“六兄,父亲信中说,你从岭南离境,游历天下之后,自西域归国?如今突厥横行于西域。你觉得我大唐如何方能败了突厥?”
杨皓扭头看他:“自我踏入阳关至今,也不过三月,对大唐了解不深。且我只是行经突厥,又不是探子。不知突厥深浅。不能知此知彼,如何说胜败?”
杨昭一拍脑袋,说:“是小弟发傻了。竟忘了六兄多年在外。”
杨皓笑说:“你如今年纪,还是先好好读书吧。那等朝中大事,自有圣上与朝中相公们操心。”
“小弟是多听同窗中对此多有辩论。他们相持不下,争论很是激烈。”杨昭笑说。“突然想到六兄自西域归国,才有这么一问。”
“不在其位,不谋其政。”杨皓点了他一句。“日后对那些言论,你多听多思少言便是。须知,祸从口出。”
杨昭默然,又抬头说:“六兄教训得是。有先生与同窗,对今上与朝廷多有腹诽。更有人说,今上……得位不正,朝廷动荡,才导致去岁突厥南下,有了渭水之辱。”
还算他懂事,这话压低了声音。
杨皓看了一眼装作看风景的席君买,说:“君买,今日你没带耳朵出门。可明白了。”
席君买懵懂回头:“郎君你唤我?我方才想我爹娘了,没听到郎君和八郎君说什么。”
杨皓笑说:“那你继续想令尊令堂。”又对杨昭厉声说。“八郎,你我虽同胞兄弟,但你我今天刚相认,如今说这话,也算是交浅言深。我便与你说说我的见解。”
杨昭肃容说道:“六兄请说。”
“我大唐,如今与未来,都必将是强敌环伺。国与国之间,只说利益。
“不管是今上还是其他人坐在那个位置。突厥人都会南下。不是去岁,也迟早有这么一遭。
“所谓渭水之辱,最受辱的是当今。当今圣上,乃马上天子,是天下雄主。有今日之辱,便必有雪耻一日。突厥,必亡于当今圣上。
“至于他如何坐上那个位置……你只需记住一句话:成王败寇。其余不论。
“如今文人说三道四,你且清身后是什么人。那些人不过是因为当今圣上上位,不符其利益。他们先前投资隐太子,如今隐太子早死了。他们说再多,也不过发挥失去从龙之功的牢骚。可那又能如何?除当今之外,皇室中还有谁有资格坐那个位置?
“可见,他们只是怕当今秋后算账。如今制造舆论,要逼迫当今妥协。实则,他们并不管那位置坐的是谁。”
就算是女人坐那个位置,他们也不会有任何损失。
“天下文人学子,不过那些人手中工具。”
杨昭低头沉思,良久才问:“六兄口中说的那些人,是指何人?”
“不外七宗五姓。他们大多始盛于魏晋。魏晋九品正中制,让他们生而高贵。只不过如今已经不是魏晋。他们还想着与魏晋时那般,皇权由他们把控,甚至视作傀儡……”
杨皓说到这里:“你何必做他们工具?”
“弟,明白了。”
杨皓看他眼里迷茫,就知道他没明白。
此时孔二还没宋时的地位——皇帝也自称圣。
因为没有孔二这个名教总把瓢子。在隋之后,七宗五姓南北各支再次统合,把控着天下文脉舆论。
杨昭作为学子,接受的都是他们把持的教育,一时之间如何想得明白。
但有一个脑子不清醒的弟弟,他担心会被人煽动了惹出大祸来:“古人言,读万卷书不如行千里路。书上写的,都是一人之言,未必真理。自己看到的,总结出来的,才是你自己的。
“你且记住,尽信书不如无书。更要记住,怀疑乃进步之必要。若尽信书、尽听圣人言,你读再多书,也不过是书呆子。
“百无一用是书生,说的便是这书呆子。
“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择其善而从之。或曰:师者,传道解惑者也。我却要说,三人行,必有计较。
“不论同行者谁,可观其行止之高低,辨其言论之正谬;我自一旁计较、思考、总结,才可追其真。这才是学习。
“所以,贤者对学习的态度,必然是:师未必不如我,我不必不如师。
“做人,当不亢不卑,既不要自视甚高听不得他人言,更不应妄自菲薄人云亦云。这便是所谓自我人格。
“你须知道,每一种现象,都两面性。每个人对事物的观点,都会有偏差,有局限。
“自我人格,就是要不管在怀疑中找到真相。而不是听到貌似正确的话,就信个十足。
“不过,我们可怀疑圣人书,可怀疑圣人言,甚至可怀疑人生。却也不能只怀疑,怀疑了便要追求真解。不然,不如不疑,好好做个书呆子。
“做人,要多看多听、多思多想,多总结。万不可人云亦云。更不要口出狂言,祸害家人!”
杨昭听得冷汗淋淋,却又觉得这话很对。
只是这些话对他,冲击极大。他学的,都是“尊师重道”,老师说什么,就听什么。杨皓却让他“怀疑人生”。
这番话,对他的世界观,堪称颠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