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比赛最后项目
第二个项目结束,因为没有需要准备的事情,第三项也是最后一个项目没有暂停录制,紧接着立刻开始。
“接下来马上要进行第三个项目,也是总决赛最后一个项目的比赛!”
“第三个项目要求厨师以‘五味调和’为主题,制作四道不同的热菜,来显示自己不凡的厨艺。”
“四道菜每道菜满分二十五分,总分为一百分,这个项目的得分加上前两项得分,总得分最高的厨师,将赢得比赛胜利,斩获金爵大奖!”
“比赛时间是一个小时,现在马上开始今天最后一个项目‘五味调和’!
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现场立刻响起熟悉的鼓声。
站在演播室的杨振兴三人跟他们的助手,立刻小跑到对面的操作区,立刻开始制作菜品。
杨振兴的四道菜除了最早就确定下来的鲁菜海参菜、粤菜牛鞭汤,和苏菜莲藕菜,川菜最后的主料也确定下来。
那就是准备以牛蛙为主,制作一道川菜。
国内牛蛙的历史要追溯到五六十年代。
当初北美的红色小岛访华,谈起了牛蛙这种经济动物,回国后对方就派飞机送来了几百只美洲牛蛙。
这些牛蛙后来也成为了那时候国内主要的外汇收入之一。
但随着跟北方关系交恶,国内跟海对面也终止了联系,牛蛙也被放弃研究和饲养。
一直到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再次在国内被广泛养殖。
而且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一直都有牛蛙养殖历史的湾岛养殖户,也向内地大量输送牛蛙。
然后东南沿海等地开始出现了许多制作牛蛙的菜谱。
不过现在虽然过去了十多年,已经进入新世纪,但牛蛙并没有在全国完全普及开来,依然在少部分地区流行。
之所以选择用牛蛙做川菜,其实是杨振兴前几年去川府的时候偶然见到过类似的菜。
虽然菜早就有了,但考虑到食用牛蛙在国内还没广泛普及,还是新鲜食材。
他这才决定做一道川味的牛蛙菜。
食材节目组早已经准备好,杨振兴从网兜里抓出牛蛙,在水池中宰杀放血,然后去掉内脏,把外皮扒干净。
看到这么大的蛙类,现场自然引起了一阵骚动。
主持人之前已经安排好了,因为王小丫比较害怕,这次由朱轶跑过来转播。
他皱着眉头,露出一副害怕和反感的表情,嫌弃的问道:“我们可以看到杨师傅这边准备使用大青蛙来做菜。
不知道杨师傅您用的是什么青蛙,怎么个头这么大?”
杨振兴扒着牛蛙皮,解释道:“这是牛蛙,是外来品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高会长立刻介绍道:“牛蛙是我国五六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经济蛙类,是高级的保健药膳,肉可以入药,皮也是优质的乐器材料和上等的制革材料。
同时还能提炼高级豁胶和优质油脂,下脚料也能用来制作饲料,经济效益很高。”
哈瓦克斯这里没有说话,毕竟在国外没有人吃牛蛙,他们都是用来提炼皮革和油脂。
不像国内居然还有大规模养殖的。
比如原产地阿美利加部分区域,因为牛蛙泛滥成灾,甚至政府还专门进行大量捕杀。
以便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
杨振兴把牛蛙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切成块以后,放入盆里,用葱姜料酒腌制。
然后转身拿来裙边和牛鞭,洗干净后改菊花刀,加入葱、姜、花雕酒、和高汤,上蒸锅蒸制。
另一边王明生在处理泡发好的海参。和冬虫夏草。
海参菜他们打算做一道极品虫草辽参。
这道菜非常简单,先把泡好的冬虫夏草加水放蒸锅里蒸十分钟,把虫草的味道和营养释放到汁水里。
然后在取来一个个小碗,在里面放入发好的海参,倒入用盐调过味的鸡汤和蒸出来的虫草汁。
把冬虫夏草放在海参上面,再放蒸锅里蒸熟。
等虫草和海参熟透,香味也融合到一起后,这道菜就制作完成了。
把海参放入蒸锅里,王明生拿着刀,给莲藕去皮。
一根莲藕改刀成船型,下锅用开水汆熟,另外一根切成小块的长条形,焯水后放在一边把水分控干。
接着用玉米面调成黄色面糊,透过滤网倒入油锅里,炸制成黄金色的丝网。
同时把白色的粉丝也下油锅炸脆,分别搓碎后待用。
等王明生这边用完油锅,杨振兴这里也把裙边和牛鞭放入蒸锅里。
他转身继续处理已经腌制好的牛蛙。
不同于一般水煮或者油炸,杨振兴在锅里烧开水,然后把牛蛙肉放进水里焯水至蛙肉熟透。
摆在大碗里后,加入香菜、生抽和盐,另起锅倒油,放入鲜花椒和小米椒炸出香味。
直接将滚烫的花椒油倒如碗里的牛蛙肉上,充分释放和吸收麻辣味道。
擦干净碗边溅上的油星,杨振兴这道川椒鲜牛蛙制作完成。
“好,我们看到杨师傅使用牛蛙制作的菜已经完成,仅从外观上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道川菜。
到底会是什么味道呢?让我们等下看评委们是怎么说的。”
完成第一道菜,杨振兴这边的速度再次加快,这让两边的罗师傅跟郑师傅还有他们的助手不得不也提高了速度。
没注意到自己已经影响到了旁边两个人,杨振兴正在和徒弟王明生接力手打鸡蛋黄制作沙拉酱。
杨振兴制作的沙拉酱,除了大量蛋黄以外,还加入了大豆油。
油类跟鸡蛋黄充分搅拌以后,会发生乳化作用,然后颜色会变白色,形成可口的沙拉酱。
不过制作过程就非常的累人了,而且秘诀也是在打蛋的时候分次不断加入豆油,不然最后不会融合成粘稠状,沙拉酱也会制作失败。
制作川椒鲜牛蛙一道菜,杨振兴只用了十分钟就完成了。
现在光手打沙拉酱,他们两个人用了十多分钟才把蛋黄打成粘稠状。
可见制作沙拉酱究竟多么麻烦。
“接下来马上要进行第三个项目,也是总决赛最后一个项目的比赛!”
“第三个项目要求厨师以‘五味调和’为主题,制作四道不同的热菜,来显示自己不凡的厨艺。”
“四道菜每道菜满分二十五分,总分为一百分,这个项目的得分加上前两项得分,总得分最高的厨师,将赢得比赛胜利,斩获金爵大奖!”
“比赛时间是一个小时,现在马上开始今天最后一个项目‘五味调和’!
我宣布,比赛正式开始!”
随着主持人话音落下,现场立刻响起熟悉的鼓声。
站在演播室的杨振兴三人跟他们的助手,立刻小跑到对面的操作区,立刻开始制作菜品。
杨振兴的四道菜除了最早就确定下来的鲁菜海参菜、粤菜牛鞭汤,和苏菜莲藕菜,川菜最后的主料也确定下来。
那就是准备以牛蛙为主,制作一道川菜。
国内牛蛙的历史要追溯到五六十年代。
当初北美的红色小岛访华,谈起了牛蛙这种经济动物,回国后对方就派飞机送来了几百只美洲牛蛙。
这些牛蛙后来也成为了那时候国内主要的外汇收入之一。
但随着跟北方关系交恶,国内跟海对面也终止了联系,牛蛙也被放弃研究和饲养。
一直到九十年代改革开放之初,再次在国内被广泛养殖。
而且海峡两岸关系缓和,一直都有牛蛙养殖历史的湾岛养殖户,也向内地大量输送牛蛙。
然后东南沿海等地开始出现了许多制作牛蛙的菜谱。
不过现在虽然过去了十多年,已经进入新世纪,但牛蛙并没有在全国完全普及开来,依然在少部分地区流行。
之所以选择用牛蛙做川菜,其实是杨振兴前几年去川府的时候偶然见到过类似的菜。
虽然菜早就有了,但考虑到食用牛蛙在国内还没广泛普及,还是新鲜食材。
他这才决定做一道川味的牛蛙菜。
食材节目组早已经准备好,杨振兴从网兜里抓出牛蛙,在水池中宰杀放血,然后去掉内脏,把外皮扒干净。
看到这么大的蛙类,现场自然引起了一阵骚动。
主持人之前已经安排好了,因为王小丫比较害怕,这次由朱轶跑过来转播。
他皱着眉头,露出一副害怕和反感的表情,嫌弃的问道:“我们可以看到杨师傅这边准备使用大青蛙来做菜。
不知道杨师傅您用的是什么青蛙,怎么个头这么大?”
杨振兴扒着牛蛙皮,解释道:“这是牛蛙,是外来品种,有很高的经济价值和营养价值。”
高会长立刻介绍道:“牛蛙是我国五六十年代从国外引进的经济蛙类,是高级的保健药膳,肉可以入药,皮也是优质的乐器材料和上等的制革材料。
同时还能提炼高级豁胶和优质油脂,下脚料也能用来制作饲料,经济效益很高。”
哈瓦克斯这里没有说话,毕竟在国外没有人吃牛蛙,他们都是用来提炼皮革和油脂。
不像国内居然还有大规模养殖的。
比如原产地阿美利加部分区域,因为牛蛙泛滥成灾,甚至政府还专门进行大量捕杀。
以便维持当地生态环境平衡。
杨振兴把牛蛙用水冲洗干净,然后切成块以后,放入盆里,用葱姜料酒腌制。
然后转身拿来裙边和牛鞭,洗干净后改菊花刀,加入葱、姜、花雕酒、和高汤,上蒸锅蒸制。
另一边王明生在处理泡发好的海参。和冬虫夏草。
海参菜他们打算做一道极品虫草辽参。
这道菜非常简单,先把泡好的冬虫夏草加水放蒸锅里蒸十分钟,把虫草的味道和营养释放到汁水里。
然后在取来一个个小碗,在里面放入发好的海参,倒入用盐调过味的鸡汤和蒸出来的虫草汁。
把冬虫夏草放在海参上面,再放蒸锅里蒸熟。
等虫草和海参熟透,香味也融合到一起后,这道菜就制作完成了。
把海参放入蒸锅里,王明生拿着刀,给莲藕去皮。
一根莲藕改刀成船型,下锅用开水汆熟,另外一根切成小块的长条形,焯水后放在一边把水分控干。
接着用玉米面调成黄色面糊,透过滤网倒入油锅里,炸制成黄金色的丝网。
同时把白色的粉丝也下油锅炸脆,分别搓碎后待用。
等王明生这边用完油锅,杨振兴这里也把裙边和牛鞭放入蒸锅里。
他转身继续处理已经腌制好的牛蛙。
不同于一般水煮或者油炸,杨振兴在锅里烧开水,然后把牛蛙肉放进水里焯水至蛙肉熟透。
摆在大碗里后,加入香菜、生抽和盐,另起锅倒油,放入鲜花椒和小米椒炸出香味。
直接将滚烫的花椒油倒如碗里的牛蛙肉上,充分释放和吸收麻辣味道。
擦干净碗边溅上的油星,杨振兴这道川椒鲜牛蛙制作完成。
“好,我们看到杨师傅使用牛蛙制作的菜已经完成,仅从外观上我们就知道这是一道川菜。
到底会是什么味道呢?让我们等下看评委们是怎么说的。”
完成第一道菜,杨振兴这边的速度再次加快,这让两边的罗师傅跟郑师傅还有他们的助手不得不也提高了速度。
没注意到自己已经影响到了旁边两个人,杨振兴正在和徒弟王明生接力手打鸡蛋黄制作沙拉酱。
杨振兴制作的沙拉酱,除了大量蛋黄以外,还加入了大豆油。
油类跟鸡蛋黄充分搅拌以后,会发生乳化作用,然后颜色会变白色,形成可口的沙拉酱。
不过制作过程就非常的累人了,而且秘诀也是在打蛋的时候分次不断加入豆油,不然最后不会融合成粘稠状,沙拉酱也会制作失败。
制作川椒鲜牛蛙一道菜,杨振兴只用了十分钟就完成了。
现在光手打沙拉酱,他们两个人用了十多分钟才把蛋黄打成粘稠状。
可见制作沙拉酱究竟多么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