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八章 风雨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孙翊让陆逊上车与其一叙,陆逊一礼后也不推脱,就这么施施然的上了车。

    陆逊上车后与孙翊对视而坐,车辕上的御者放下绸幔,然后马鞭一挥,整驾华丽宽敞的吴侯车辇,就继续往前行驶起来。

    孙翊的车驾一动,整支大军的队伍也动了起来,继续朝着原定的目标行进着。

    绸幔之内,车驾之中,孙翊看着陆逊,问道,“吴中四俊,谋言相气。

    其中伯言以多谋闻名,此次拦驾自荐必是有良策在胸,不知伯言有何策献上?”

    陆逊朝孙翊一拜后说道,“方今英雄棋跱,豺狼窥望,克敌宁乱,非众不济。

    而豪强旧恶,阴蓄人口,广占田地,尾大不掉。夫腹心未平,难以图远,可大民众,取其精锐,强者为兵,羸者补户。”

    陆逊的话刚一说完,孙翊就笑了起来,他说道,“既已来投,伯言言语之中不必有隐。”

    “阴蓄人口,广占田地又何止只是豪强所为,清望士家恐犹有过之。”

    在汉代大部分时期,世家和豪强其实是两种不同的阶层。

    豪强主要指的是在地方上拥有实力,会对地方政府构成威胁的一种特殊阶层。

    他们的特征就是钱多,人多,地多,他们的危害,是整个社会都有目共睹的。

    汉武帝设立十三州刺史,刺史的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

    职权中第一条就是刺察“强宗豪右,田宅逾制,以强凌弱,以众暴寡”,这说明了汉代官方对于地方豪强是一种厌恶,忌惮的态度。

    当然了,态度是态度,不代表汉朝消灭了地方豪强。

    而到了东汉,光武帝是被地方豪强捧上位的,这就导致了地方豪强的势力快速膨胀。

    以至于敢公然与政府对抗。

    但这不代表豪强的名声好起来了。

    就算在这东汉,打击豪强也是政治正确的一件事。

    东汉许多名臣,担任地方长官时,都是通过打击地方豪强来刷名声的。

    自前汉以来,地方豪强就在慢慢与士族融合,这个融合的进程是很慢的,但却在一直在进行着。

    何为士族?

    就是有名声、有知识、并且在地方或者说在天下间,有一定政治影响力的家族。

    许多士族的发家史根本就是草根逆袭,真正的是从底层爬上来的。

    所以士族最看重名声,也最看重知识、人脉的传承,这是他们的立家之本。

    因为豪强和士族的根本不同,所以他们是不同的阶层。

    但令人担忧的是,自前汉以来,地方豪强和清望士族这两个阶层正在慢慢融合。

    地方豪强通过机遇可以进一步成为士族,士族在得到一定的政治地位之后,也会开始蓄田蓄民。

    后世许多人很厌恶世家两个字,但被大多数人所厌恶的世家,其实是晋代的世家。

    那时候的世家,就是士族与地方豪强融合完成后的产物。

    社会的基本规律是发展,世家这个阶层,也并不是一层不变的。

    汉代世家、晋代世家、隋唐世家其实各自的特征都不同,不能一概而论。

    不论其他时期的话,就如汉末这时期来说,士族与地方豪强之间的纠葛已经非常深了。

    他们不能混为一谈,但是又不可以相同而视。

    在现今的主流意识中,豪强肯定是要被打击的。

    例如当初议事大会上,周瑜直接指出强宗两个字,说的就是地方豪强。

    并且周瑜丝毫不掩盖对他们的厌恶,议事大会中的与会人员也都觉得很正常。

    部分士族开始和地方豪强一样,开始蓄田蓄民,这慢慢成为一种常态。

    但不代表士族的这个举动是理所当然,受官方承认的。

    只是东汉建立之后,对这种现象有心阻止却无力为之而已。

    陆逊方才对孙翊建言的核心思想就是打击地方豪强,从而吸收这些地方豪强荫蔽的人口,土地。

    这样做的话,一则可以稳定江东,二则可以增强江东的国力。

    但是陆逊因为自身的出身,他的话语中下意识地将江东士族给隐藏了起来。

    孙翊就直接指出了陆逊对其有所隐,并且说出了他的看法。

    他认为这时候一些江东士族,在蓄民蓄田这件事上,比那些地方豪族做得更过分。

    被孙翊指出这点,陆逊一下子无言以对。

    能让陆逊这个智谋出众的人无言以对的,唯有是事实才行。

    陆逊只得呐呐回道,“君侯高见,逊不及也。”

    “伯言非不及,伯言乃自暗也。”

    孙翊笑了笑,他伸手撩开车帘,看着车驾外经过的秀丽山水,他眼神有点迷离地说道,“江山二字,自古以来引得多少英雄竞折腰。”

    “江东国弱,若非中原动乱元气大伤,论国力不说江东一地,就是荆扬合一,也然与江北之地匹敌。”

    “江北战乱不休,给了孤以南伐北的契机,但光是如此,并不足让孤克定江北。”

    “国既弱,要想图强,必须变法,变法乃是为自强,自强才是以南伐北之本。”

    “变法一词古今有之,但其核心无非三方面,强兵,足食,广民。”

    孙翊似是在说不相干的事,但陆逊听得出孙翊话语中的言外之意。

    “无论士族也好,地方豪强,孤不在意他们是什么身份,孤在意的是他们做了什么,孤在意的是他们是否会阻碍孤。”

    “今日伯言能自荐,孤是开心的,但孤想伯言能够献上定风雨之策,而不是一个有失偏颇的大略。”

    孙翊的话中没有一句是关于吴县那场动乱的,不过陆逊很清楚的知道,孙翊的意思就是希望自己,为他筹划一个能够妥善解决这场动乱的办法。

    这既是体现陆逊的价值的时候,也是体现陆逊忠心的时候。

    孤既然已经对你吐露了一部分的心声,而且你既然已经选择效忠孤,那么孤希望你不要再站在江东士族的立场,而是要站在孤的立场为孤谋划。

    这就是孙翊此刻的心声。

    聪明人之间的交流不需要太过直白,只要点到为止,双方都会明白各自的意思。

    孙翊满心期待得看着陆逊,他是真心喜欢陆逊这位大才的,但他如今身为江东之主,他除了要看人的才能之外,他更看重这个人的忠心。

    陆逊拱手对孙翊问道,“吴郡突起风雨,君侯智略天授,敢问君侯,这场风雨因何何来?”

    “再大的风雨,最后都是为了迎接绚烂的彩虹。”

    孙翊淡淡地说了这一句话。

    有了孙翊的这句话,陆逊脸上露出笑容,他对孙翊说道,“臣有一计,可定风波。”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