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五十九章 吴侯问子敬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数日之前,孙翊率领着三千车下虎士以及五千解烦骑,来到了陵阳城外。

    按照陆逊当日献策,孙翊面对全柔的叛乱,分别作出了三处平叛部署。

    第一路便是陆逊领兵前去守备柴桑,阻隔荆州援救全柔的兵马。

    第二路是孙翊命徐琨由吴县率领两万大军直逼泾县,将泾县给重重包围起来。

    这一举可以将全柔的三城联叛之势,给拦腰截断。

    最后一路便是由自己亲率八千大军北上,来亲自讨伐全柔这个逆贼了。

    陆逊那路自不用多说,他乃是孙翊三路部署之中最先到达预定位置的。

    至于徐琨那一路,虽说吴县距离泾县甚远,但他在接到孙翊命其出兵的命令之后,

    他立即整顿好大军,甚至连粮草辎重都未准备齐全,就在第二日急不可耐的出兵了。

    因为没有粮草辎重的拖累,加上徐琨手中的两万大军又是江东最精锐的军队,所以他这一路反而比孙翊更早到达预定位置。

    至于这两万大军的粮草辎重,徐琨有孙翊手令在手,他又承担着平叛全柔的任务,

    故而这一路上的县城在其大军经过县境内时,都会主动为其补给好一切军需。

    徐琨能这么快到达泾县城外,除了以上的原因之外,还因为他心中有着强烈的立功愿望。

    所以在他一得到孙翊命其出兵的命令之后,就急不可耐的出兵了。

    这一切孙翊也都心知肚明。

    不过他身为主君,下属有强烈的立功意欲,这对于他来说,是一件好事。

    在徐琨率领着两万大军赶到泾县外之后,立即按照原先陆逊为孙翊谋划的那般,将泾县团团包围了起来。

    那时孙翊的大军还未到达陵阳城外,在陵阳城中的全柔在得知这个消息之后,立即派出援军前去救援泾县。

    在得知全柔派出援军之后,徐琨亲整大军,于泾县城外沿路设伏,大破全柔的援军于野,杀伤者不计可数。

    这一战让全柔的叛军元气大伤,并且一战打出了徐琨的威名。

    随着徐琨威名的波及开,丹阳郡内由全柔叛乱引起的动荡,也渐渐得到了控制。

    全柔叛乱并且击败丹阳郡兵于宛陵城? 这令全柔的声势大震? 并且让整个丹阳郡也因此震动起来。

    各地影从叛乱者甚多,藏在暗处的心怀不轨的人更是数不胜数。

    而徐琨这一战大败全柔之叛军? 让许多人意识到了?

    纵使全柔的叛乱之势一时看起来有多浩大,但他跟孙翊手中掌握的力量相比? 还是太过弱小。

    只要孙翊缓过神来,抽出手来对付他? 那么他就绝对讨不了好。

    至于徐琨有能力立下这战功? 孙翊一点也不意外。

    在孙翊继位之后,江东众臣看待徐琨的目光,就多是以看待外戚的目光视之。

    但他们都渐渐忽略了一点,在孙翊兄长孙策初渡江时? 徐琨就因为勇武善战深得孙策信任?

    若单单论战功,徐琨在早期的孙吴集团的众臣之中,足以排进前五。

    孙翊在听到徐琨取得这等大胜之后,欣喜过望。

    徐琨打的这一战,对抑制全柔的叛乱? 具有非常大的意义。

    在这一战后,孙翊在进行平叛的过程中? 就已经牢牢占据了主动的地位。

    并且这能够极大的安抚住,现在整个江东都躁动不安的人心。

    全柔因为“二张逆案”而叛乱? 而整个江东也因为“二张逆案”也变得暗流涌动。

    在此时机,徐琨在平叛全柔的作战中取得一场大胜? 这给孙翊带来的助益是相当之大的。

    在乱世中? 能够最大程度安抚人心的? 除了金银田亩之外,便是那武威赫赫的战功了。

    因为此功,孙翊下令封徐琨为广德亭侯。

    孙翊知道他此次真正的目的,不是为了平定全柔之乱,或者说他想要的不仅是这些。

    所以他特地私信一封给徐琨,在信中除了表彰其功勋之外,还让他暂缓攻势,不要一下子就把泾县攻打下来了。.

    全柔据陵阳、泾县、宣城三城而叛,这三城同气连枝。

    若是其中有一城被攻下,那么无疑会瞬间逆转当前的局势。

    全柔之乱可能会因此进入结束的倒计时,孙翊可不想这样子。

    全柔之乱是他诱惑刘表的一个诱饵,若是全柔之乱太早结束了,

    在没有这个诱惑的情况下,刘表很可能会下令撤兵。

    甚至虞翻写信赚刘表一事也会受到影响,这是孙翊不愿意看到的。

    最好要营造出一种,孙军与全柔的叛军进行“战略相持”的假象。

    只有这样,才有利于周瑜为孙翊规划的那个,虎吞荆襄的战略方案的实施。

    为了营造这种假象,孙翊在率军到达陵阳城时,只令麾下大军包围住陵阳城的三面城门。

    在到达陵阳城外之后,孙翊试探性的进行了几次攻城。

    不过除了那几次试探性的进攻,在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只率领着大军围而不攻。

    而全柔在知道孙翊亲自率大军前来平叛后,就算之前他有设想过这样的情况,

    但当他真的面对上这种境地时,他的心中也难以抑制的浮现了惧怕和担忧。

    实在是孙翊目前在江东的威望,太过深重了。

    因为这种惧怕与担忧,全柔见孙翊只是围而不攻,虽然他不知道孙翊的目的的是什么,但他也不敢贸然进攻城外的孙翊。

    他只是下令城门紧闭,并且加派士卒在城墙上日夜巡逻,以防止孙翊的进攻。

    全柔想的是等待荆州的援兵,而孙翊见全柔这副据城死守的态度,也是听之任之。

    此刻在陵阳城外的孙军大营中,孙翊拿着手中的一封书信,对着身旁的鲁肃笑道,

    “伯言有此书信来,是畏我疑其矣。”

    鲁肃刚刚也看过了孙翊手中的这封信,他也笑道,

    “陆校尉虽有锦绣韬略,但其终究还是不了解君侯。”

    孙翊闻言轻咦一声,故作嗔怪的言道,“子敬何以得知,孤不会因叔朗之言疑其乎?”

    孙翊举起手中另一封书信,这一封书信乃是孙皎写给孙翊的。

    在这书信中,孙皎将那日发生的事一五一十的记录在内。

    虽然孙皎没有在信中直言陆逊的不是,但他在信中的字里行间,都在表达着他对陆逊那日做法的不满。

    孙皎是孙翊堂弟,他的态度是很可能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孙翊的态度的。

    但鲁肃话中却表明,他认为孙翊不会对陆逊产生怀疑,这让孙翊有点诧异。

    鲁肃在听到孙翊得发问后,拱手答道,“因为君侯是知兵之人。”

    孙翊听后笑了出来,他对鲁肃言道,“论洞悉君心,伯言不及汝。”

    说完后,孙翊将陆逊的那封信笺又展开看了看,信中的内容不长,他看过一遍就已记下。

    如今他又再度展开细细观看,只因为这封信件中写了一个人名,

    刘备!

    孙翊对着鲁肃问道,“子敬素有识人之明,依你观之,这刘玄德是何许人?”

    “若是孤能擒下他,是杀之,抑或收之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