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四章 开府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乱世之中意外时常发生,孙翊身处其中,更加无法可以保证自己可以没有意外发生。

    所以他要未雨绸缪。

    不然万一孙翊发生意外了,到时那可就有趣了,合法的继承者起码有四五个。

    各有各的法理,这瞬间就能让江东势力分崩离析。

    于是乎,在此情况之下,孙翊想出了改封爵位的方法来。

    只要孙坚改封为吴侯,那么孙家的世系就一下子清晰起来。

    孙坚是第一代吴侯,孙策是第二代,孙翊是第三代,很清楚明了。

    这条世系,会成为孙家唯一的一条世系。

    就算孙翊哪天发生意外,他的儿子会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儿子若是因为年幼或者其他原因都不行,那么世系会回到孙策这一系,再不行的话,才会轮到孙翊的兄弟。

    只要有这样明显的先后顺序,这才可以保证在意外发生时,江东不至于分崩离析。

    而且这一点孙翊还有一个用意,那就是削弱孙策这一系的法理影响力。

    明定世系后,孙坚作为第一代孙家基业肇始之君的地位,就会更加确立。

    而从整个孙家的发展史来看,孙策只是继承了孙坚,在他的基础上开创了江东六郡的基业。

    孙翊虽然是兄终弟及,但他最开始,最重要的法理来源就变成了孙坚。

    孙翊继承江东基业变为了父死子继、弟承兄志,他本身的继承法理会变得牢不可破。

    而孙策后人的法理影响力,会在将来的时间内不断削弱。

    只有这样,将来孙翊才不会因为顾忌,而对孙策地位的确立心有疑虑。

    这一点对孙策的后人也有好处。

    法理影响力削弱了是在保护孙绍,将来孙翊也会有儿子,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孙翊不想萧墙之乱发生在下一代。

    不谋一世者,不可谋一时。

    官位将来可以通过建功立业获得更高的,但要求明定世系,可不是什么时机都能获得的。

    不过半个时辰,刘琬就已经书写好了新的敕封诏书,回到了大厅。

    回到大厅后的刘琬,来到了孙翊身前,他将诏书递给了孙翊,然后说道,“快些召集群臣,吾宣示完诏书内容就回许都。”

    孙翊拿过诏书仔细的看了起来,见内容真有改封爵位这一条,他放下心来。

    他又把诏书回递给了刘琬,然后他让谷利出厅唤群臣进来。

    孙翊起身来到厅中,群臣在重新入厅之后纷纷站在孙翊身后,而刘琬则站在吴侯座前,张开墨香犹存的诏书开始宣读了起来。

    诏书的内容不多,前半部分都是夸孙翊的,后半部分才是真正的内容。

    而当刘琬念道封孙翊为平南将军,袭爵吴侯,会稽郡守时,众臣心中都诧异不已。

    君侯在厅内和刘琬私谈了这么久,怎么还把将军位谈低了?

    但刘琬念到最后一项内容时,众臣才知道孙翊想要的是什么。

    “今改封故破虏将军孙公文台为吴侯.......

    布告天下,咸使闻之!”

    念完这句话,这封敕封诏书的内容也就念完了。

    张昭、秦松、陈端、周瑜、虞翻等臣听到最后一项内容时,瞬间恍然过来,原来孙翊要的是这个——改封爵位,明定世系!

    这些臣子都是机敏之人,也都顿时明白了孙翊此举的深意,但就算如周瑜这个与孙策感情深厚的人,都对孙翊的做法没有半点疑议。

    孙坚本来就是孙家的肇始之君,这点是不争的事实,孙翊只是以汉室的名义给确定下来了而已。

    孙翊本来也是孙坚、孙策两个人的继承者,父在兄前,也是人伦大义,孙翊这么做也无可厚非。

    而且孙翊并没有否认孙策的吴侯爵位,这说明他承认自己是第三代继承者,他承认孙策的功业和地位。

    将来孙翊、孙坚有的尊荣,孙策一样都不会少。

    这点孙翊也是堂堂正正摆出来告诉天下人,有这一点在,谁能非议孙翊什么?

    周瑜等臣只能心中赞叹孙翊深谋远虑而已。

    待刘琬念完诏书内容后,孙翊开口说道,“谢天子隆恩,臣必竭尽全力,匡扶汉室!”

    说完后孙翊向刘琬一拜,孙翊的这一拜,引得身后群臣也朝刘琬行了拜礼。

    孙翊和群臣拜的是刘琬所代表的汉天子。

    经过刘琬这一封和孙翊这一拜之后,刘琬宣布的诏书中的内容已经正式生效。

    这封诏书的内容将来会由孙翊命人抄写无数份,发往各地,彻底将诏书中的内容给坐实!

    就是不知道曹操知道这则消息之后,会不会暴跳如雷,然后杀几个粮官出出气。

    反正刘琬是死定了。

    ...

    距离那一次刘琬封拜孙翊已经过了几日。

    刘琬在封拜完的当日就想离去,孙翊为了不让别人非议他慢待刘琬,硬是不顾刘琬的强烈拒绝,留了他一日好好款待。

    在款待完的第二日一大早,刘琬就带着全体使团成员出了吴县,回许都去了。

    刘琬走后,孙翊觉得挺舍不得他的,毕竟有的使者又傻又倔强,这就让孙翊很讨厌了。

    使者最好是那种聪明但又不是很聪明的,这样才能将孙翊的利益最大化,这一点,谁还能比得过刘琬呢?

    在刘琬走之后的这几日中,孙翊因为江东的局势暂时得到稳定,谷利培养的校事也大多可以履职,

    因此孙翊在吴侯府中划出一片办公区域正式设立校事府,并命谷利担任校事都尉,统领着这些校事。

    孙翊授封为平南将军后,是已经可以开府了。

    若说太守府,县府是江东地方的行政机构的话,那么孙翊的幕府就是整个江东的中央机构。

    孙策在位时也是有幕府的,张昭的长史职位就是孙策幕府中的。

    幕府中的长史一职,就类似于中央朝廷的丞相。

    孙翊因为之前没有授封将军,所以他没资格开府,无奈之下只能暂时沿用孙策的幕府,显得有些不伦不类,但现在今非昔比。

    孙翊开府后,做得第一件事就是设立校事府,并将这个特殊的衙门归到他的幕府中,受他直辖。

    至于其他的机构,平南将军幕府中的诸曹、从事等职位孙翊一个都还没任命。

    因为他不准备照抄现时代的官僚体制,他这几日主要烦心的就是,他幕府之中的权力分配。

    这可是大事,宁愿慢点,也不愿马虎。

    反正都借用孙策的幕府四个多月了,再多借几日也无妨。

    在筹建幕府之时,孙翊最近还在积极筹措兵马粮草,为攻打广陵做准备。

    广陵孙翊是不打算亲自去攻打的,接下来他根本抽不开身,攻打广陵一事又宜早不宜迟,所以他只能委派大将前往了。

    而那员大将,孙翊属意的是太史慈。

    今日,孙翊特地从繁杂的政务中抽身,在校场中召见了太史慈。

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