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11【打响名号】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玉器总共分三类,分别是佩饰、摆件、玩意。</p>

    佩饰又分头饰、耳饰、项饰、手饰、身饰,如玉簪、玉坠、玉链、玉镯、玉带等。</p>

    摆件又分礼器、用器、杂器等,比如玉璋、玉琮、玉盏、玉杯、玉佛、玉如意、玉山子等。</p>

    玩意就更杂了,不过多指小东西,比如玉壶、玉蝉、玉环等。爱玉之人,每天都会在手中把玩,人养玉、玉养人,其中有无穷妙处。</p>

    因此掌柜的才要问个明白,也好往外拿货。</p>

    项南点点头,表示自己要买个随手把玩的小玩意儿。</p>

    最好是上三代的古玉,最差也不要晚于唐代。</p>

    因为越是古玉,越有价值。按行内的说法,玉都是有灵性的,越老的玉灵性越足。</p>

    尤其上古年间,玉石难得,非是王公贵族,根本就不配用玉,所以每一件上三代的古玉,那都是大有来历的。</p>

    而五代之后,礼崩乐坏,玉器已不局限于王公贵族使用,就算是小富即安的市民阶层,都能买只玉簪、玉坠、玉镯等。</p>

    所以五代之后的玉,相比唐之前的玉,地位和价格大差了一档。</p>

    懂玉的人,都只玩唐以前的。</p>

    掌柜的一听,便知道项南是行家,立刻吩咐伙计将货取来。</p>

    随后,伙计便拿来一个箱子,小心翼翼摆在桌上。</p>

    “这位爷,请上眼。”掌柜的笑道,随后轻轻打开箱子,就见里面琳琅满目,摆放着十数件古玉。</p>

    有玉璧、玉环、玉佩、玉龙、玉猪、玉虎、玉蝉等等,形式不同,大小不一,但都不超过一拳大小。</p>

    而且件件古色古香,古韵盎然,看来还真似模似样。</p>

    项南扫了一眼,却是微微一笑,“掌柜的,这些我就不看了,有真正的好货请拿出来,钱不是问题。”</p>

    那些玉看上去很像是古玉,雕工、沁色,甚至包浆,都与真玉极其相似,足以让一些行家打眼,蒙外行更是十拿九稳。</p>

    但项南是何等样人,这样的西贝货,哪里瞒得过他的眼睛,只一眼就看出这些东西不真了,都是做旧的新仿,最老也不过三四十年而已。</p>

    掌柜的顿时一愣,意识到遇到了行家,连忙挥挥手,示意伙计将箱子搬下去,“是在下慢待了。生子,取上好的古玉来。”</p>

    伙计答应一声,又送来一个黑漆为地,上刻双彩龙凤纹,色泽光润、色彩艳丽的漆盒。不看里面的古玉,单是这件漆盒,就价值不菲,至少也是百年以上的物件儿。</p>

    掌柜的越发小心地打开漆盒,笑着说道,“这位爷,请上眼。”</p>

    项南又往盒子里扫了一眼,就见这次盒子里只有三件玉器。一件玉蝉、一件玉猪、一件玉虎,都是小巧的把玩件。</p>

    项南探出一根手指,依次在三件玉器上划过,随后将那件玉虎给拿了起来,端详一番之后,笑着点点头,“行,就是它了。”</p>

    掌柜一见,暗赞一声,“罢了。”</p>

    这三件玉器中,顶数那件玉虎是上三代的玉器,估计能追溯到商周时期。而玉猪、玉蝉最多也就是汉时的玉器。</p>try{ggauto();} catch(ex){}

    项南都没仔细把玩,只是用指头一摸,就选出了那件最好的玉,看来真是行家。难怪气度如此雍容,堪称贵气十足,肯定是高门大户出来的少爷。</p>

    “行,那咱拉拉手吧。”掌柜的笑道,随后拢起手来,探出了袖子。这是古人砍价的方式,又称“袖里吞金。”</p>

    之所以如此,一是为了不伤和气。所谓买卖不成仁义在,真要红口白牙的砍价,一言不合难免要呛呛起来,伤了和气。而在袖子里拉手,成与不成,也不会伤了和气。</p>

    二是为了保密需要。所谓财不可露白,一件文玩价值可是不菲,买方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出了多少钱,以免找来贼人惦记;卖方也不希望别人知道自己赚了多少钱,以免惹来同行嫉妒。</p>

    因此双方划价都在袖中,只要是行家没有不会得。</p>

    项南点点头,随即跟掌柜的谈起价来。</p>

    两人一拉手,掌柜的就开出两万大洋的价格。</p>

    项南自然是不同意的,身为业内的老行尊,他对文物价格心知肚明。</p>

    上三代的玉器虽然难得,但也值不了两万大洋,撑死了一万大洋就是了。</p>

    因此他当即还了个五千。</p>

    掌柜的一愣,看项南不过三十多岁,在古玩这一行里,算是年轻的,没想到对行市如此了解。</p>

    两人又来回拉扯一番,最终以八千块大洋成交。</p>

    “好,就这样,谁让您是爷呢。”掌柜的笑道。</p>

    “掌柜的果然痛快,那就这么定了。”项南也笑道,随即取出钱来,交割完毕。随后盘着古玉扬长而去。</p>

    掌柜的、伙计都是毕恭毕敬,将项南送出店来。</p>

    ……</p>

    随后几天,项南又相继出手,在琉璃厂买卖了几件古董。</p>

    分别是一只元代定窑的黑釉梅瓶、一幅元代书法家杨维桢写得条幅、一张明代仇英的《莲溪渔隐图》、一张清代书画家金农所画的扇面……总共花了四万八千块大洋。</p>

    当然,以项南的眼光,买得全部都是真迹。</p>

    而且不仅是精品,价格出得也很适当,几乎每一件都是卡在店家脖子上。也就是说他出得价格,让店家有得赚,但赚得并不多。卖吧觉得有点亏,不卖又怕砸手里。</p>

    这非得是行家,才能出到这么合适的价格。</p>

    所谓天下没有不透风的墙,没几天时间,琉璃厂的老板都知道,新来一位段少爷,不仅眼力毒,而且很懂行。</p>

    关键是行动做派、言谈话语,都显出是大家出身。虽然不知确切根底,但也知道此人非同小可。</p>

    项南最擅察言观色,自然也知道,自己已经出了名儿,不禁心中暗暗得意。</p>

    他随即在陶然亭附近租了一个农家小院儿,在院中砌了一个炉灶,然后开始秘密的烧制瓷器。</p>

    现在陶然亭是在二环以里,房价每平米都有十多万。但在民國时候,陶然亭附近根本就是一片荒地。</p>

    电影中,小石头儿、小豆子等人早晨喊嗓子,就在陶然亭边上。可见那地方真的是十分荒凉,项南在那里做事,自然不怕被人发现。</p></div>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