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以钱生钱
银行二楼的一个房间中,李节与朱雪晴正在查看着账目,这段时间从银行发放出去的钱简直像是流水一般,而且银行到现在都没有任何的收益,库房里的银钱是用一文少一文,而且照这个速度花下去,他们顶多也就能再撑一个月左右。
“姐夫,接下来的计划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朱雪晴看完账目这才向李节开口问道,这段时间银行很忙,朱雪晴虽然没有正式的职位,但这段时间也经常泡在银行里,为了方便她也换上的男装,看起来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情。
“嗯,太津那边怎么样了?”李节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问道,太津也就是后世的天津,因为朱棣的提议,现在改名为太津。
“万事具备,随时都可以开业!”朱雪晴自信的一笑道,这段时间她虽然十分忙碌,但也感觉十分的充足,毕竟她不是个喜欢呆在深闺中的女子,对于她来说,掌握各种资源的调度才能让她更加满足。
“那就明天开始新业务,让银行这边也做好准备!”李节当即做出决定道。
“好,我这就让人去准备!”朱雪晴闻言也立刻点头道,说完就转身出了房间。
不过就在朱雪晴刚走,门外却很快又传来脚步声,李节还以为朱雪晴去而复返,没想到门一开,却见朱标和朱棣走了进来,这让他也急忙站起来道:“殿下你们怎么来了?”
“你这边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吧?”朱标进来也立刻开门见山的问道。
“还行,宝钞代替了相当一部分银钱,现在库房里的银钱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李节老实回答道。
“户部最近调来一批银钱,我已经吩咐他们过两天也存入银行,日后需要就从银行支取,应该能帮你们多撑一段时间。”朱标再次开口道,对于银行他也十分的支持,这不仅仅是因为李节是他的女婿,更因为这段时间的亲眼所见,已经让他看到了银行未来的前景。
“谢殿下!”李节也没有客气,直接向朱标道谢。
“李节,你这银行只出不进,就算是有朝廷的支持,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这时朱棣忍不住开口道,这段时间他也把银行的一系列举动都看在眼里,虽然感觉银行的设计很精妙,但却花钱太厉害了。
“四叔放心,银行马上就要开始赚钱了!”李节笑呵呵的回答道。
“赚钱?怎么赚钱?”朱棣听到这里十分不解的问道。
“银行的赚钱无非就是一种,那就是以钱生钱。”李节笑呵呵的回答道,以钱生钱是世界上最容易赚钱的办法,后世最赚钱的企业之中,肯定少不了银行的身影。
“以钱生钱?”朱标这时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李节你快给我们讲一讲,到底是怎么个生钱法?”
“所谓以钱生钱,其实也就是让钱一进一出,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说白了,其实就是开放存钱和放贷这两项业务。”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
“放贷?这可不行!”没想到朱标和朱棣听到“放贷”这两个字时,全都是十分激烈的反对道。
对于存钱他们倒是不陌生,事实上在一些民间的钱庄,就已经有存钱的业务,毕竟钱存放家里并不安全,甚至可能会遭遇到盗贼,所以有些人就会把钱存放到安全的钱庄。
不过对于放贷,朱标与朱棣两人却坚决反对,因为放贷的名声实在太差了,以前主要是一些寺院在做,后来一些钱庄也加入其中,不过无论放什么贷,利息都高的惊人,甚至还有利滚利、利打利,简直是扒皮吸血,一不小心就能让人家破人亡。
“殿下、四叔,你们不必担心,银行的放贷可是与寻常放贷不同,因为银行的贷款利息极低,一年的利息也不过一分,而不像其它的贷款一样,动不动就要翻一番!”李节笑着解释道。
古代的放贷几乎全都是高利贷,比如后世的法律规定,一年的利息超过百分之三十六就是高利贷,银行是不支持超过的利息的,而在古代的放贷中,一年的利息几乎都是翻一倍,甚至有些更高的利息,毕竟放贷这种事无人监管,各个寺院或钱庄的规定不一样,利息自然也不一样。
“利息还不到一分,你确定这是放贷?”朱棣听到李节的话也再次惊讶的问道,对于放贷的利息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这时他也有些敢相信。
“不错,以前的放贷无人监管,所以才导致乱象丛生,银行为朝廷理财,当然也要做为天下的表率,所以我才决定给放贷立一个规矩,也给那些急需用钱的人一个机会,让他们不必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去借贷!”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
“不对啊,现在你们银行花钱已经很厉害了,如果再开放借贷,而且还是这么低的利息,恐怕立刻就会被人挤破门,到时你们的银钱岂不是花费的更加厉害?”朱标这时再次不解的问道。
“对啊,就算你刚才说要让人来银行存钱,可是银行才刚设立不久,人家对银行的信任恐怕也十分有限,又有几人愿意把钱存到银行来?”朱棣这时也再次追问道。
“嘿嘿,银行的放贷与人不同,存钱当然也与一般的钱庄不同,比如别人去钱庄存钱,每年还要向钱庄交一定的保管费用,而我们银行却是免费代为保管,甚至日后可能还会给出一定的利息!”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
“存钱还给利息?”朱标和朱棣闻言更加不敢相信的道,这种事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
“当然了,刚才我不是说了吗,银行会给人放贷,从中收取一定的利息,其实这些钱就是那些存进来的钱,到时放出去吃了利息,只要给他们比放贷利息低一些的利息,银行自然也就能从中吃差价了!”李节再次一笑道。
“原来如此!”朱标和朱棣听到这里也都是恍然大悟,这个办法听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其实却十分精妙,一般人恐怕还真想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
“姐夫,接下来的计划是不是该提上日程了?”朱雪晴看完账目这才向李节开口问道,这段时间银行很忙,朱雪晴虽然没有正式的职位,但这段时间也经常泡在银行里,为了方便她也换上的男装,看起来英姿飒爽,别有一番风情。
“嗯,太津那边怎么样了?”李节点了点头,随后又开口问道,太津也就是后世的天津,因为朱棣的提议,现在改名为太津。
“万事具备,随时都可以开业!”朱雪晴自信的一笑道,这段时间她虽然十分忙碌,但也感觉十分的充足,毕竟她不是个喜欢呆在深闺中的女子,对于她来说,掌握各种资源的调度才能让她更加满足。
“那就明天开始新业务,让银行这边也做好准备!”李节当即做出决定道。
“好,我这就让人去准备!”朱雪晴闻言也立刻点头道,说完就转身出了房间。
不过就在朱雪晴刚走,门外却很快又传来脚步声,李节还以为朱雪晴去而复返,没想到门一开,却见朱标和朱棣走了进来,这让他也急忙站起来道:“殿下你们怎么来了?”
“你这边的钱花的差不多了吧?”朱标进来也立刻开门见山的问道。
“还行,宝钞代替了相当一部分银钱,现在库房里的银钱还能支撑一段时间。”李节老实回答道。
“户部最近调来一批银钱,我已经吩咐他们过两天也存入银行,日后需要就从银行支取,应该能帮你们多撑一段时间。”朱标再次开口道,对于银行他也十分的支持,这不仅仅是因为李节是他的女婿,更因为这段时间的亲眼所见,已经让他看到了银行未来的前景。
“谢殿下!”李节也没有客气,直接向朱标道谢。
“李节,你这银行只出不进,就算是有朝廷的支持,恐怕也不是长久之计啊?”这时朱棣忍不住开口道,这段时间他也把银行的一系列举动都看在眼里,虽然感觉银行的设计很精妙,但却花钱太厉害了。
“四叔放心,银行马上就要开始赚钱了!”李节笑呵呵的回答道。
“赚钱?怎么赚钱?”朱棣听到这里十分不解的问道。
“银行的赚钱无非就是一种,那就是以钱生钱。”李节笑呵呵的回答道,以钱生钱是世界上最容易赚钱的办法,后世最赚钱的企业之中,肯定少不了银行的身影。
“以钱生钱?”朱标这时也露出感兴趣的表情,“李节你快给我们讲一讲,到底是怎么个生钱法?”
“所谓以钱生钱,其实也就是让钱一进一出,从中获取一定的利润,说白了,其实就是开放存钱和放贷这两项业务。”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
“放贷?这可不行!”没想到朱标和朱棣听到“放贷”这两个字时,全都是十分激烈的反对道。
对于存钱他们倒是不陌生,事实上在一些民间的钱庄,就已经有存钱的业务,毕竟钱存放家里并不安全,甚至可能会遭遇到盗贼,所以有些人就会把钱存放到安全的钱庄。
不过对于放贷,朱标与朱棣两人却坚决反对,因为放贷的名声实在太差了,以前主要是一些寺院在做,后来一些钱庄也加入其中,不过无论放什么贷,利息都高的惊人,甚至还有利滚利、利打利,简直是扒皮吸血,一不小心就能让人家破人亡。
“殿下、四叔,你们不必担心,银行的放贷可是与寻常放贷不同,因为银行的贷款利息极低,一年的利息也不过一分,而不像其它的贷款一样,动不动就要翻一番!”李节笑着解释道。
古代的放贷几乎全都是高利贷,比如后世的法律规定,一年的利息超过百分之三十六就是高利贷,银行是不支持超过的利息的,而在古代的放贷中,一年的利息几乎都是翻一倍,甚至有些更高的利息,毕竟放贷这种事无人监管,各个寺院或钱庄的规定不一样,利息自然也不一样。
“利息还不到一分,你确定这是放贷?”朱棣听到李节的话也再次惊讶的问道,对于放贷的利息他还是知道一些的,所以这时他也有些敢相信。
“不错,以前的放贷无人监管,所以才导致乱象丛生,银行为朝廷理财,当然也要做为天下的表率,所以我才决定给放贷立一个规矩,也给那些急需用钱的人一个机会,让他们不必冒着家破人亡的危险去借贷!”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
“不对啊,现在你们银行花钱已经很厉害了,如果再开放借贷,而且还是这么低的利息,恐怕立刻就会被人挤破门,到时你们的银钱岂不是花费的更加厉害?”朱标这时再次不解的问道。
“对啊,就算你刚才说要让人来银行存钱,可是银行才刚设立不久,人家对银行的信任恐怕也十分有限,又有几人愿意把钱存到银行来?”朱棣这时也再次追问道。
“嘿嘿,银行的放贷与人不同,存钱当然也与一般的钱庄不同,比如别人去钱庄存钱,每年还要向钱庄交一定的保管费用,而我们银行却是免费代为保管,甚至日后可能还会给出一定的利息!”李节再次笑着解释道。
“存钱还给利息?”朱标和朱棣闻言更加不敢相信的道,这种事他们也是第一次听说。
“当然了,刚才我不是说了吗,银行会给人放贷,从中收取一定的利息,其实这些钱就是那些存进来的钱,到时放出去吃了利息,只要给他们比放贷利息低一些的利息,银行自然也就能从中吃差价了!”李节再次一笑道。
“原来如此!”朱标和朱棣听到这里也都是恍然大悟,这个办法听起来似乎十分简单,但其实却十分精妙,一般人恐怕还真想不明白其中的弯弯绕绕。